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新发展理念选取36项指标系统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揭示2005-2019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市(盟、州)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关联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呈低水平波动上升趋势,上中下游区域差异显著;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以正向为主,大致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热点分布大致呈从东至西热度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经济实力、集聚程度、人才供给、财政支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会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污染排放指数的提升会抑制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使用熵权TOPSIS法,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深入探索了创新要素流动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技术创新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是其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显示,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以及空间效应的基础上,运用2011-2019年黄河流域5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经济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客观科学地重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基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要求,构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信息熵权法及PROMETHEEⅡ测算法对环杭州湾和粤港澳两大湾区及其所辖18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表明:(1)2018年环杭州湾大湾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竞争力优于粤港澳大湾区;(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两级分化明显,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尚未形成明显的共享互赢湾区优势;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差距较小,一体化发展轨迹明显,但缺乏强势有力的吸引及带动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共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高地;(3)两大湾区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表明,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应摒弃只注重规模效应、投资驱动的产业成效评价模式,只有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新业态培育、技术创新以及科技赋能等转型升级渠道,才能真正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2013,2014年安徽工业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选择资产、负债、固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等14个指标构建安徽省工业产业指标体系,对安徽工业结构情况及调整方向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及营运能力是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安徽省工业产业规模和效益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能源生产率变革,逐渐成为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基于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能源生产率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以黄河流域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等实证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提高能源生产率的双重效应;能源生产率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渠道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点,且在区域位置、人口规模等方面具有异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16,(10):1746-1751
利用Arc GIS及Excel软件对黄河流域2005—2014年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分析其进程、格局及原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地区近十年工业总体发展较快,其工业化进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工业化基本进入中后期,明显特征是不均衡.由东部到中部再到南部,工业化程度依次减弱,但不平衡格局有缩小的趋势,造成这种格局既有工业区位原因也有政府政策原因.此外,黄河流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产能过剩、缺乏创新、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差以及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黄河流域地区在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加快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黄河流域工业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业绩指标的中国省区旅游业竞争力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6个业绩指标,构建了中国省区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加权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区两个时段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测评,并分析了近期的变化.以提升陕西省旅游业竞争力为目标,将其与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广西和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等省区进行多指标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省在国际旅游发展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国内旅游发展上存在一定劣势,旅游业竞争力排序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方针。兰州市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对其产业进行选择和布局优化势在必行。水环境承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从产业结构与水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方面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资源和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多项代表性指标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模型,根据优属度(u)评价结果对该流域的产业进行了合理性选择。提出了产业布局优化调控建议,为协调兰州市水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适合长期发展的产业(u≥0.659)有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适合近期发展,但需要控制的产业(0.588≤u<0.659)有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需限制发展或逐渐淘汰的产业(u<0.588)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相似文献   

10.
沈阳是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具有发展工业经济优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沈阳工业竞争力大大下降,发展工业经济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本文利用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指标,对比沈阳以及同级城市工业产业总体竞争力的基本情况,分析沈阳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工业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沈阳工业竞争力与发展“混合”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借鉴钻石模型和生产函数,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灰色评价模型,对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民族文化产业总体竞争力较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其竞争力较强的最关键因素,而供水供电状况的改善和交通发展则进一步增强了其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弱、文化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关联性行业是进一步提升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地带和生态屏障,也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现状、促进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稳步提升对于推动沿黄各省区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中系统梳理了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特征,基于影响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的关键要素识别,结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经济社会承载、资源承载、环境容纳3个维度出发,选取了24项基础指标,构建了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运用,测算出2015—2019年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指数及各分项维度指数,并对沿黄各省区和流域整体的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构建、新旧动能转换、生态修复治理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沈阳是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具有发展工业经济优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沈阳工业竞争力大大下降,发展工业经济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本文利用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指标,对比沈阳以及同级城市工业产业总体竞争力的基本情况,分析沈阳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工业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沈阳工业竞争力与发展“混合”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粮食产地、能源基地,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黄河流域用水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多,且上游取水量减少,中下游取水量增多。本文通过对2000—2021年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耗水量现状以及2004—2021年流域用水结构的分析,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存在水资源价格调整不到位、配置不合时宜、流域产业转型动力不足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价格体系、推动流域的生态补偿、建立水资源监管机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新格局的建议。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问题探究与优化有助于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大型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全球其他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效率作为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能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探讨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时空动态及产业结构转型对其驱动影响,可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采用非期待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地级市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将产业结构转型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转型、科技创新、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整体呈上升态势,下游地区生态效率较高、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对生态效率表现出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生态效率表现出负向影响.黄河流域应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应注重城镇化向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方向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有着"第三利润源泉"之称的物流产业已被看成是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已成为评价一个城市总体实力的主要标志.本文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城市物流竞争力的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部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江门市2003—2012十年间江门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针对江门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和水平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竞争力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根据波特钻石理论构建物联网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物联网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研投入比重和专利数目,同时提出了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春波  孟超 《河南科学》2011,29(3):374-378
运用BPEIR模刑及特尔菲法,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资源再利用、减量化、产业发展4个类指标共19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1999-2008年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  相似文献   

19.
在低碳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能力观,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三个目标层下引入八个准则层和二十五个三级指标,构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正工业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长江经济带建成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绿色转型为支撑,促进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研究团队主创出版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系列,已连续出版《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39.1万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