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汉语修辞格借代不仅与英语Metonymy相似,而且还包含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Antonomasia。它们在结构上和修辞作用上都彼此十分相似,而在相似之中又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把它们加以对比,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的英汉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精读课文中出现过不少常用的英语修辞格,但教材对这些修辞格未作系统的讲解,只是在部份练习中偶尔提到:而一般的语言工具书对修辞格所下的定义又不够严密,学生对这些修辞格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很难了解它们的本质特点。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撰写此文,专门讨论这些常见的修辞现象,使学生能深入理解英语修辞格的特点,提高阅读、欣赏和翻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Zeugma(轭式搭配)与汉语中的拈连修辞格,具有相同、相近和相似的特点,当然,也有差异。通过对比分析英语Zeugma和汉语拈连修辞格的几种常见呈现方式,归纳出Zeugma与汉语拈连修辞格在修辞功能上具有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共同特点。通过对比分析Zeugma与汉语拈连修辞...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在常用的修辞手段上存在着相似的现象,但又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对英语修辞格Pun与汉语的双关的对比和互译分析,更好地理解翻译中出现的修辞格。  相似文献   

5.
就现代汉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同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从各自历史的发展、运用、特点等进行分析比较来看,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和英汉翻译方面需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喻修辞格的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论英语修辞格在大学英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出现的一些英语修辞现象为例,分析了英语修辞格在大学英语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对课文理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格大约三十余种.每一种修辞格都有其基本的特点和表达形式.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汇集学生平时提出的疑难,将某些易混的英语修辞格分组进行阐述,并加以比较,悟出其异同点,以求准确地鉴别,牢固地掌握,灵活地运用.1、Simle,Metaphor1——1 Simile(明喻)Simile是把一种事物与另一种性质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这两种事物在一个方面相同或相似,而在其它方面则不同.这相似之点一般反映在动词、形容词、副词所表达的概念上.它一般由as,like,than等比喻词来引导喻体(vehicle),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tenor).它的基本格式为“甲象乙”.它常用来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地描写事物或说明事理.汉泽时可直译,也可意译,  相似文献   

8.
雷梅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63-165,177
修辞学(Rhetoric)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被称为调整的艺术,主要解决表达思想的方式,以使别人能很好地理解,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修辞手法中借代的比较来研究英汉常用修辞格中借代存在着的相似现象及相似中存在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精读教材课文在修辞格设置方面特点鲜明,种类繁多,这些修辞格的使用丰富了课文内容,显示了英语语言的魅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移就修辞格是英语修辞格之一,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其中形容词是最常见的转移修饰语.主要特点就是通过移就这种超常规搭配,创造生动形象、言简意丰、情景交融的表达形式.然而,译者要想准确与生动地翻译其语义却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并列体的类型和作用,重点比较了英汉语言中常用的连词“and”与“和”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2.
贤能优劣论     
统治阶级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用人选择。“贤”是“德”的又一种表述,没有标准可界定,统治阶级择人用人,在战乱等非常用人时期,多用“能”,而在和平守成时期,立即改为用“贤”,而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能”,既可治国,又可安邦,却不常被用。  相似文献   

13.
国书馆“传统”与“现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书结构、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特点,并从图书馆的虚拟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方面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一、对“李约瑟问题”的反思上个世纪 ,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问题 :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漫长岁月中 ,中国科学和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但在近三四百年中 ,中国社会为什么没有能够孕育出近代科学和技术?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中国科学和技术落后于西方的?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围绕“李约瑟问题” ,中外学者不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科学和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而且更多地讨论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和局限。这些讨论对于中国科…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德治都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不同点。在治国方略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解决好传统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德治与法治相互整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联系,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历史意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伟 《科技信息》2009,(5):110-110,116
古今中外,哀叹“世风日下”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世风日下”观念更加强化。笔者在文中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观念领域的“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入手,对“世风日下”观念在当前社会中异常强化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道德嬗变的走向进行了展望,对于解决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迷茫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在世体验,主要是“烦”和“畏”两种状态。所谓“烦”和“畏”,就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虚无性的一种根本性的感受,是一种不在家的感觉。众所周知,李白的诗歌既充满了乐观昂扬的少年精神,也充满了牢骚苦闷。但如果仔细分析李白诗歌的牢骚苦闷的内涵,就会发现这些苦闷并不仅仅来于政治的失意,更来自于他那颗追寻不到精神家园的心灵,亦即来自于他内心挥之不去的“烦”和“畏”。这使他的诗歌获得了厚重的深度,具有强大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