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应用部分生命周期(21天)慢性生物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多效唑和烯效唑对大型溲繁殖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明显影响大型溲母代和F1代的繁殖和发育,造成大型溲繁殖能力下降。发育延缓和生存能力降低。与多效唑相比,烯效唑除对大型溲的第一次产卵数及对F1代平均每溲产溲数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多·烯可湿性粉剂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英  段先志 《江西科学》2000,18(4):244-245
叙述了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多*烯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多效唑、烯效唑的含量.多效唑、烯效唑变异系数分别为0.32%和1.7%;线性相关系数分别0.999 1和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和98.5%.  相似文献   

3.
邓蓉安 《汉中科技》2012,(5):26-27,23
培育移栽壮苗是实现油菜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在苗床地喷施多效唑与烯效唑的不同浓度对比试验,筛选出了在油菜育苗三叶期喷施烯效唑20ppm,具有矮化菜苗,提高菜苗素质,增加产量的作用,培育壮苗效果优于喷施多效唑150ppm和喷施烯效唑10、40ppm的处理,在生产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部分生命周期(21天)慢性生物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多效唑和烯效唑对大型氵蚤(Daphniamagna)繁殖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明显影响大型氵蚤母代和F1代的繁殖和发育,造成大型氵蚤繁殖能力下降、发育延缓和生存能力降低.与多效唑相比,烯效唑除对大型氵蚤的第一次产卵数及对F1代平均每氵蚤产氵蚤数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烯效唑和多效唑对万寿菊生育及生理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万寿菊幼苗上盆后,根灌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及多效唑,明显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降低呼吸消耗,降低内源吲哚乙酸含量,进而显著缩短节间,抑制其株高,减少叶面积,增加叶厚,增加花朵数,从而使其花艳叶绿,提高观赏价值.在低浓度下,烯效唑的活性明显大于多效唑  相似文献   

6.
孙晓莉 《遵义科技》2004,32(2):52-53
由于油菜苗床播量过大,易形成高脚苗导致油菜早花和倒伏,影响油菜单产水平的提高。为探索油菜喷施烯效油菜生长的调控及推广价值,为我县大面积油唑对菜应用烯效唑化学调控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900—2000度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烯效唑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控制菜苗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常用于育苗以控制徒长.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正常苗无增产作用,适宜浓度有利培育壮苗;对促进辣椒花期和延缓番茄花期有一定作用;菜苗定植后,须用赤霉素解除多效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初步研究了用多效唑、烯效唑、水杨酸、脱落酸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黄瓜(Cucunis Sutivus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生长调节剂浸种都不影响簧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但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却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探索和总结多效唑在水稻育秧时浸种芽,播种时喷施和秧苗期使用的浓度和方法.分析了多效唑在培育水稻多蘖壮秧.促进增产的效果.提出了水稻使用多效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高霞 《青海大学学报》2007,25(5):47-48,61
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剑兰继代培养中芽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继代芽的增殖有较大的影响,多效唑(PP333)和烯效唑(S3307)分别单独使用时,能显著促进芽增殖的浓度均为2.0 mg/L,而水杨酸(SA)在使用浓度为0.5 mg/L时,对剑兰继代芽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丹丹休眠与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培快繁山丹丹鳞茎为材料,在4℃分别冷藏处理15 d、30 d、45 d、60 d和冷藏处理45d+赤霉素200 mg/L、45d+烯效唑20 mg/L、45d+矮壮素800 mg/L,研究低温处理时间和赤霉素、烯效唑、矮壮素对鳞茎解除休眠与花期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时间越长,鳞茎解除休眠需要的时间越短;赤霉素处理有助于山丹丹鳞茎快速解除休眠,提前开花,而烯效唑、矮壮素则延缓山丹丹鳞茎解除休眠,延迟现蕾及花期。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土壤吸附及在模拟生态系统分布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3H-多效唑研究了不同土壤的吸附行为及其在模拟田间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多效唑有较高的吸附率,并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在二室模型中,土壤向田表水转移的多效唑消失半衰期为12个月,多效唑在土壤中有较高的残留。植物体根与叶的多效唑浓度有极显的相关性,并随土壤浓度而变化,在第12天,植物体根、叶中的富集值达最到值,浓缩系数分别为464.2、228.4,植物体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残留在叶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叶片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烯效唑(S3307)对板栗苗枝条生长动态及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可溶性糖(SS)和淀粉(ST)]含量的影响,为板栗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备选砧木3年生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苗为试验材料,选择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矮壮素水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配置溶液,在花芽分化期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早晨分别喷施多效唑(50、100、150 mg/L)、矮壮素(100、150、200 mg/L)和烯效唑(30、60、90 mg/L),以喷清水为对照(CK),各处理进行整株喷施,直至叶面布满水珠而不滴水为止。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单株为1个小区,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测定分析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下板栗苗木营养枝、标准枝的生长动态及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结果】①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均能显著降低板栗苗木枝条长度,增加枝条直径,对于标准枝喷施30 mg/L烯效唑效果最好,处理后90 d使得标准枝长度较对照减少24.13%,直径增加26.45%;②延缓剂促进苗木枝条粗壮、长度缩短,延缓板栗砧木生长,提高嫁接成活率并有利于嫁接后生长,100 mg/L多效唑对营养枝促壮效果最好,较对照增加36.63%,长度减少17.10%。③延缓剂处理后,板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其中150 mg/L矮壮素处理板栗苗木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对照,在处理后90 d达到最高(61.95 mg/g)。④不同延缓剂处理对叶片淀粉含量有不同的影响,处理后30 d,100 mg/L矮壮素处理叶片内淀粉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对照,在处理后60 d和90 d,淀粉含量分别高达1.54、1.51 mg/g;⑤3种延缓剂均能提高板栗苗木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200 mg/L矮壮素处理对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增加效果最好,该浓度处理后的板栗苗木,其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最高达62.60 mg/g,且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植物生长延缓剂使得板栗苗木枝条粗壮、长度缩短,抑制砧木生长,从而提高板栗嫁接成活率并有利于嫁接后生长,其中60 mg/L烯效唑对标准枝的处理效果最好,100 mg/L多效唑对营养枝促壮效果最好;对板栗苗木喷施延缓剂有利于其叶片的碳供应,200 mg/L矮壮素处理效果最好;在植物生长延缓剂实际应用于板栗苗木培育中,应根据生产目的合理选择不同种类延缓剂及适宜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小麦生长,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初步研究了多效唑对小麦生长动态,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主要结果是:喷施多效唑能明地抑制茎节及叶片的生长,使株高降低,特别是对上部间的伸长抑制较严重,但节间,叶片和穗部的干物质积累却有增加,不同喷施浓度处理中,以喷施200mg/L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不同氮肥基础上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幅度为6.44-10.00%,喷施多效唑对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唑类杀菌剂对大型潘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17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模式生物大型溞48 h急性运动抑制毒性,以EC50(48 h)表示其毒性大小.结果表明,对蚤类而言,该类污染物涵盖了低毒、中等毒性和剧毒三种类型,其中,氟硅唑和腈菌唑对于蚤类为剧毒,三环唑、环唑醇、烯效唑、氟环唑、多效唑、三唑醇以及粉唑醇为低毒,其余为中等毒性;并且,具有类似结构的农药对大型溞的急性运动抑制毒性存在显著差异,如氟硅唑和粉唑醇、三唑酮和三唑醇,可能是由于取代基的不同所造成的.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三唑类杀菌剂水生生态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开发和论述了一种新的用于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的微量滤纸法(MDB)。研究表明,用MDB测定的多效唑(MET)和赤霉素(GA3)对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下胚轴伸长的活性同水溶液法(WSB)完全一致。MDB揭示了在一定处理浓度下化合物的活性不受点样量、点滴方式和扩散时间的影响,比改进滤纸法(IDB)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对几种生物的毒性及对植物超微结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了多效唑对真菌及几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多效唑具有较强的杀真菌能力,对青霉菌的96hEc50为2.7ppm。对月牙藻,田螺,大型Shao,水丝蚓,蝌蚪,草鱼的LC50或EC50值的范围在10ppm以上,采用不同的农药安全评价方法,多效唑被评为低毒农药。对黑麦草超微结构的实验表明,多效唑增强了输导组织木质部的结构和功能,增强了细胞核质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的代谢  相似文献   

18.
在膜下滴灌棉田,通过滴灌系统将多效唑PP333 随水土施对棉花进行化学调控。研究表明,多效唑随水土施可有效地控制植株生长,矮化节间长度,增加单铃重,提高衣分率。施用多效唑可显著增加棉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与叶面喷施缩节胺相比,每公顷增产籽棉447 .6 kg,增产率10 .38 % ,每公顷净增收463 .4 ~1 670 .9 元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暴露对褐菖鮋脾脏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农业上使用广泛的三唑类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很少有研究涉及到多效唑对鱼类的毒理学效应.以环境相关质量浓度(10,100,1000ng/L)的多效唑对褐菖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进行50d的水体暴露,检测多效唑对褐菖鮋脾脏抗氧化防御系统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褐菖鮋脾脏的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Na+-K+-ATPase等相关指标在多效唑毒性作用下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且这些变化与多效唑呈剂量-效应关系.表明多效唑的暴露对褐菖鮋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功能造成了损伤.实验的结果说明,多效唑等唑类农药的长期使用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和水体环境造成了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20.
史晓地 《甘肃科技》2012,28(17):163-165
在扁桃幼树上进行了生长调节剂-PP333(多效唑)单因子浓度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扁桃幼旺树上施用1200ppm的PP333(多效唑)溶液,利用PP333(多效唑)对果树的化学调控作用,促进扁桃幼树花芽形成、提早开花结果,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