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蓖蔴油裂解产物1-甲庚醇合成的萃取剂——二(1-甲基庚基)磷酸(代号P-215)是二(2-乙基已基)磷酸(代号P-204)的异构体。上海有机所曾测定了它对镧、钇、钆、铽的分配比。为了进一步了解P-215的萃取性能,本文测定了各轻稀土元素的半萃取pH值,研究了相邻轻稀土对在P-215-200汽油与盐酸中的分配,并计算了各稀土对的分离系数,还观察了十数种添加剂对P-215萃取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二(1-甲基庚基)磷酸(代号P-215)的萃取性能,本文测定在P-215-200~#汽油和盐酸介质中中稀土(钐、铕、钆)和重稀土(钬、钇、铒)萃取的分配比,并计算相邻两元素的萃取分离系数。  相似文献   

3.
测得17、25、33、41、49℃下甲基膦酸二仲辛酯(P-350)萃取希土元素(La、Ce、Pr、Nd、Sm、Eu、Gd)的分配系数,从其结果计算了萃取过程的焓及其相对吉氏函数和熵变,并进行讨论。研究了La(NO_3)_3—Ce(NO_3)_3—HNO_3—H_2O—P-350和Ce(NO_3)_3—Pr(NO_3)_3—H_2O—P-350萃取体系在不同希土料液浓度及两个希土元素不同克分子比条件下的平衡,测定其分离因数。指出P-350对希土的萃取分离效能主要是依靠盐析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70%脂肪酸——煤油溶液和20%P-204——煤油溶液对山东金岭钴硫精矿焙砂浸出液进行交替萃分除杂,获得纯度符合制备精制氧化钴粉要求的氯化钴液。考虑到脂肪酸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及流程中两种萃取剂的交替使用,考查了脂肪酸的混入对P-204萃取性能的影响。对拟定的流程在小型混合——澄清萃取箱中进行了联动试验。  相似文献   

5.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为萃取剂,在含有乳酸的稀土氯化物(PrCl3或NdCl3)溶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络合剂柠檬酸,研究了在pH=3条件下络合剂柠檬酸含量对P204-RECl3-LA体系萃取镨钕的分配比、分离系数及萃取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柠檬酸的乳酸体系萃取镨钕的分配比、分离系数及萃取容量明显高于单一乳酸体系,分离系数由原来的1.44提高到1.68,萃取容量由原来的25.23 g/L提高到28.53 g/L.这为研究非皂化萃取体系中稀土的绿色清洁萃取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前言自 Peppard 等人1957年发表了用 P_(204)萃取稀土以来。目前在国内外稀土元素萃取冶金中已广泛采用 P_(204)。但因 P_(204)萃取分离重稀土反萃较难,国内外开展了P_(507)萃取分离重稀土研究。据文献研究表明,P_(507)萃取重稀土顺序是 Gd、Tb、Dy、  相似文献   

7.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2-乙基己基)磷酸(简称P_(204)是一种酸性磷型萃取剂。本文采用P_(204)的正己烷溶液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钐,确定了其萃取机理和萃合物的组成,测定出表观萃取平衡常数;并用P_(204)的磺化煤油溶液对钐的萃取条件及负载有机相的反萃条件进行了筛选。实验表明:当起始水相的PH值等于3.86时,萃取率达99.54%,而采用2N盐酸进行二级反萃,反萃率高达99.68%。  相似文献   

8.
前言二(2-乙基己基)磷酸(P_(-204))是工艺性能良好的萃取剂,广泛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组和单一稀土元素的分离。稀土元素的分配系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两个相邻稀土元素的平均分离因素等于2.5,钇的萃取位置似乎相当于原子序数为67.7(即铒与钬之间)。在工业条件下,P_(-204)通常使用煤油为稀释剂,有机相中当 RE~(3+)同 P_(-204)的克分子比大于  相似文献   

9.
P_(204)在硫酸体系中,对铋具有选择性;由单级条件试验确定,有机相为80%P_(204)+20%磺化煤油,相比为3,经五级错流萃取时,萃取率可达97%,铜电解液中铋含量可降至20mg/L,采用硫酸和盐酸混合水溶液进行反萃,反萃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P_(507)和P_(204)萃取钴镍体系中,有机相萃合物的组成、结构和萃取反应机理.首次发现在P_(204)萃取钴镍的有机相中存在如下取代反应:Co(HA_2)_2(HA)(H_2O)+Ni(HA_2)_2(H_2O)_2(?)Co(HA_2)_2(H_2O)_2+Ni(HA_2)_2(HA)(H_2O)证实萃合物分子结构对萃取选择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p204为萃取剂,260号磺化煤油为稀释剂,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考察萃取振荡时间、p204的体积分数、相比率(O/A)以及料液初始pH值对锌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p204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当萃取平衡时间为6 min,p204的体积分数为30%,相比率(O/A)为2∶1,料液初始pH值为3.0时,锌的一级萃取率达到57.32%.经4级错流萃取可以将料液中锌的质量浓度降低到0.027 g/L,锌萃取率达到97.26%.负载有机相经2 mol/L的H2SO4反萃,锌可完全反萃.  相似文献   

12.
用分配比-反应平衡常数直线斜率法测定出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简称P204)萃取Sc(Ⅲ),Ti(Ⅳ)的萃取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ScAs,HA及TiA4(HA表示P204).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定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斜率法测出的Sc的萃取化合物组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P204-HCl-H_3cit体系铈镨分配比和分离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含有柠檬酸(H3cit)的P204-HCl体系中,料液酸度与柠檬酸浓度对铈和镨分配比、分离系数及萃取容量的影响.采用FT-IR光谱仪分析了铈镨分离系数提高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204-HCl-H3cit体系中,铈镨的分配比和分离系数随酸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稀土元素的萃取容量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料液酸度pH=1.0、柠檬酸浓度=0.25mol/L时,铈和镨的最大分离系数为1.71,稀土的最大萃取容量为27g/L,其指标优于相同酸度下的皂化P204-HCl体系.  相似文献   

14.
考察加入还原铁粉用量、P204含量和萃取级数等条件对钒的萃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考察p H值、相比、接触时间、静置时间对钒的萃取率的影响.实验发现,还原铁粉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钒一级萃取率,在VP204∶VTBP+磺化煤油为2.5∶7.5配比下,钒一级萃取率可达62.33%.当p H=2.7,相比(Vo∶Vl)=1∶2,接触时间为3 min,静置时间为6 min时,钒一级萃取率进一步提高到75.4%.用P204萃取钒时,经6级萃取萃取率可达96.79%以上;用1.5 mol·L-1H2SO4经3级反萃,反萃率为90.62%.经萃取后,浸出液中的钒可由5 g·L-1富集到45 g·L-1,且除去大多数杂质,有利于后续的提钒工艺.  相似文献   

15.
P204盐酸体系萃取钪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盐酸体系中,以25%P204+改质剂+60%煤油为萃取有机相,酸度为4.0mol/L,相比O/A=0.05,室温条件下,测定了钪、铁、锰的分配比为DSc=2800,DFe=0.312,DMn=0.320;钪的萃取率为ηSc=99.3%,ηFe=1.53%,ηMn=1.56%.钪与铁和锰的分离系数β(Sc,Fe)=8.97×103,β(Sc,Mn)=8.75×103;萃取平衡时间为10min;考察了酸度、萃取剂浓度对萃取的影响,并用两种方法测定、绘制了萃取等温线.  相似文献   

16.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简称P_(204))从硫酸体系中萃取铟。确定了其萃取机理及萃合物组成,并用红外光谱确证。测定出表观萃取平衡常数,并对铟的萃取条件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 D、FPeppard等人在1962年以P-507/甲苯为萃取剂,分别研究了p_m、C_m、Th和U的分配比同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用P-507分离重稀土工作没有做。上海跃龙厂和有机所以P-507/磺化煤油为萃取剂研究了Th、Yb、Lu的萃取分离。长春应用化学所研究了P-507对稀土的萃取机理。本文研究P-507/磺化煤油对D_y、H_o、E_r的萃取分离情况。本文采用接近于生产中应用的稀土浓度,以P-507/磺化煤油为萃取剂,分别测定了酸度、稀土浓度诸因素对萃取影响,为今后D_y、H_o、E_r生产提供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发现了P538与P204的混合溶剂对文题有很强的协同效应。研究了该体系的萃取行为和性质,考察了混合溶剂的配比、磷酸浓度、两相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298K;平衡时间420s;溶剂配比为等摩尔的P538与P204及含40(v)%煤油;相比为1/2,2级逆流萃取;反萃取为:反萃余相浓度(?)=4.4kg/m~3,相比为1,温度298K,盐酸浓度为6kmol/m~3,理论级数为3级。初步研究了该协萃体系的萃取机理,萃合比为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二-(2-乙基己基)膦酸(P204)-熔融石蜡在60 ℃对金属铜的固液萃取行为,探讨了酸度、萃取剂浓度、Cu2+浓度、稀释剂用量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金属铜萃取率的影响.用斜率法确定了萃取机理,测定并计算出了表观萃取平衡常数Kex和相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0.
以水厂污泥为原料,二-(2-乙基己基)磷酸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浆液萃取铝回收技术。结果表明:含固率为5%的浆液直接采用P204-煤油萃取,在pH=5.0、cP204=0.5 mol/L、相比(VO∶VA)为1∶1的条件下,铝萃取率可达96.9%以上,萃取剂回收率达到98%以上。以5 mol/L硫酸作为反萃剂,相比5∶1的条件下经3级反萃,可回收97.6%的铝,且反萃液符合液态商品硫酸铝的质量标准,可作为混凝剂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