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含不同比例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根据出菇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营养品质以及对平菇栽培上常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考察利用紫茎泽兰栽培平菇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含30%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的转化率与普通栽培料栽培无显著差异;平菇中氨基酸、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比普通栽培料出菇的平菇提高了23.13%、25.92%和38.82%;栽培料中添加30%以上的紫茎泽兰,能明显抑制平菇栽培中常见污染菌如粗糙脉孢霉和大毛霉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及其伴生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了解紫茎泽兰在干旱条件下的入侵特性,探讨紫茎泽兰具有较强入侵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茎泽兰最大光合速率(Pmax)并不高,紫茎泽兰通过关闭气孔,降低蒸腾速率(Tr),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方式来适应胁迫环境.紫茎泽兰通过保持较长的生长时期获得生长优势,这可能是其入侵干旱贫瘠环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及其伴生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了解紫茎泽兰在干旱条件下的入侵特性,探讨紫茎泽兰具有较强入侵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茎泽兰最大光合速率(Pmax)并不高,紫茎泽兰通过关闭气孔,降低蒸腾速率(Tr),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方式来适应胁迫环境.紫茎泽兰通过保持较长的生长时期获得生长优势,这可能是其入侵干旱贫瘠环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生物入侵杂草,目前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扩散范围日益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生物扩张成功的原因及目前对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紫茎泽兰的防治方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茎泽兰和黑麦草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阶段的实验,了解紫茎泽兰和黑麦草成苗前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种子一旦萌发基本都能成苗,黑麦草和紫茎泽兰在萌发速度生长速度方面相近.  相似文献   

6.
在紫茎泽兰的人侵地滇中地区,于4条公路(其中高级公路与低级公路各2条)旁共选择13个不同光水平下的样地,研究了公路旁紫茎泽兰在3种光水平下分布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光水平极显著影响路旁紫茎泽兰的分布(p<0.001);高光水平比中、低光水平更促进路旁紫茎泽兰的入侵与向远距离扩散;同样在低光水平下,高等级公路比低级公路更促进紫茎泽兰的入侵与扩散.  相似文献   

7.
 在紫茎泽兰的入侵地滇中地区,于4条公路(其中高级公路与低级公路各2条)旁共选择13个不同光水平下的样地,研究了公路旁紫茎泽兰在3种光水平下分布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光水平极显著影响路旁紫茎泽兰的分布(p<0.001);高光水平比中、低光水平更促进路旁紫茎泽兰的入侵与向远距离扩散;同样在低光水平下,高等级公路比低级公路更促进紫茎泽兰的入侵与扩散.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和土著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种间竞争的影响,以喀斯特石灰土为培养基质,在单一种植、分隔种植和混合种植3种不同竞争强度的种植模式下,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进行接种和不接种AMF处理,比较二者的生长及磷营养状况,分析接种AMF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F提高了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茎泽兰、黄花蒿的生物量及磷吸收量;与单一种植相比,随竞争强度增加,紫茎泽兰对菌根依赖性降低,黄花蒿对菌根依赖性则呈现增加趋势,紫茎泽兰生物量及磷吸收量随植物间竞争增强呈现降低的趋势。对种间相对竞争能力和竞争比率的分析可以发现,接种AMF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紫茎泽兰的竞争力,提高了黄花蒿的竞争力,对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和维护生态安全、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紫茎泽兰的生物产量,探讨紫茎泽兰对CO2减排的作用.结果表明,云南省紫茎泽兰生物产量为1.76亿t,吸收CO22.48亿t,碳贮量达0.0712 PgC;每生长1t紫茎泽兰可吸收CO21.41t.  相似文献   

10.
长江廊道在紫茎泽兰入侵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向家坝水电站截流蓄水使长江廊道的连通性受到限制,可能对紫茎泽兰沿长江廊道的入侵产生影响.为了对比分析向家坝水电站截流前后紫茎泽兰入侵的变化,选择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宜宾作为研究区域,对坝上垃圾漂浮带和下游长度约34 km、宽约150~200 m的陆域范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垃圾漂浮带在上游降雨后存在紫茎泽兰植株和种子,下游水域则未见植株,调查后也未发现有蓄水后新生紫茎泽兰植株,并且在上游发现的紫茎泽兰种子没有萌发能力,而蓄水前江水中则存在大量可以萌发的种子,因此判断向家坝电站截流后,导致紫茎泽兰有效繁殖体难以随江水进入坝下,同时坝下河流廊道内气候不利于紫茎泽兰有性繁殖,因此判断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对长江流域紫茎泽兰入侵起到了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紫茎泽兰对凉山农业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茎泽:兰生长繁殖能力极强,目前已分布于凉山州全州17个县市,并且仍在以每年30km的速度向北、向东推进,给农、牧、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阐述了凉山州紫茎泽兰的侵入、危害现状和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用食用菌菌种作为发酵菌种。用生产食用菌的方法来利用农业下脚料的废物为主料 ,发酵生产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为食用菌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被世界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为了解该产品在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群体中的认知程度与消费偏好,通过湘、黑两省的调查与比较,发现两省青年消费群体对食用菌的关注程度均不高,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是电视、亲友介绍、网络、报刊等;食用菌消费频率与数量较低,尚未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涉及食用菌消费安全的关注点两省也基本相似,但在参与该产业发展程度上,湖南的年轻人比黑龙江的年轻人更富有主动性与冒险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青年消费群体增加食用菌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发挥长治市自身的资源优势,达到食用茵生产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对长治市食用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菌种资源、原料资源、气候资源和场地资源,为长治市食用茵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长治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关于长治市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途径及食用菌生产区域布局、品种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田头菇、虎皮香菇、紫晶香蘑三种野生食用菌经驯化栽培试验所育出的子实体进行了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其中紫晶香蘑的粗蛋白含量为43.03g/100g(干品),仅次于双孢蘑菇,高于脱脂奶粉及其它多种食用菌,氨基酸总量则从紫晶香蘑最高(19.22%).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2011—2016年我国市售食用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并对分离到的相关菌株进行了肠毒素基因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收集全国39个城市699份市售食用菌,利用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33份,平均污染率4.72%,污染水平9.75MPN/g。24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显示,分离株耐药情况严重,对利奈唑胺、利福平敏感,对氨苄西林等22种抗生素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7株分离株经表型和分子鉴定确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分离的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18种肠毒素基因检测,约60%分离株携带4~6种肠毒素基因,携带率最高的肠毒素基因是sei,其次是sem、seg、seq、sec、seb、sen。本研究反映了我国市售食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潜在风险,相关分离株具毒性潜力,且耐药性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硒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通过阐述利用微生物的特殊生物转化能力进行硒的微生物转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从高硒地区筛选野生富硒食用蕈菌资源,开展微生物的硒富集规律,并进行硒的微生物转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用4种常用食用菌菌种(香菇B01、856,平菇豫6、831),在高低温(耐热极限温度和最适培养温度)交替的多循环处理条件下,比较4种菌种的菌丝体生长势的变化及其抗高温能力。结果发现,处理过的4种食用菌的菌丝体在恢复正常温度后均出现了不同天数的停止生长期,香菇随着生长停止期时间的延长,其恢复生长后的生长速度相应加快。B01菌丝体在间歇高温处理时生长势强于856,菌种豫6在8、10、12个循环处理后,恢复生长均较831旺盛。因此,B01、豫6抗高温能力分别较856、831强。  相似文献   

20.
介绍食用菌橙盖鹅膏白色变种Amanitacaesarea(Scop.exFr.)Pers.exschw.var.albaGill.)、剧毒磨菇春生鹅膏(A.verna(Bull,exFr.)Pers.exVitt.)和鳞柄白鹅膏(A.virosaLam.exSeer.)的形态特征和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