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土质学与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觉吃力。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应用型人才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标培养需求,《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在基础知识、计算、实验教学中侧重工程综合应用。线上教学结合MOOC教学资源,线下辅导答疑+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实验操作、同伴学习、团队展示,以提升学习效率,线上引入SPOC教学模式,展示各教学环节及知识点、知识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线上讲授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线下答疑、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训练、加强记忆和知识迁移应用,经过两轮教学对比分析发现,混合式教学能明显提高学习兴趣,高分人数增多、低分人数减少;对比4届实习生发现接受混合式教学后,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迁移应用方面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韩宜康 《科技咨询导报》2013,(21):134-134,136
土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土力学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与常用土工试验方法.该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土力学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经验,根据目前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就如何提高土力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出本人关于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土力学教学必须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运用土力学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是巩固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地基基础基本设计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土力学课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土力学课程设计采用答辩式考核办法,通过科学规划答辩程序、关联知识提示和量化打分等措施,使该课程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践结果表明,答辩式考核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扩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理论力学课程是很多专业必学的一门基础课,广泛应用于很多工程技术领域。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内容抽象,解题方法难以掌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专业需求和学生基础,从课程的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理论力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专业的专业模块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周璀  段光中  刘松平 《科技资讯》2012,(30):146-147
为了顺应当前软件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化的发展需求,改善软件工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软件工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构建了课程知识体系,大胆将理论知识糅合到实践教学中。该教学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掌握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先进方法和最新技术,且为后续深入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操作系统综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学勇  章曙光 《科技信息》2010,(21):20-20,26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该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操作系统综合实验的教学和实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加深入的理解操作系统课程的原理,同时掌握复杂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和编程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和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高职汽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高职院校开设该课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等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而这种检测维修专业能力通过以往的试卷笔试很难进行检验和评价。采用教考分离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进行客观的检验和评价,并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从而提高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颜荣涛 《科技信息》2014,(11):122+154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土力学的掌握程度的好坏反应了学生专业素质。本文首先从土力学创立、研究对象、理论实践性、系统完整性分析了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并且对土力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豪 《科技信息》2011,(25):145-146
《天线与电波传播》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学习和掌握好该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人以该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的心得:重视复习高等数学,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适应社会时代,教学侧重应有所不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入英文教学,加强对专业英语的掌握;关心学生成长,不仅成为知识上的领路人,还要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2.
张建伟  冯志芬  孙兴亚 《科技信息》2011,(3):I0160-I0160,I0101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要根据道桥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复杂问题简单化,注重土力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重视课程实践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应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思路框架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对道桥专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大学工科专业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微机接口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为了提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文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方法并研究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帮助学生构建该课程的理论认知结构,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要点和精华,采用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春  贝绍轶 《科技资讯》2010,(11):223-223,225
汽车构造是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本文从提高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质量出发,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备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大学专业英语是学生经过多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和四、六级的应试训练后,结合本专业知识而开设的必修类专业课程[1-2]。有别于基础英语的课程教学,专业英语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各种专业词汇和专业语句的英文表述,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文文  相似文献   

16.
网上教学平台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的重要载体。本文介绍了网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及网上教学平台在《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网上教学平台对《土质学与土力学》的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高职院校土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应分析该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岗位实际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标准,进行学习情景设计,重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理论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这些举措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理论与实验实践等五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土力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相似文献   

19.
浅议高师"和声学"课程之能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对师范能力的定义,结合当前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的教学实际,认为在以能力为基础的高师音乐和声教学中,应该将和声学知识与技法应用于各项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和声学知识顺利地传授给青少年的能力;高师音乐专业的和声学课程改革,应该将和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与键盘和声、即兴伴奏、和声分析、和声听觉、织体写作、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等多种学科内容相互渗透,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作为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学生在学习《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面探讨教学改革。通过夯实学生理论基础,采用项目教学法和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在项目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注重理论知识与机械专业的结合,所选项目和课程设计题目均能体现电气控制与PLC在机械行业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