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磷酸介质中,钼(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碘化钾,其反应产物使吖啶黄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15 μg/L,线性范围 是 0.16~2.4 μg/L.20多种离子基本不干扰测定,将该方法用于茶叶,绿豆和矿泉水中钼含量 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催化显色反应的研究Ⅸ Mo~Ⅵ(W~Ⅵ)-邻氨基酚-H_2O_2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钼(Ⅵ)、钨(Ⅵ)对过氧化氢氧化邻氨基酚的催化显色反应。研究了1,10-邻二氮菲对该催化反应中钨(Ⅵ)的活化作用和对钼(Ⅵ)的掩蔽作用。基于此拟订了测定微量钼(Ⅵ)、钨(Ⅵ)的催化光度法,研究了外来离子的干扰和铁(Ⅲ)离子干扰的消除。该法可用于污水中微量钼(Ⅵ)与钨(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无机催化动力学反应与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用 I_2—Luminol 的化学发光反应作为指示反应,系统地研究了 Mo(Ⅵ)催化 IO_3~-氧化 I~-离子的催化动力学反应测定痕量催化剂 Mo(Ⅵ)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μg/ml钼(Ⅵ),测定的精密度优于4%,由于采用离子交换分离的方法排除了多数干扰离子影响,使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试用于合成水样中钼(Ⅵ)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硫酸介质中,基于痕量钼(Ⅵ)对溴酸钾氧化二氯荧光素褪色反应的催化活性,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钼(Ⅵ)的新方法.对该催化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下,在7×10-7~1×10-5 mg/mL浓度范围内,钼(Ⅵ)与荧光强度表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IF=2.178c+32.72(c:×10-6 mg/mL),相关系数:r=0.9918.方法的检出限为9×10-8 mg/mL,对1×10-6mg/mL的钼(Ⅵ)标准溶液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该方法用于人发中痕量钼(Ⅵ)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3.1%~110%.  相似文献   

5.
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是人体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食物中微量碘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碘离子已有不少报道[1~3],大多为碘离子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其中以碘离子催化Ce(Ⅳ)氧化As(Ⅲ)的反应体系研究最多.用碘离子的阻抑作用进行动力学分析测定碘的报道不多.本文研究发现,在磷酸介质中,痕量碘离子对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碱性藏花红(AO)的褪色反应有显著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分析测定痕量碘的新方法.方法简便快速,体系稳定,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用于食物中微量碘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 Hg~(2+)的一种新的催化测定方法,根据 Hg~(2+)催化 Fe(CN)_6~(3-)和CyDTA 的取代反应,采用固定时间法,用氰离子选择电极进行监测.该指示反应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和75℃下进行,反应15分钟后,用冷水冷却使其终止.在 NaOH介质中测定由催化取代反应中释放出来的氰离子.电位差ΔE与 IgC_(Hg)在5×10~(-8)~1×10~(-5)mol/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测定结果与光度法十分相符,平均回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7.
在混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乳化剂OP存在下,研究了3,5-二溴-4-偶氮间苯二酚苯基荧光酮(DBARPF)与钨(Ⅵ)显色反应的光度特征,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钨(Ⅵ)的新方法.在0.32mol/LHCl介质中,DBARPF与钨(Ⅵ)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8nm处,混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一定的增敏作用,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92×105L·mol-1·cm-1,W(Ⅵ)与DBARPF形成稳定的1∶4水溶性络合物.钨(Ⅵ)含量在0~320μg/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大多数金属离子不影响钨(Ⅵ)的测定,尤其是与钨(Ⅵ)化学性质相似的钼(Ⅵ)的干扰可以有效地消除.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钨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对“过氧化氢碘化钾催化分解反应”的电导、pH值、碘离子浓度以及温度等参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观察到了大量的新的实验现象。国内外文献普遍认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碘化钾是催化剂。有关该反应的传统概念与反应机理无法解释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对该反应的系统研究结果,否定了该反应中碘化钾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的概念和机理,提出了新的反应概念与机理,合理地解释了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
利用钼(Ⅵ)在酸性介质中,对过硼酸钠氧化Ⅰ-离子成Ⅰ2的反应的催化作用,可以测定微量的钼(Ⅵ).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单纯优化法进行实验条件的选择,大大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测定的范围在0.5~5.0μmol/L,且比文献上线性关系好.该法测定的回收率为95%~110%之间.试样的分析结果与经典的硫氰酸盐比色法对照,二者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
利用钼(Ⅵ)在酸性介质中,对过硼酸钠氧化I^-离子成I2的反应的催化作用,可以测定微量的钼(Ⅵ)。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单纯优化法进行实验条件的选择,大大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测定的范围在0.5 ̄5.0μmol/L,且比文献上线性关系好。该法测定的回收率为95% ̄110%之间,试样的分析结果与经典的硫氰酸盐比色法对照,二者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究了硫离子催化碘氧化迭氮酸的反应(1),注意到由于有反应(2)的同时存在, 致使 I_2 2N_3~- S~→=2I~- 3N_2(很快)(1) I_2 S~=——2I~- S~0(较慢)(2)反应进行不长时间后,S~=全部被碘氧化,反应停止,但由于反应(1)的速度远超过反应(2),因此在这段反应期间内,微量硫离子的存在,仍将引起显著量的碘被迭氮酸还原,且发现碘的总消耗量与硫离子的初始浓度成直线关系。我们采用比色法和双铂电极电流测量法测定碘的浓度,拟定了高度灵敏的测定硫的方法。用该法测定硫的范围可从3××10~(-5)M到1.5×10~(-9)M,测定值的平均偏差不超过±10%,且操作从容简捷,结果的重现性较以往之动力学方法,也显著提高。 我们研究了溶液的pH、各试剂浓度、温度、零价硫及一些外来离子对反应中碘消耗量的影响;还利用所拟定的方法测定了金属镍及锰钢中负二价硫的含量,并用测定硫回收量的办法考核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以罗丹明B为光度指示剂检测受钼(Ⅵ)催化的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的反应速度,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采用磺基水杨酸作催化反应的活化剂,提高了测定钼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该法测定钼的线性范围为0~0.08μg/25mL,测定下限(△A=0.01)为1×10-10g/mL.采用α-安息香肟氯仿溶液草取分离,测定了水样和尿样中钼.  相似文献   

13.
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必需的生命营养元素,它参与合成甲状腺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因此研究食物中微量碘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碘离子已有不少报道[1~3],大多为碘离子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用碘离子的阻抑作用进行动力学分析测定碘的报道不多[4].本文研究发现,在硫酸介质中,痕量碘离子对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二甲酚橙(XO)的褪色反应有显著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分析测定痕量碘的新方法方法简便快速,体系稳定,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用于食盐中微量碘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六价铬与碘化钾反应生成了单质碘,碘可以使罗丹明B发生荧光猝灭,从而间接测定六价铬的含量.六价铬浓度在0.01~0.5μg/mL范围内,荧光强度差值与六价铬浓度呈线形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121.58CCr(Ⅵ)(μg/mL)+16.17,相关系数r=0.9990,检测限为2.4ng/m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已用于环境样品中六价铬的测定,回收率在99.8%~104.2%,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应用碘电极,采用亚砷酸钠为碘的还原剂进行前处理,选用磷酸二氢钠为总离子强度缓冲液,测定了总碘及碘离子含量.建立的方法对三碘树脂净水器净化后的水进行了测定,结果良好.当总碘和碘离子的浓度在10-7~10-4范围内时,相关系数为0.999 9,回收率大于98.1%.由实验测定的电位选择系数可见,该法选择性好,检测下限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2,6,7-三羟基-9-(4-甲氧基-3-硝基苯基)-6-荧光酮(MONPF)与钼(Ⅵ)显色反应的条件.在浓度为0.3 mol/L的HCl介质中,钼(Ⅵ)可与MONPF和表面活性剂CTMAB进行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6×105 L/(mol·cm),钼(Ⅵ)可在0.001 7~0.4 μg/mL 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豆类中痕量钼(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Mo(Ⅵ)、W(Ⅵ)都能催化H2O2氧化I-的反应特性,监测其与柠檬酸发生的假一级配合反应,进行速差动力学法同时测定Mo(Ⅵ)、W(Ⅵ)的研究,建立了利用催化法提高速差动力学法灵敏度的方法,使其具有催化法的灵敏度.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建模并预报未知样品中Mo(Ⅵ)、W(Ⅵ)的浓度,相对误差分别为-6.5%、-5.0%.  相似文献   

18.
75 ℃温度下,在硫酸介质中,铬(Ⅵ)能显著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结晶紫褪色反应,铬(Ⅵ)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催化和非催化反应的吸光度差值(△A)成线性关系,且△A在较长时间内稳定,以此建立起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方法线性范围为0~96 μg·L-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3+0.1401C(Ⅵ) (μg·25mL-1),r=0.998 5,检出限为6.91 μg·L-1.本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可用于电镀废水、工业废水和湖水样品中有毒金属铬(Ⅵ)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氢碘化钾催化分解反应中的新现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深入研究了“过氧化氢碘化钾催化分解”反应,我们观察到,随着反应的进行,该反应体系的颜色为黄、碘离子浓度降低、电导率增大,pH值升高、温度上升、生成了单质碘。同时,还有振荡现象,在相关文献中,未见到对这些现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铂电极上电化学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与恒电流暂态和恒电位暂态的理论分析相符.从而再次断定碘酸钾还原的自催化本质;同时也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根据理论分析所得出公式计算了碘酸钾与碘离子氧化还原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讨论了K值与pH,碘酸根浓度,碘离子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