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国家和中国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在风格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英汉两种语言则分属印欧和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结构上各有其特点。因此,对其相异之处进行对比,是学习英汉互译的关键。本文以《名利场》及其汉译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语法意义,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英汉互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2.
陈巧云 《科技信息》2010,(22):139-139
存现句作为一种句法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汉存现句有相似点也有差异之处。本文分别从英汉存现句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英汉存现句的差异性以及英汉存现句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3.
中西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中西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无灵主语句在英语句型中运用十分普遍,是英语特殊的语言现象。而汉语倾向运用有灵主语句。英汉两种语言在这种句子结构方面的差异无疑给翻译实践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英汉句式表达差异并结合实例,探讨无灵主语句与有灵主语句在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成为英汉互译的根本困难。分析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根据这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各自不同的规律,找出互译对策,使翻译成为译者自觉的行动,而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5.
林郁 《科技信息》2007,(32):142-143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本文将介绍增词法和减词法这两种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对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原因及目的进行了阐述,并就这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科技英汉互译技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技英汉互译技巧比较研究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特点及其差异,且从科技英、汉语言的文体特征视角出发,并结合互译实例来进行.从而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一般的科技英汉互译中既应遵循翻译理论的一般原则,也要考虑其独特的文体特征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钱歌川先生的《翻译的技巧》一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翻译技巧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从英语语法和句型特点的角度,通过列举大量有代表性的例子循序渐进全面分析了英汉双语互译的技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英汉谚语产生的不同背景的比较分析 ,论述了英汉谚语互译的多样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准确理解词义是英汉互译中的基本步骤.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语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文化、历史、典故、习俗等种种差异,因此英汉互译中常常会碰到词义的非等值现象.只有在词义层面上正确理解了词汇的意思,才能翻译出达意、通顺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英汉互译中词义非等值现象产生的原因、文化背景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赵亚军 《科技信息》2010,(6):161-162
文章讲述如何忠实流畅地把原语文译成译语,总结归纳了一些基本技巧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慧 《咸宁学院学报》2014,(11):102-103
双宾结构一直是生成语法研究领域的一个经典课题,研究者们从形式语言学的角度对双宾结构的结构关系以及推导机制等进行分析。本文以商务函电中常用给予义双宾句型为分析对象,分析英汉给予类双宾结构句型的内部句法构造,探究商务函电中双宾句式为什么少用与格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如何从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中寻求到英汉互译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英汉互译中尽量做到忠实原文化。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语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英汉互译时,定语、同位语、状语、倒装结构等方面的位置变换,应遵循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习惯。  相似文献   

14.
在英汉互译中标点符号的问题是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守并灵活运用英汉标点符号规则非常重要。本文从英语标点符号的三项基本功能、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英汉互译过程中标点符号的处理方法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恰当、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5.
省略是语篇分析中很重要的概念,是有效的衔接手段。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语言表达习惯使英汉篇章中的省略现象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英汉篇章中省略现象的差异,试说明掌握这种差异性可以提高英汉互译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语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英汉互译时,定语、同位语、状语、倒装结构等方面的位置变换,应遵循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习惯。  相似文献   

17.
邱绪萍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28-131
作为诗歌的衍生物,散文在音韵节奏方面的要求虽然没有诗歌那么严格,但同样也讲究音韵节奏带来的效果。散文也具备音韵节奏带来的音响效果,因此在英汉散文互译过程中,译者也应在理解、欣赏原文音韵节奏美的基础上,尽量在译文中传递其带来的效果。然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英散文在音韵节奏方面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汉英散文互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分析二者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进而提出英汉散文互译中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习语在英汉互译的活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英汉习语互译的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9.
郭明周  董杰  程福干 《科技信息》2011,(4):31-31,34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首先提出来的,而概念语法隐喻又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名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的一种最重要的体现形式。由于科技文本自身的特点,在英语科技文本中大量使用了名词化,这一重要特征为科技文本的英汉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是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角度为科技文本英汉互译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汉互译中的四字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的四字结构是汉语语言的一大特色,在英汉互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色,分析总结了汉语四字结构在英汉互译中的操作特点和方法,并强调翻译要舍形取义,符合各自语言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