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用浓度为5mg/L、15mg/L、25mg/L、35mg/L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D处理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种子12h,在(20±1)℃恒温箱中培养7天后测定亚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统计处理数据.结果表明,GA3可以显著提高亚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保护酶活性;IAA能够显著提高亚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使亚麻幼苗的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亚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随NAA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够调节亚麻幼苗的生长发育,其中GA3和IAA有较好的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实验法,分别用盐度为2,4,6,8的NaCl溶液对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DC)进行了NaCl胁迫处理,测定其叶绿素、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等生理生态指标以及盆土的实际盐度,研究蛋黄果的耐盐性并为果树的耐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蛋黄果的生长及叶绿素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在土壤盐度小于0.19时无盐害现象;SOD、POD的活性均随NaCl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CAT活性在盐度为4~8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变化均与处理盐度呈现正相关,其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个处理盐度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盐度为6和8时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把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L.)作为供试材料,用高温(45℃)高湿(100%RH)的人工老化方法处理供试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电导率、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种子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都呈下降趋势;种子的电导率没有显著变化且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上升,与对照比差异显著(P0.05);SOD,POD的活性降低,与对照比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老化6~7 d的蛋白含量与对照比差异显著(P0.05)。电导率不能很好的衡量垂穗披碱草种子的活力、丙二醛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能衡量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溶液,对牛膝菊(Galinsoga parviiflora)植株(株高30-40cm)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其叶片MDA(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超氧化歧化酶)及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EG质量分数为20%时,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值;PEG质量分数为15%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PEG质量分数达到25%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不同PEG质量分数处理,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除5%PEG外)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PEG质量分数处理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低于CK,差异也不显著(P〉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在不同PEG质量分数处理下,牛膝菊叶片MDA含量、SOD活性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减少,而POD活性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0~24h时间段,10%~20%PEG处理组POD活性呈递增趋势;24~48h时间段,10%~20%PEG处理组POD活性下降显著;48-72h时间段,10%~20%PEG处理组POD活性变化不明显,25%PEG处理组和CK的POD活性上升显著.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ABT生根粉的泥浆对香樟常规胸径4cm苗蘸根处理后绿化栽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樟移植成活率及当年树冠生长均存在显著的影响。100mg/kg ABT生根粉混拌黄泥浆蘸根效果最佳,成活率提高18.3%,当年冠生长量提高44.1%。  相似文献   

6.
以铁皮石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愈伤组织,检测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APX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胁迫下,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均高于对照;各浓度PEG胁迫1d后,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当PEG浓度为30%时,胁迫2d、3d后却低于对照;POD活性随着PEG浓度的增强先上升后下降,在25%PEG胁迫下达到峰值;当PEG浓度为30%时,APX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PEG浓度低于30%时,APX活性呈上升趋势。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通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和保护酶的变化来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7.
在相等土壤肥力和相同体积花盆中培养的大豆幼苗,分别用浓度5、10、20mmol.L-1的抗坏血酸(VC)和自来水(CK)浇灌,18d后逐步测定正在扩张生长期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10mmol.L-1 VC处理的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酶活性比CK均有所提高;3个处理的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均比CK有所增大;10mmol.L-1 VC处理对POD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黄化苗转绿过程中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SOD、POD、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见光初期,黄化苗的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见光后明显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CAT活性等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以及POD、SOD活性等指标则先降低后升高,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扎龙芦苇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为材料,在4℃低温条件下.研究了扎龙芦苇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芦苇叶片内SOD、POD活性均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芦苇具有一定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PEG处理小豆幼苗,生理生化方法测定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各种酶活性变化.叶片制作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构.结果显示在整个水分胁迫过程中,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小豆叶片MDA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PEG浓度较低时,小豆SOD活性下降,随着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又上升.POD与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经PEG处理后,3种栽培小豆叶片结构变化均表现为叶片失水,萎焉,表皮细胞萎缩或者破碎,栅栏组织细胞变短,形状变不规则,海绵组织变小,细胞破碎,细胞结构破坏,细胞间隙变小.  相似文献   

11.
PEG胁迫下东方山羊豆抗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以苜蓿作对照研究东方山羊豆的抗旱生理特性.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设置15%、30%、45%三种不同的PEG浓度,分别测定东方山羊豆和苜蓿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东方山羊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POD活性均高于苜蓿.由此可见.东方山羊豆具有抗旱能力强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铅胁迫条件下,不锈钢尾渣与腐殖酸配施对黑麦草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尾渣+腐殖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黑麦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黑麦草的代谢活动,且在不锈钢尾渣+腐殖酸施加量为5%时抑制作用最强。在未污染土壤中,随着不锈钢尾渣+腐殖酸施加量的增加,黑麦草叶片中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逐渐升高,MDA含量降低;在高浓度铅胁迫(2 000mg/kg)下,不锈钢尾渣+腐殖酸对黑麦草叶片SOD和POD起到激活作用,可有效清除黑麦草叶片内过多的活性自由基,减轻铅胁迫。在铅胁迫条件下,过量(5%)施加不锈钢尾渣+腐殖酸会促进黑麦草叶片脂膜过氧化作用,加重叶片细胞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病原菌对野外白车轴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株与对照株相比,植株矮小,单株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叶片发黄,叶片色素含量下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且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86.15%和86.2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却明显上升,为对照的1.41倍.  相似文献   

14.
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白蜡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年生大叶白蜡实生苗用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ABT生根粉7号(ABT7)、萘乙酸(NAA)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白蜡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后的苗木提高,生长加快,茎干增粗,叶片增大,抗性增强,其中以50mg/L的GA3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NaCl浓度对大米草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NaC1浓度下大米草根部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的变化.结果表明:CNaC1等于100 mmol/L时,大米草生长良好;Cnacl高于100 mmol/L时,大米草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适应NaCl浓度变化;CNacl达到500 mmol/L后,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而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却持续上升,叶片MDA含量亦持续上升,根部MDA却略有下降.在NaC1胁迫下,大米草叶片较根部对NaC1浓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砧木对嫁接西瓜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种不同的砧木(麻粒、专用砧、三用砧)上嫁接同一品种的西瓜,对西瓜苗期成龄叶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嫁接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以麻粒作砧木嫁接的西瓜叶片中含糖量最高、C/N最大,POD、MDA含量最低,SOD活性最高,是西瓜嫁接的优良砧木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试管苗成活率、幼苗叶片中POD、SOD、CAT活性和脯氨酸、丙二醛、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茉莉酸甲酯(0.5~1μmol·L-1)能较为有效的提高外植体的成活率,用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试管苗后叶片中POD、SOD、CAT的活性和脯氨酸的含量均有所增加,而丙二醛和总酚的含量较对照有所下降;高浓度的茉莉酸甲酯(2~3 μmol·L-1)则对试管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当MeJA浓度达到3μmol·L-1时对试管苗的抑制作用最强,总体上用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试管苗提高试管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以盆栽的2年生常绿欧洲荚蒾为试材,用控制浇水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常绿欧洲荚蒾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时间的干旱,常绿欧洲荚蒾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干旱胁迫处理28 d,相对电导率增加了65%,MDA含量增加了51%;SOD和POD活性在短时间干旱胁迫下显著升高,然后下降并呈波幅变化,干旱胁迫处理28 d,S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140%,POD活性增加了30%,表明常绿欧洲荚蒾有较高的抗干旱能力.  相似文献   

19.
蒙古黄芪愈伤组织经场强为±1.0 kV/c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后生长速率明显提高,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和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IAA)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正负高压静电场处理的结果存在着明显差异,正高压静电场能够有效地促进蒙古黄芪愈伤组织芽的分化,而负高压静电场能够有效地促进根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楸树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保护酶与丙二醛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丝楸和圆基长果楸的嫩枝为材料,研究了ABT处理下扦插生根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变化规律与生根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楸树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密切相关;叶片和皮部SOD活性各自呈现升—降和降—升的趋势;两部位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现升-降的趋势;叶片PPO活性呈现升—降趋势,而皮部PPO活性则出现双峰变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的转折点则由于品种的不同以及ABT处理与否出现很大的差异。对酶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有效调控是突破楸树扦插繁殖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