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春  林美渟 《河南科学》2023,(4):586-595
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存在结构性差异;(2)不同类型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效果不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数字经济无法通过提升渐进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分地区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环境规制对EKC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为代理变量,运用中国2003—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EKC扩展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EKC位置和峰值的影响;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别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考察环境规制对EKC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环境规制对EKC的峰值和位置产生显著影响,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导致EKC向左下方移动,EKC提前达到峰值;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对EKC曲线产生影响,还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间接对抑制环境污染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策源地和实践地,也是福建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近年来,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明显,但从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公众反馈的信件和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态期望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完善政府管理机制、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环境整治、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途径,从而进一步提升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公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200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废水排放总量与SO2排放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财政分权度的提升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回归系数为负,而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两者交互项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受财政分权制度的制约; 3)环境保护支出和财政分权与环境保护支出两者交互项均与环境污染程度呈正相关,表明环保支出能够改善环境.基于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阐释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基础上,基于2013—2019年中国除西藏地区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揭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规模扩大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政府干预过多则不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与实体经济融合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且数实融合的中介作用稳健。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动态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指出,近20年来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响应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稳步提高,但伴随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产业结构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各指数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但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却表现为负向影响,而且从长期来看,负向冲击效果增加的幅度和速度存在不断扩大趋势。认为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较为理想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加以理论分析,构建了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指标,并运用2015年~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邻近区域之间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集聚特征;(2)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效果最差;(3)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提高在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对周边地区造成负的溢出效应;(4)政府干预过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技术创新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但由于目前国内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够明显.根据这些结论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形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构建1996—2018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GMM有效矩估计法,分析财政分权背景下环境规制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正向促进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钝性"的影响效应;财政分权政策会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与财政支出不平衡,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有动机采取"短视性"经济发展政策而降低环境规制力度,进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在政绩考核体系中引入环保等多元化指标可有效缓解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短视性".  相似文献   

9.
“双碳”目标下,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双赢的关键。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工业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前瞻型环境责任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从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其具体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企业履行前瞻型环境责任有助于获取政府补贴、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媒体环境关注能够增加前瞻型环境责任对政府补贴的促进作用,但是会削弱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当今世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需要全民努力才能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现阶段公众环境意识的主要特点 当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环保知识总体水平不高,与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任务还有相当差距,但环境污染治理和思想问题已经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虽然我国环境保护面临诸多问题,但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改善持乐观态度并充满信心。 1.文化程度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因素 文化程度与环境意识呈正比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环保知识越  相似文献   

11.
环保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保护已成为席卷全世界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抛弃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而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纷纷推行清洁生产,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全球环保产业及服务市场迅速成长,世界各国也迅速掀起了绿色革命的浪潮,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相关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泰尔指数、PVAR模型探究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韧性的互动机理。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韧性均存在经济惯性;区域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强化经济发展韧性。应继续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黄河流域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中国31个省域经济为研究样本,收集2010—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劳动力创新投入、资本创新投入、城市创新投入、环境创新投入等方面,构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劳动力创新投入、资本创新投入、城市创新投入、环境创新投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基于上述研究,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一直以来经济繁荣、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在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遇到了瓶颈,基于生态环境恶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困难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根据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了投资型、费用型、系统型、法律法规型四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方式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并对由此引发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20,(5):38-48
产业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境规制作为倒逼机制可有效推进各省市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以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系统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检验了能源消耗的中介效应以及技术创新和投资规模的调节效应,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估计了能源消耗、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产业结构后,环境规制的加强会导致经济发展质量下降;能源消耗是环境规制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传导渠道,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技术创新和投资规模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产业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环境规制有助于资源型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助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深层次探究产业结构对环境的作用效果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一环.基于各地区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互关联,使得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仅会对本地的环境产生影响,也对邻近地区的环境产生溢出效应.为了更进一步地探究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结构空间关联的中间中心度特征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间中心度高的地区其产业结构演进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只有当产业结构空间关联的中间中心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环境改善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诉求,对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2002—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展开探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且经过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之后,结论依然成立;(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具有即时性、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实施当期便能发挥效益,且对核心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非核心城市;(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等传导路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且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大,科技创新次之,产业结构升级最小.  相似文献   

18.
社区环境圆桌会议: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产品的供给不足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心理需求增高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中国人与环境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之一.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有效执法和行政问责以提供更好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公平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基础;通过有效的公众参与促进价值认同是人与环境和谐的价值基础.社区环境圆桌会议是环境保护的社会创新手段之一,是政府行为、市场手段之外的政策补充,更是促进公众参与、实现价值认同的有效载体.社区环境圆桌会议在江苏的实践已初步显示出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社区环境圆桌会议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政府作用、公众参与、媒体作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规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描述。选取1992—2004年的民族地区环境与经济的面板数据,建立人均GDP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质量并不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改善。  相似文献   

20.
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池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三农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多.河池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彻底治理历史遗留环境问题,注重生态文化宣传和培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全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