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孟洋  王乐 《科技信息》2013,(8):124-125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落后地区大,而落后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成立,即经济发展水平顺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逐渐降低,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东、中部地区的态势,并为我国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的“经济凹地”现象,及时做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提高引资质量,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无疑是尽快实现崛起的重要途径。分析近年来中部地区不重视引资质量带来的一些问题,建议从优化中部地区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改善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改变政绩观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中部地区的引资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熵值法和协调发展度,选取了中部六省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相关数据,对中部六省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性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有较重要的影响;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滞后于包容性城镇化;中部六省的综合发展水平低,协调度较好,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等级属于严重失调.中部六省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属于俱乐部趋同,2000年~2014年虽然有所发展,但和东部地区、西部个别省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浅议21世纪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从其产业现状和问题出发,应用营销学的SWOT分析法,在分析中部产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基础上得出了中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定位。得出了中部地区完善市场经济,面向全球竞争,实施东引西联,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产业定位,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中部崛起的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山东省不同县域金融发展的情况,选取了山东省79个县及县级市,并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东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根据山东省2008~2012年的县域经济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产业结构因子、城镇化因子、城乡收入差距因子。同时分析了三个区域所提取的主成份因子的异同,研究各因素在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中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对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体现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  相似文献   

7.
唐生明  罗勇  吴圣才 《科技信息》2007,(27):294-294
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而没有城镇化,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化。就中部地区县域范围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人口老龄化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演变速度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要严重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人口最为年轻化;西部地区老龄化增长速度要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老龄化增长速度要高于东部地区。其次,选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文盲率会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人口增长速度、性别比、产业结构升级状况会降低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且同一因素对东、中、西部不同空间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1997-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和环境规制显著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二者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环境规制的作用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同时,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更显著地依赖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中部地区更显著地依赖环境规制,而西部地区受到两者的影响程度是差不多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课题组在利用熵值法测算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U"型关系;区域异质性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抑制作用。因此,应动态处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化制定产业升级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第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日益显现,迎来了承接东部地区甚至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的驻马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河南的中南部,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区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诸如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此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国内的横纵比较 ,研究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 ,其基本结论是 :(1 )东北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大致相当于我国同期水平 ,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加速阶段相似 ,从本区省份之间比 ,辽宁优于黑龙江和吉林 ;(2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 ,东北地区工业化处于第四阶段 ,工业化进程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附加值提升4个方面论述"双创"对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支撑作用,并提出了持续推动双创、助力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具有高价值且难以被复制的复杂知识被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它越来越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借鉴P.A. Balland等的做法,利用行业专利数据,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区域知识复杂度,在此基础上从集聚效应与吸收效应双重路径剖析知识复杂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知识复杂度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格局,在时间上呈递增趋势且具有累积效应; 区域拥有的核心知识越复杂,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越高; 知识复杂程度的提升可以借助集聚效应和吸收效应等方式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集聚效应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深层次探究产业结构对环境的作用效果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一环.基于各地区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互关联,使得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仅会对本地的环境产生影响,也对邻近地区的环境产生溢出效应.为了更进一步地探究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结构空间关联的中间中心度特征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间中心度高的地区其产业结构演进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只有当产业结构空间关联的中间中心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环境改善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三重内涵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数,采用等权重加权法评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从生态人居、绿色经济、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建立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中下游地区呈梯度递增格局,省际差异较大;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呈稳步提升态势,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中下游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但省际差异依然较大;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与全国基本持平,上中下游地区呈梯度递增空间格局、省际差异较大;除下游地区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型,其他地区均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滞后型.建议加大长江经济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倡导家庭绿色消费,降低能耗强度;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和工业绿色发展;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协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汉江中下游地区工业发展水平是关系汉江流域乃至整个湖北省经济和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在该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中期阶段,离工业化成熟阶段的要求相差甚远.认清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态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工业发展目标,选择行之有效措施,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迅速提高汉江中下游综合实力,使汉江中下游走在中西部前列的必然选择,也是总体上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中部自然资源的状况,进而对中部自然资源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考察,并从区内、区际以及国家这3个层面分析了资源合理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