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基于Cortex-M3和互联网的分布式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Cortex-M3微处理器为核心、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提出了分布式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框架以及设计原则。并分别给出了分布式测试系统中主控制器模块、模拟输入输出模块和以太网接口电路模块等的硬件设计和该测试系统平台的软件模块设计。其中包括嵌入式软件和CPLD控制模块软件的设计。通过反复实验测试,该分布式测试系统运行效果极佳,能非常可靠的进行数据采集、控制、传输,采样率和采样精度也达到预期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P2P结构的分布式网络架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状态的分布式任务管理模型。给出了任务和活动的定义、活动的3个基本约定、活动状态的变化规则, 然后在此模型下详细描述了分布式任务执行的基本过程以及活动出错时的补偿。最后依据该模型,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遥感图像处理系统, 在实验中, 采用两组遥感数据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并且该分布式任务管理模型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设备的网络规模性、稳定性、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述主要研究在Windows平台下,设计了一种基于RFC2544标准的以太网测试性能测试方案,完成了以太网吞吐量、时延、丢帧率、背靠背帧等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GSPN)模型方法,针对局部集中式架构下的动漫渲染系统,通过分析不同用户数提交渲染请求时系统的平均时延来研究系统的可扩展性.首先分别建立了单用户、双用户和三用户提交渲染请求时的GSPN模型,然后选取平均时延作为渲染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采用SPNP 6.0对上述3种情形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渲染系统的平均时延呈折线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μC/OS-Ⅱ的多任务工业以太网测控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DμC834和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的测控节点的硬件架构,该节点包含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越限报警等功能模块.本节点以嵌入式μC/OS-Ⅱ为操作系统,以uIP为以太网协议栈,节点在多任务环境和以太网通信的支持下可顺利地执行模拟量采集、控制量输出、以太网通讯和越限报警等任务.  相似文献   

6.
提出基于光分组交换及组播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了系统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的冲突解决方案,建立了该结构解决系统冲突时的稳定性及时延模型.比较了Rec-FDL与分组重传冲突解决机制的稳定性及时延特性.Rec-FDL架构所接入的CPU及从节点分组到达率比分组重传机制分别多了400和100 packets/s,具有更高稳定性;分组到达率为500 packets/s时,若CPU与控制节点距离大于20 km,Rec-FDL架构在输出端口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至少小4.5 ms;若增至50 km,Rec-FDL架构在系统内部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小5 μs.Rec-FDL架构更适于构建分布式HPCS及大范围的网格计算网络.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在线时延估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中数据传输时延给控制品质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从融合控制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即运用在线时延估计方法来估计出网络控制回路中的时延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太网优先级技术,采用LQG控制算法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最优控制设计,并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动态、开放、分布式网格环境动态组织资源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构建网格测试环境的基础架构——网格测试引擎.该引擎支持测试项目动态的部署、更新和执行,支持基于故障紧急等级的预警和自动处理.采用令牌方式来控制目标服务的测试压力,通过令牌迁移实现分布式测试的负载平衡.在ChinaGrid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测试引擎架构所构建的监测环境,对主机系统影响不会超过1%,并可生成符合要求的测试压力,能够相对准确地测试网格资源与服务,反映目标服务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田宝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724-5727
在飞行试验中,机载PCM数据流实时监控一般采用以工控机和PCM解调卡为构架的方案,所研制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不适合小型飞行器使用。采用嵌入式FPGA/DSP技术设计了一种机载PCM数据流实时监控显示系统,详细阐述了解调电路、控制程序和数据显示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实现了PCM数据流的机载实时解调、数据显示功能,满足小型飞行器机载PCM数据流实时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平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传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用两台计算机分别仿真实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这两台计算机通过实际网络相连.其中控制器和被控对象通过Matlab仿真实现,两者的数据通信通过高级程序语言VB完成,VB与Matlab的数据交互通过ActiveX自动化技术解决.根据网络中央节点设备的不同,可以分别在真实的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环境下,仿真不同网络负载时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证明了该平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时钟漂移与传输延时的不确定性是分布式系统时钟同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同步精度.为此,充分考虑两者的影响,基于锁相环原理将PID调节与线性补偿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时钟同步算法.采用RTLinux构建了具有时间触发机制的工业以太网实验平台,并在该平台上对所提出的同步算法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网络延时参数的分布曲线和同步性能曲线等.结果表明,该同步算法有效地抵消了时钟漂移,抑制了网络延时的不确定性,获得了更高的时钟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相变存储器皮秒测试系统由于矩阵开关电路分布参数以及信号通道中阻抗突变所引起的反射,严重影响了皮秒脉冲信号的完整性,使施加在相变单元上的皮秒脉冲信号严重失真,为了消除失真,改善信号完整性,从2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是采用性能优良的高频继电器构成矩阵开关;二是减小反射,采取了源端阻抗匹配、负载分支端阻抗补偿、菊花链双线拓扑结构等措施,使得反射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皮秒脉冲信号波形质量良好,满足测试要求.本测试系统为研究皮秒编程脉冲作用下相变存储器的存储机理、速度、可靠性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可作为电阻式随机擦写存储器单元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3.
The Ethernet over E1 approach,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widely deployed telecom networks, is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way to interconnect two Ethernets in different regions. Two Ethernet over E1 schemes, namely a byte granularity scheme and a frame granularity scheme are discussed. The byte granularity scheme partitions Ethernet frames into several pieces for transmission and has a strict requirement on the maximum delay difference of multiple E1 link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newly proposed frame granularity scheme transmits separately each frame through E1 links without any partitioning. The architecture designs of both schemes are presented.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throughput and delay performances of both schemes, both analytically from results calculated from delay models and using test results from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implementation. Although the frame granularity scheme has a slightly worse delay performance, it has a higher throughput, and is the only choice able to overcome large delay differences of the E1 links.  相似文献   

14.
The network delay of the periodic messages transmission in the network control system (NCS) based on 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 (EPA) is analyze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erspective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delay of EPA periodic messages transmission in a subnet is studi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egularity and EPA deterministic scheduling mechanism. On this basis, the queuing delay at communica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entity (EPACSME) t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etwork delay is analyzed, during which the formulas for the queuing delay of periodic messages and other real time parameters are proposed. Furthermore, an experiment is developed to test each component of network delay of periodic messages transmission in a EPA subne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delay during which the periodic messages wait for the periodic messages transmission time slice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causes considerable network delay, and improv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空域稳定回路稳定工作,使机载雷达天线锁定的空域不随飞机空中姿态变化而变化,需要设计一个地面测试系统,检测回路是否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在分析了空域稳定回
路功能和性能测试基本要求基础上,设计了天线空域稳定测试系统,给出了测试系统硬件、软件实现方案。采用计算机控制及自动测试技术,实现了测试自动化,并能对故障精准定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测试系统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易于维护、运行稳定,取得了显著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液相乙醇浓度在线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液相乙醇检测存在的缺点,建立基于气液相平衡原理的液相乙醇浓度的软测量计算模型.介绍一种IP模式液相乙醇浓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主要包括嵌入武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整个系统的软件构成.理论和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准确度高、通用性好、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传输时延较高、 信道利用率和吞吐量较低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MAC层协议的自适应退避算法. 先对比系统延迟中值及数据包传输时间, 得出退避因子的大小, 从而使退避窗口据此动态变化, 再由得到的最大退避时隙数建立多冲突以太网通信网络模型.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相比于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在多冲突以太网场景中, 传输时延较低, 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均较高, 从而提高了传输实时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Zigbee传输距离短和以太网布线复杂的问题,结合Zigbee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设计出基于Zigbee和以太网的远程数据监测系统.系统由Zigbee终端节点采集数据,经以太网传输至远程监测中心,实现远程监测和Zigbee到因特网的无缝连接.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性能良好,并具有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图像处理器Hi3516A作为媒体处理平台设计了基于实时流协议的视频处理系统,首先对高清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视频图像数据按照H.265进行压缩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数据按照实时流协议进行成帧、包封,最后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到IP网络中.测试结果表明,视频处理系统具有占用网络传输带宽低、传输延迟小、视频流畅等特点,能满足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LAN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有的LAN测试和性能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模型方法和测试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难以直接反映LAN系统的性能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结合模型方法和测试方法的以太LAN系统性能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