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选取中国2004-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指标体系,采用面板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指标数据的平稳性和长期趋势,并通过FMOLS对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长期内,劳动力、资本、技术产出、消费水平、政府职能、外商投资、环保投入、能源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互为因果关系;劳动力、资本、政府职能和环保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技术产出与外商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并不显著,消费水平和能源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产业升级最关键因素是发挥科技创新效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最重要主体,能够为产业升级提供全方位支持。研究从高校科技创新出发,用实证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构建SFA随机前沿模型,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作为投入,包含产业结构的人均产值作为产出,测量我国省域产业升级驱动的技术效率,将高校学科创新、高技术企业数、高技术市场占有额、经费投入作为因子,分析产业升级技术效率损失的原因,并将省域指标分类整理,分析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技术效率特点。  相似文献   

3.
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内生变量的动态特征出发,定量剖析民间投资、技改投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四类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不同影响程度,揭示民间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由资本、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力这3要素嵌套的CES生产函数;剖析了资本投入与劳动力结构对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出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并从经验的角度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18年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小幅上升趋势,劳动力结构效应使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降低,而资本品质、资本与技能劳动力匹配等效应使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加;2)资本投入与劳动力结构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受制于要素的替代弹性,非技能劳动力出现挤出效应,而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各区域对劳动力需求迥异,但都可通过增加技能劳动力的投入、调整劳动与资本要素结构来有效提高投资效率;3)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成因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和技能劳动力投入比例的提高,可有效降低技能溢价,进而降低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且在技能劳动力投入比例较低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会降低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对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表现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城市文化消费为例,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方法,对省域层面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区域公共服务的影响机制及可能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显著增加转入区域及其周边城市文化消费价格;转移劳动力的低技能水平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而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公共服务供给产生了较明显的负面影响。为了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并抑制其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负面影响效应,重点应该是加大对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高转移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同时,积极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公共服务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对转移劳动力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平台支撑能力薄弱、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创新环境有待优化提升等问题制约着甘肃省创新驱动深度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寻找发展结症,才能从问题中找到出路。文章结合2014年度甘肃省科技弱项指标对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就破解创新发展"瓶颈"提出重点路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投入、制度和产业结构4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测度了它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和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1%;其次是制度因素,其贡献率为19.03%;产业结构、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0.55%、9.61%。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要选择,而环境规制能否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到政策制定.利用中国2007年-2016年107个资源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以及熵值法等方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角度分析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随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类型变化不断加大,且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分资源型城市类型设计差别化环境规制政策、增强对环保资金支持和科技创新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出发,建立“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共同富裕”的研究路径,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路径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省共同富裕程度随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提高;(2)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对共同富裕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表现出“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共同富裕”的传导路径;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在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5.7%;(3)政府干预水平是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认为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作用,实现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效应的最大化,同时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干预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科技研发与知识创新的生产活动存在空间效应的问题,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省域作为观察基点,考察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聚集状况,并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建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考虑与科技投入、自主研发相关的空间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将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进步、人均资本的规模效率、资本深化4个方面,并结合分类与规则提取的决策树方法,揭示了各因素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规律;然后结合我国工业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省域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特征.研究显示对我国省域劳动生产率差异影响最大的指标是资本深化,其次是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的规模效率,而技术进步基本不对省域劳动生产率差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斌  丁文婷  肖凡 《创新科技》2021,21(5):48-59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出发,基于2000—2019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核心变量,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呈"U形"变化,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产业结构升级相比,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更大.本文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椒江区全力以赴筑平台、拓空间、兴产业,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发挥科技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区科技进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更是连续7次(14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获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省科技强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荣誉称号。一、主要做法(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1.建立目标责任制,增强领导带头氛围。全  相似文献   

14.
根据理论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指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科技投入、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知识积累及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R&D经费投入的重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辽宁省R&D投入因素进行了筛选,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科技投入和产业结构是影响辽宁省科技投入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辽宁省R&D投入在不同分位点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较稳定,产业结构对其影响在逐渐增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辽宁省R&D投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发展逐步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转向知识、信息、科技创新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对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证研究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两者的测评体系对全国各省及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正向关系但不完全相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从科技创新技术、组织、制度维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中国2008-2017年30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且引入物理耦合模型对双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省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在时间层面,中国省市的双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在空间层面上,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各省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高耦合协调度省市在东部集聚,低耦合协调度省市在中西部集聚,影响因素主要有创新投入、创新结构、创新产出、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并且一个省域双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提高,会带动周边省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最后基于研究发现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基于空间距离的成本视角,以2005至2018年全国278个非区域中心地级市为考察样本,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空间接近对区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趋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接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城市之间空间距离的成本缩小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空间溢出效应会提升邻近等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同性。同时,东部地区的空间接近更容易引起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趋同,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在空间上较为独立。空间接近能通过劳动力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趋同,通过金融集聚的方式可能会导致金融集聚对趋同性产生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包含科技金融投入因素在内的道格拉斯投入产出模型,用于分析科技金融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2000-2018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投入资本、工业劳动力数量、科技金融演变指数为1个产出变量和3个投入变量的原始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科技金融投入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弹性影响因子都是在1%水平下显著.科技金融投入(K)对经济发展(G)的影响, 4类评估得到的道格拉斯影响因子分别是0.267 4,0.271 1,0.256 9,0.288 3,虽然略有不同,但基本稳定在0.25~0.29的这个范围之内,说明科技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供给基础,产业结构的转变取决于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与调整。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且随着技术对于产业结构提升作用的不断增大,对先进技术的新投入和存量技术的再配置逐渐成为最重要因素。发达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而不断加快自身技术、设备和资本向外转移的进程。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技术转移向世界范围渗透,相应地,发展中国家加快吸收技术、设备和资本的步伐,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升级机理,同时也指出了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劳动力质量和创新资源投入作为自变量,以面板模型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上述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劳动力质量和创新投入的角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应建立信息化基础上的劳动力质量提升模式、强化企业人才培养保障激励机制、增加研发资金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展企业技术创新非银行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