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的CCⅡ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获得高频率、高精度、高稳定度和易集成的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以基本RC网络的带通、低通特性为基础, 利用3个CCⅡ设计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大于2 MHz.振荡幅度与振荡频率可独立调节,振荡频率取决于电阻比,因而输出频率的精度高、稳定度高.一电容接地,另一电容"虚地",电路易集成.电路的频谱选择性较好.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该滤波器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高精度电流模式双二次滤波器,以双VFA电压模式二阶通用滤波器为原型,用伴随网络的概念设计出AOA电流模式双二次滤波函数的新电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作用点,该电路可分别实现低通、带通和高通输出.该电路不仅具有电流模电路的特点,而且其无源灵敏度低,电路简单;品质因素、极点角频率取决于电容比值和电阻比值,从而可实现二者的独立、精确调节.计算机仿真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MO-CCCDTA的电控调谐电流模式多相位正弦振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电流模式多相位正弦振荡器,电路能产生n(n为奇,亦可为偶)个等幅度、等相位差的电流输出,电路使用多输出电流控制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和接地电容,输出阻抗高,振荡频率高,容易集成,而且振荡频率和振荡条件可独立地电控调节.计算机仿真证明所提出的电路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芯国际180 nm混合信号工艺,设计了一种新型低压低功耗环形振荡器.基于反馈理论,采用放大器完成从电源电压到环振工作电压的降压稳压转换,实现环振工作电压稳定性优化,同时降低其功耗;环振输出经幅度变换电路,实现高摆幅振荡信号输出;振荡器工作频率电流受控,抑制了电源噪声,降低了电源电压波动对输出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V电源电压下,输出频率2.737 MHz,功耗约0.8μW,1 MHz频点处相位噪声-108.7 dB;0.9~2.1 V电压范围内,输出频率波动小于0.23%,适于无源芯片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平衡运放的电压模多相位正弦振荡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高精度、高稳定性、易集成的电压模式多相位正弦振荡器,以平衡运放及其同相和反相积分器为基础,给出多相位正弦振荡器.该电路能输出2组N(N为奇,亦可为偶)个等幅度、等相位分布的正弦输出,无源灵敏度低;振荡幅度与振荡频率可独立调节;所有电容接地,适宜集成.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的时钟产生电路.针对应用要求,设计了一个环形振荡器,分析了影响振荡频率精度、输出波形及噪声的因素,并设计了一个无电阻的亚阈值电流偏置电路.电路采用0.6μm UMC数字电路工艺实现.Hspice模拟结果表明:振荡器的输出标准频率为1.975 kHz;在各种工艺极限情况下,温度为-40~85℃,电源电压1.5~8 V时,振荡频率在1~3 kHz间,满足时钟精度要求.典型情况下,该时钟产生电路的电流消耗仅为340~375nA.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物联网设备中使用的电阻电容(RC)张弛振荡器低功耗低温漂的需求,通过将RC张弛振荡器中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和自偏置电流产生电路复合使用,简化电路结构,减小供电电压和偏置电流,降低电路的功耗.采用水平级联的共栅共源结构、反相器链及时钟电压自举结构,减少温度变化对延时及振荡频率的影响.采用串并联电阻网络减少因电阻工艺偏差导致的影响,并将该电阻网络配置成正温度特性,以平衡RC时间常数和比较器延时的温度依赖性,提高振荡频率的温度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RC张弛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2 kHz,功耗和温漂系数分别为1.351 nW和139×10-6/℃,与典型RC张弛振荡器相比,其功耗和温漂性能均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设计一种以双比较器型施密特触发器为核心的锯齿波振荡器,并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该电路利用基准电流源产生的电流信号对电容进行充放电产生锯齿波,并可通过外部电阻调节振荡频率,振荡频率受电源电压及温度等环境影响较小,稳定性高.通过Hspice对电路进行仿真对其功能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全MOS器件补偿温度和沟调效应电流控制环形振荡器,以减小通信时钟恢复电路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偏移.与传统振荡器相比,该振荡器采用全MOS器件设计温度和偏置电流补偿电路,在增强可靠性的情况下降低了温度和沟调效应引起的频率偏移.电路采用0.35μm标准MOS工艺设计,通过与传统振荡器性能进行仿真比较,该方法振荡频率的偏移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控制电压范围小、调谐增益过大导致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对控制线噪声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度线性化轨对轨频率调节的压控振荡器。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电压转电流电路实现控制电压与电流饥渴型振荡器尾电流的轨到轨线性转化,进而实现振荡频率的轨到轨线性调节;并且利用缓冲器优化振荡波形以适应锁相环系统应用。Cadence Spectre仿真结果表明,振荡器在1.8 V的轨对轨控制电压范围内都具有很好的线性,调谐增益为183 MHz/V,频率范围为0.89~1.22 GHz,中心频率1.06 GHz,功耗仅有227.8μW。本文设计适用于锁相环的集成应用,可为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RC桥式振荡器起振条件的研究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正弦波振荡电路是否起振时,通常用相位条件和幅度条件来判断。其中的选频网络一般可以设置在放大电路中,也可以设置在正反馈网络中。本文对RC文氏电桥电路进行电路变形,通过研究表明,选频网络甚至可以设置在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网络中,从而更进一步揭示了电路的起振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满足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振幅平衡的条件下,利用电路中的相量模型法,研究了正弦波振荡器射同异反原则的判别,并认为此方法对相位平衡条件的判别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2个电流反馈放大器、2个电容和4个电阻,设计一种基于电流反馈放大器(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简称CFA)的正弦振荡电路,分析了振荡器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电路结构简单.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振荡频率稳定.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变型文氏电桥电路仅需调节一个电阻器即可改变中心频率,使频率自动跟踪易于实现。在详尽分析电桥电路的基础上,阐明了指标要求与参数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谐波共振理论,连铸结晶器做非正弦振动且振频低于振动机构自然频率时,由于谐波频率是振频的整数倍,一部分幅值较大的谐波可引发共振.利用傅里叶变换对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加速度函数进行谐波分析,得该波形谐波幅值与振幅、振频、非正弦因子和谐波阶数的变化关系,从理论上给出一种削弱共振的方法.当结晶器振动机构的自然频率已知时,不同振频下可引起共振的谐波阶数是确定的.通过谐波幅值与各振动参数的变化关系,得到不同振动参数组合对应的谐波幅值.采用谐波幅值较小的振动参数组合,可削弱共振现象对连铸结晶器振动机构的不利影响,减小结晶器偏摆量,维持钢液液面稳定,改善连铸机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从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影响出发,分析RC串、并联电路及其对偶电路的频率特性.根据正弦波振荡器的相位、幅度平衡条件,研究RC对偶电路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作为负反馈网络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高稳定度信号源———对偶式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及实现电路,最后对这种新型信号源频率特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用Volterra级数分析含多个非线性元件振荡电路的一种方法,并给出了单频、双频、三频振荡时,计算振荡频率、基波幅度和高次谐波幅度的公式.该方法可使计算机辅助分析成为可能,适用于弱线性和中等程度非线性振荡电路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厚膜集成式的压控石英晶体振荡器(VCXO)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MOSFET的Miller电容取代变容二极管后,VCXO的振荡部分和调频部分可以集成在一个专用芯片中,另外再与外围电路组成厚膜式集成电路,使其体积大大减小,并从应用的角度阐明了集成电路中有关参数的选用,同时提出通过谐振器的频率-负载特性来改善压控线性度,减小相位噪声的途径与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9.
一种压控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压控石英晶体振荡器(VCXO)的原理、设计特点,设计了一个集成的VCXO驱动电路,该部分电路主要包括一个频率控制电路和一个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在芯片外部器件的共同作用下对石英晶体振荡器进行实时频率控制和振幅调整。设计的VCXO能输出高稳定渡、振幅恒定的时钟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