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构混合耗能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调谐液体阻尼器 (TLD)对地震动输入前期的结构响应控制作用较差的情况 ,采用了粘性液体耗能器与TLD联合作用的混合耗能体系进行地震动响应控制 .通过钢框架 -混合耗能体系的地震动响应数值分析 ,比较了独立TLD阻尼器与混合耗能体系的减振效果 ,讨论了粘性流体耗能器参数对复合耗能体系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转动惯性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Rotational Inertia Double-Tuned Mass Damper,RIDTMD)是一种由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组合而成的新型减振控制装置.采用RIDTMD作为控制装置,建立了多自由度结构-RIDTMDs系统的减振控制模型,并对其减振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RIDTMD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给出了RIDTMD装置单体的力学简化模型;然后,建立了任意数目的 RIDTMD装置对多自由度结构减振的控制模型;并以控制系统的H2范数为优化目标,将RIDTMD装置的参数进行优化;最后,以一个3层框架结构为例,对RIDTMD装置的减振效果及装置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并与传统TMD装置进行对比,验证了RIDTMD装置减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重调谐原理,提出一种将碰撞质量和碰撞耗能装置分散布置的多重单面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MSS-PTMD). 该阻尼器具有多重调谐的功能,以至能覆盖更宽的控制频域并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 同时,该阻尼器能将调谐质量分块化、小型化,提升碰撞类调谐质量阻尼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 为深入研究MSS-PTMD的性能特点,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与MSS-PTMD耦合运动方程,基于H∞优化准则得到了MSS-PTMD的优化参数;采用数值模拟对比了SS-PTMD和双重单面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DSS-PTMD)的减振性能;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DSS-PTMD的减振效果. 研究表明,增加调谐质量数量能有效提升MSS-PTMD的减振带宽和减振性能;在完全调谐和失谐±5%的情况下,MSS-PTMD都比SS-PTMD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调谐类阻尼器,基于建筑物内部储水装置的多用途性,并结合调谐液柱/质量阻尼器(TLCMD)的经济性与实用性以及混合水箱装置(MTLDs)优越的减振控制性能,提出调谐双重液柱/质量阻尼器(TDLCMD)的概念。分析了由双重调谐液柱阻尼器(DTLCD)组合而成的水箱内水的动力效应对TDLCMD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并提出运用优化动力方法对TDLCMD进行设置。算例分析表明:TDLCMD可取得与TMD相当,优于TLD、TLCD的控制效果;而运用优化动力方法设置的TDLCMD的控制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方法,并使该阻尼器的安装更为适合于建筑物内部的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多重TLD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层建筑多模态地震反应进行了多重调谐液体阻尼器(MTLDs)控制研究。由输入不同的地震波,对高层建筑结构第一、第二阶主模态反应施加控制,分析了对结构第一、二阶主模态反应分别设置多重TLD体系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新型的斜拉桥拉索用粘性剪切型阻尼器,并给出了该阻尼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采用动力试验方法对其减振性能及减振规律进行了室内及实桥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这种阻尼器减振性能优良,完全可用于实桥拉索的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调谐液体阻尼器(TLCD)的经济性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高效性,提出一种TLCD与TMD相结合的组合调谐阻尼器(CTD),从理论上说明CTD的合理性,推导其运动方程,引入协同损失因子评价其减振性能,并与TLCD和TMD的减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CTD不同参数配置时,协同损失因子不同,可达35%;相同参数配置下,CTD减振效果介于TMD和TLCD之间.综合经济和效率因素,CTD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减振手段,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大型半潜式濒海结构波激振动现象,分析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以后该结构的振动模态,找到了引起该结构发生波激振动的原因.为了控制其波激振动,应用深水调谐液体阻尼器方法对该结构的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抑制其主要模态(即第一阶模态)的振动,可以应用于该结构的振动控制.应用深水调谐液体阻尼器可以对某些濒海洞库防护门进行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鼠笼良好的环向对称性及结构紧凑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的新型鼠笼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通过有限元计算设计了这种质量阻尼器的结构,以转子一阶临界转速下的频率为目标频率进行振动控制,对TMD的质量、笼条数量、笼条直径、笼条长度等参数进行了设计;之后对所选取的3种TMD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并通过转子动力学仿真,模拟了这3种结构的减振性能;最后搭建了转子实验台,验证了所设计的鼠笼式调谐质量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转子系统过临界时的不平衡响应,降振幅度达到34.6%。  相似文献   

10.
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基础上,将黏性阻尼器换成电磁阻尼器,建立了3个自由度磁耦合调谐质量阻尼系统的力学模型及其运动学方程。利用傅里叶变换导出了该系统随外激励变化的傅里叶响应函数。根据固定点法和参数组合筛选法对系统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处理,得到了最优频率比、电阻尼比和耦合参数。减振效果显示,磁耦合调谐质量阻尼器比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提高了2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将深水调谐液体阻尼器(TLD)作为以单一振型反应为主的建筑结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被动减震装置,通过建立并求解TLD参数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得到最优参数实用设计表达式.同时,引入了结构-TLD系统等效阻尼比概念,给出了相应于TLD最优设计参数的等效阻尼比设计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等效阻尼比表达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隔板对燃烧室压力高频自激振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板在抑制液体火箭发动机高频燃烧不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研究隔板对液体火箭发动机中自激高频燃烧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机理。在初边值条件不施加任何激励的情况下,首先对无隔板的液氧/煤油模型发动机中的气液两相非稳态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的燃烧室压力和流向平均速度与实验结果相符,并得到了燃烧室中的压力自激振荡。研究了隔板对这种压力自激振荡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压力波随时间的传递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无隔板燃烧室中发生了高频不稳定燃烧,频谱分析显示其具有1阶横向振型与2阶纵向振型;引入隔板后,燃烧室中的压力振荡减弱,且其横向振型消失,只有2阶纵向振型。结合燃烧室中压力波的传递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可知,压力自激振荡源主要出现在头部附近的区域,隔板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压力波的横向传播,并提高激发不稳定燃烧所需的能量,从而抑制燃烧不稳定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斜拉桥钢塔施工阶段振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为例,进行了斜拉桥钢塔施工阶段的动力特性测试和振动控制.通过环境振动、人力激振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激振的方式测试了代表性施工状态时,钢塔和塔吊结构体系的模态振型、频率和阻尼,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南京三桥钢塔无控阻尼值高于国外(日本)同等规模钢塔阻尼平均值.依据实测的结构动力特性设计了TMD和调谐液体阻尼器(TLD)参数并实现了现场参数调节.为评价制振效果,分别对TMD和TLD工作与非工作状态(无控)时的结构阻尼进行了测试分析,表明安装TMD和TLD提高了结构的阻尼,具有良好的制振效果且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矩形截面渡槽的单跨模型进行动力试验研究,探讨了渡槽在刚性地基强震条件下的调谐液体阻尼器(TLD)效应;通过调节槽内水位,研究了水体横向减震作用与深宽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体的晃动及水波破碎对渡槽的横向动力响应起到了 TLD 减震作用。渡槽内水位增加会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使渡槽结构自振频率下降。在强震作用下,TLD 横向减震效果随水位变化发生波动,当槽内水体晃动频率与渡槽结构自振频率接近时,减震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朱卫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781-8784,8802
本文通过对固体模型,势流体模型以及流构耦合模型的建立以及计算,研究了调谐液体阻尼器的减震机制。首先对固体模型和势流体模型进行了静态分析和频域分析。在基础分析完成后对两者有机结合的流构耦合模型进行了隐式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计算得到了顶部有水箱和无水箱的建筑物在特定的水平振动荷载作用下,顶部的位移时程变化情况。计算表明:按照建筑物自振频率设计的水箱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物顶部的位移。  相似文献   

16.
介绍并分析了六种新颖的调谐液体阻尼器(TLD)。其中斜底式TLD、附加磁性流体式TLD(TMFD)与圆锥式TLD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优化TLD中液体的晃动力;内表面带凹槽的TLD(WSDE)与带夹板网筛的TLD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箱内液体的耗能;带挡板式TLD设计的主要目的则是拓宽TLD的有效频率带宽。此外,提出了一种可控式TMD-TLD混合调频系统(controllable TMD-TLD hybrid system,CTTHS);而CTTHS能够保证结构物在工程振动中出现频率偏移时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为例研究了大跨度斜拉桥钢塔施工阶段所需的制振目标及制振措施.参考相关资料确立了主塔制振所需的制振目标,并依据风洞试验结果建立制振器的设计目标值.根据该桥的固有频率范围和实际安装空间等条件选择了合理的制振方案,分别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和调谐液体阻尼器(TLD)完成不同施工状态和风速时对涡激振动的制振,进而进行了制振器的参数优化和装置设计.对制振器参数完成了敏感性分析,最终确认了使用环境下制振器对钢塔的不同施工阶段制振时的制振效果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带TLD的高层建筑风振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运动方程,用第一振型将主体结构展开,针对非经典阻尼和非对称结构以及脉动风谱为非有理分式风谱的情况,运用复模态理论将所得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以第一振型表示的结构随机风振响应的解析解.该方法可用于带TLD结构的风振与抗风可靠度分析以及基于可靠度约束的抗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较常用的线性粘滞阻尼器具有更高附加阻尼的非线性摩擦型阻尼器的斜拉索振动控制.首先通过单自由度系统详细分析了摩擦型阻尼器的非线性阻尼特性.进而采用张紧弦模型模拟斜拉索,通过Galerkin方法建立了斜拉索-摩擦型阻尼器系统的运动方程.采用半解析半数值方法分析了斜拉索自由振动的阻尼特性,对其阻尼机理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拉索模态阻尼比的参数分析,得到了阻尼器参数和拉索附加阻尼关系的通用设计曲线,并与已有实索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良好.研究了摩擦型阻尼器的参数优化取值,结果表明拉索的最大模态阻尼比依振动初始条件等参数影响分布在一个范围而非定值,其下限值仍高于采用线性粘滞阻尼器时所获得的最大模态阻尼比.  相似文献   

20.
结构顺横风振综合被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强风作用下,结构既可在两主轴方向产生顺风向风振,同时在两主轴之一产生顺风向风振时,另一主轴方向可产生横风向风振,当横风向结构自振频率与涡流频率一致时,可产生远大于顺风向风振的共振响应,因此在两主轴方向刚度等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两主轴方向在振动控制研究中都必须予以注意,文中采用交叉型被动阻尼器,为了充分发挥阻尼器的作用,采用作者建议的互通式管式液体阻尼器来代替单向的管式液体阻尼器,质量阻尼器也沿主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