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邹厚亏 《科技信息》2010,(25):I0259-I0259
新时期高职生往往表现出心理承受力弱、耐挫折能力差的特点。通过分析当前高职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高职生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成人水平。为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挫折承受能力,顺利完成学业,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大学生心理挫折的产生主要来自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大学生受到挫折后的行为表现、行为特征、挫折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对于教育者特别是学生工作干部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所帮助.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进行挫折教育要客观分析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并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引导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李苗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27-128
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是大学生可持续竞争保证。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出现主要挫折现象,分析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体育教师应该清楚挫折产生的心理机制、明确挫折教育的对象和任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恰当时机积极实施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6.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克服心理挫折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必备条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建议从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学校教育改革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保证在校生的正常成长,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李艳兰 《科技咨询导报》2007,(25):241-241,24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追根究底挫折教育的缺失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高校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化解挫折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并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大背景下,很大一部分学生求职不可能一次性成功,往往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就业挫折。从分析大学生遭遇就业挫折后的心理表现入手,探究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挫折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提出了大学生应对就业挫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丁高强 《菏泽师专学报》1996,18(4):96-97,100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克服心理挫折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叶秋莉 《科技资讯》2011,(19):202-203
当今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心理。本文从挫折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入手,剖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现状和原因,探讨了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生的比例逐年增加,高职学生职业教育与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抗挫折教育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分析高职学生形成凹凸心理形成原因并探讨其教育对策势在必行。本文就以高职班主任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与抗挫折教育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姜杉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89-90
由于大学生经受不住挫折而引发心理冲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情感脆弱,对挫折的容忍力差,这已成为影响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科学地分析了挫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莉 《科技信息》2011,(22):I0096-I0097
挫折承受能力是性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是心理健康的标尺。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机、信念、自我意识、自我激励;影响大学生智力、能力的正常发挥与提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完善。挫折的普遍性及大学生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性。提高挫折承受力,不仅能使大学生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趋成熟,而且有能力应付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本文论述了挫折承受能力及其产生的原因;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状况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挫折,分析大学生学习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预防措施,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燕林涛  亓瑞环 《科技信息》2007,(14):173-174
心理健康是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重要问题。几年来的学生工作实践,发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因此教育工作应有其针对性。本文就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高职生学习倦怠心理,透视其产生的根源,做好心理调适工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挫折主要表现在:由于学习与考试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在人际交往与生活中产生的厌倦心理;在目标失落时产生的自卑心理。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校园环境等措施来解决大学生心理挫折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个年龄低、生活阅历浅的群体时刻产生着影响,难免有一些挫折会使他们不成熟的心理出现失衡,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由挫折引发的表现,如何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对其实施正确的引导,促使其在克服挫折中奋起,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刘建军 《科技信息》2008,(12):273-273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需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专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深入剖析了高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和策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