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羚角钩藤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高血脂症患者的效果。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卫生院收治的12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TG、T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低于对照组的18.03%(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可自行缓解。羚角钩藤汤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高血脂症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观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及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按照就诊及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使用营养脑神经药物,对症予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采用改良的Bartherl(MBI)指数和简易Fugl-Meyer(FMA)评分对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治疗前所有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改良的Bartherl指数和简易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MBI和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BI和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加显著(P0.05)。康复训练的介入可加速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Hcy水平及运动功能,值得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探讨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NIHSS评分观察。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相较对照组而言更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脑血栓康复,还利于神经功能改善,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倩  孙薇  杨建波  徐金凤  魏建刚 《甘肃科技》2014,30(22):134-136
观察健脑通络膏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积分的作用机制。将符合中医中风病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又符合西医脑梗死恢复期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脑通络膏方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健脑通络膏方,两组疗程均为28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症候评分、NHISS评分来评定其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两组均能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NHISS评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治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健脑通络膏方治疗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减轻炎性反应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促进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金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8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2例施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中医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1)干预后两组FMA评分(上肢)、FMA评分(下肢)、BBS评分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FMA评分(上肢)、FMA评分(下肢)、BBS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Barthel指数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麻钩藤汤加减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选取兰州石化总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方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DBP、SBP均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钩藤汤加减方能明显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和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等),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依从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心理护理可减轻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效果。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26例脑血栓(收治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63)治疗方案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研究组(n=63)治疗方案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记录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斑块面积与IMT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变大(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斑块面积与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斑块面积与IMT缩小明显,且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9.
探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方案所能取得的效果。选取在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74例脑梗塞患者,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接受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统计2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并对CRP水平、IL-6水平以及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加以测定。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水平、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明显增大(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方案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以及自理能力的提高均能收获确切效果,此外,在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与增加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方面效果亦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0.
探讨采用将军通络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根据双盲原则随机平分2组,对应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n=45)与采用将军通络汤加减治疗(观察组,n=45)的临床疗效、足溃疡发生率、经皮氧分压及踝肱指数、PSQI及SF-36量表评分展开比较。经评估,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56%,未发生足溃疡病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56%,有9例患者发生足溃疡,发生率为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氧分压及踝肱指数,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提升,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PSQI及SF-36量表评分,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有下降,SF-36评分均有提高,相较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下降和提高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应用将军通络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DPN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治疗,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FGB)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正中及腓总MNCV、SNCV检测值均明显升高,中医症候评分、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P0.05)。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DP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粘度,对神经传导功能起到改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联合三伏铺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收集2019年7月后就诊于我院肺病科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抽取其中50例作为临床研究样本,嘱其于三伏天即2019年7月12日-2019年8月20日至甘肃省中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予既往常规基础西医疗法于所有患者,并予子午流注纳子法联合三伏铺灸疗法于研究组,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10d,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入院时两组患者P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手段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子午流注纳子法联合三伏铺灸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数值在急性脑梗死病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制定合理的评估和预后策略.方法随机筛选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尿液白蛋白(m Alb)指数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数值随机分组:对照组(n=60例,m Alb20 mg/24 h;80 m L/minCCr120 m L/min)和观察组(n=60,20 mg/24 hm Alb200 mg/24 h;CCr80 m L/min).依据美国国立卫生员卒中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Barthel生活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残疾程度进行评定,并于脑梗死后12,24月再次测定BI和m RS评分,同时随访2 a,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评分在入院时及脑梗死后12,24个月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同脑梗死尿白蛋白正常患者相比病情更重,且预后较差,病情复发率更高.尿液中m ALb水平和CCr数值可作为梗死病情诊断、干预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观察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照射治疗布鲁氏杆菌病腰腿关节疼痛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入科治疗的布鲁氏杆菌病患者92例,其中41例患者为对照组,51例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患者的腰腿关节疼痛部位,对两组患者照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运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估,并运用Barthel指数ADL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后,对照组中度疼痛评分(3.00+0.59),治疗组(1.24+0.44),对照组重度疼痛评分(5.83+1.30),治疗组(1.23+0.43);治疗后对照组Barthel指数ADL评分自理(84.15±7.06),需帮助(44.88±3.95),依赖(33.41±3.25),治疗组自理(99.51±1.50),需帮助(59.02±2.01),依赖(39.41±1.63);治疗后治疗组SF-36评分生理功能维度(PCS)和心理功能维度(MCS)分值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布鲁氏杆菌病患者腰腿关节疼痛效果显著,且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人文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9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阴性症状评分、病理症状评分及PANSS症状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临床症状,减轻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及其与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人口特征、既往病史、入院时血压、CSS评分、Barthel指数,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的血压进行调控,并连续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1周内的血压情况,观察两组患者1周内的血压变化规律,及15,30,90,180 d两组患者的死亡、复发、残疾(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的规律不同,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病时血压增高,实验组血压24 h内迅速下降,第4天稳定;对照组血压3 d内迅速下降,第5天稳定;实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脑梗死急性期宜适量调控血压;病灶数量影响患者预后,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变化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与健康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急症患者临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过观察63例非糖尿病卒中时患者体温、血糖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亚评分(MESSS)关系,发现高体温、高血糖组与体温、血糖不升高组MESSS评分示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温、血糖与MESSS呈正相关,而且随体温、血糖的升高,急性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也随着增加 本组临床观察显示体温、血糖升高是急性卒中预后不良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体温及血糖的变化,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探讨应用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兰州市残疾人托养就业康复中心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8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评分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康复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崔佳宾  苟早平 《甘肃科技》2021,37(20):136-138
探讨补肺健脾方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氧合指数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9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肺健脾方联合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氧合指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观察组疗效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及氧合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G和Ig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补肺健脾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和氧合指数.故可作为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