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新型茂钛催化剂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的茂钛化合物CpTi(OCH2CH2OCH3)3与MAO组成的催化体系,以甲苯为溶剂,能够高活性地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催化活性可高达230×107g/(mol·mol·h),聚苯乙烯的间规度保持在95%以上.研究了聚合温度、反应时间、主催化剂和MAO浓度、单体浓度以及外加TMA对聚合活性、单体转化率、聚合物间规指数、熔点及相对分子质量等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和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两种均相催化体系的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由于Cp*Ti(OBz)3主配体茂基上取代甲基的供电子效应,Cp*Ti(OBz)3/MAO催化体系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较高的温度下(70℃)仍然能够合成粘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0×105的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Cp*Ti(OBz)3/MAO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影响,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70℃、催化剂浓度1.04×10-4mol/L、m(Al)/m(Ti)为830、c(苯乙烯)>4.32mol/L.聚合反应产物用沸丁酮抽提8h,不溶部分sPS用GPC,13CNMR,FTIR,WAXD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主催剂单茂钛化合物分子设计和助催剂甲基铝氧烷改性构思,研制出几种有代表性的高活性新型单茂钛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单茂钛化合物主配体茂基和辅助配体非茂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对苯乙烯聚合活性和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间规度及熔融温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助催剂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中TMA的质量分数达到一个特定值(251%)时,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外加烷基铝(AlR3)可以部分替代TMA,其中外加三异丁基铝(TIBA)效果最好.对CpTi(OPrn)3/mMAO催化体系中钛的氧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烷基铝的含量是影响催化体系中各种钛氧化态分配百分数的主要因素;活性中心钛的氧化态以Ti(Ⅲ)为主时有利于苯乙烯间规聚合.  相似文献   

4.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双核铁(Ⅲ)配合物Na2[Fe2(μ-O)(μ-OAc)2(IDA)2]·5H2O(Ⅰ),其中OAc为乙酸根(CH3COO-),IDA为亚氨基二乙酸根[HN(CH2CO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并采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其催化水解ATP的动力学参数[Km=(2.898±0.195)×10-4mol·L-1,k2=(4.617±0.193)×10-3s-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常压下采用含苯甲酸乙酯的钛系负载型催化剂的丙烯聚合动力学,并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了定催化体系聚合加氢和不加氢的活性中心比浓度[C^*]、聚合速率常数Kp,链增长活化能△E。结果是加氢聚合在30~50℃温度下[C^*]值为5×30^-3~15×10^-3mol/molTi,Kp值为65~94L/mol.s,△E为19.2kj/mol;不加氢聚合[C^*]值为1×10^-3~3.5×10^-3mol  相似文献   

7.
N-间甲氧基苯基亚胺基二乙酸合铜(Ⅱ)二水化合物[Cu(CH2COO)2NC6H4OCH3]·2H2O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a=1.0725(3),b=1.0851(4),c=2.1827(5)nm,v=2.540(2)nm3,Z=8,Mr=336.8,Dx=1.76gcm-3,μ=18.1mm-1,F(000)=1376。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78。Cu(Ⅱ)离子与亚氨基二乙酸分子中一个氮原子、两个水分子氧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一变形四方单锥构型。Cu(Ⅱ)离子到四方单锥顶点O(7)原子(水2)的键长为2.279×10-1(4)nm,长于配位基平面内Cu-O和Cu-N的平均键长[1.939×10-1(4)和2.051×10-1(4)nm]。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TiCl4·2[C6H8O](1);TiCl4·2[C8H11N](2);TiCl4·2[O(CH2)4CH2](3);TiCl4·2[C6H7N](4);TiCl4·2[C5H5N](5);TiCl4·2[C4H8O2](6)催化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反应并对6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由此得到了优化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属有机物TPT[(C3H7O)4Ti]及TET[(C2H5O)4Ti]作为供钛源,对几种塑料成型模具钢材料进行PAMOCVD处理。由于表层形成一层TiN,Ti2N,TiC等化合物层,故提高了塑料模具钢的抗腐蚀性及耐磨性。该模具钢与昂贵的不锈钢类材料相比,寿命提高,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常温下(25℃)AlCl3/SbCl3复合引发体系的α-蒎烯聚合反应.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引发剂浓度、[Sb]/[Al]比等条件,即使温度高达室温仍可获得较高摩尔质量的固态树脂.[AlCl3]=21.3mmol/L,[Sb]/[Al]=1时,聚合产物Mn可达到810,二聚体含量仅为7%.复合引发体系的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复合引发剂两组分相互作用产生了本质不同于Lewis阳离子引发剂活性种的新活性种.  相似文献   

11.
H(PyH)[Mo(C(HO)·2HO的晶体结构采用。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属单斜 晶系,空间群A2/m,a=9.114(8)、b=18.945(6)、C=11.43(2)A,=102.3(1),Z=2,Dealc =2.09,Dobs=2.08。g·cm-3。研究表明,络合物具有双氧桥双核钼Mo2O42=核心,Mo-Mo金属键长2.564A.Mo为扭歪的八面体配位,二聚体由两个用的配位多面体通过共边相联系,络阴离子具有C2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以2∶18钼砷酸和喹啉(QL)合成了一种新型电荷转移盐(QLH)6[As2Mo18O62]·3QL·15EtOH,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固体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和高锰酸钾滴定法对它进行了表征.该盐具有不可逆的光致变色性质.光致变色研究表明有机底物和无机酸之间发生的电子转移导致杂多阴离子[As2Mo18O62]6-还原为2e杂多蓝[As2Mo18O62]8-同时喹啉被氧化,形成了混合价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高价钨砷杂多酸盐[(C_4H_9)_4N]_21;[KAs_4W_40O_140(CrO)_2]、[(C_4H_9)_4N]_21[KAs_4W_40O_140Co_2]和[(C_4H_9)_4N]_21[KAs_4W_40O_140Mn_2]的合成,表征及其氧化性质.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电子吸收光谱及e.s.r谱证明,标题化合物中取代元素Cr、Mn、Co的氧化态分别为5,3,3.合成化合物具有氧化性质,在甲苯中能将三苯基磷、苯乙烯及反-二苯乙烯氧化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CNDO/2法计算了乙烯在Ziegler-Nata催化剂主体TiCln(n=4,3,2)上的配位活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三价钛(Ti3+)较四价钛(Ti4+)和二价钛(Ti2+)更有利于乙烯的配位活化.通过分子轨道能级、轨道特征以及Muliken约化重叠集居等数据,分析了为何Ti3+较Ti4+和Ti2+更有利于乙烯配位活化这一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在65℃引发丙烯酰胺(AAM)聚合的动力学行为,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得到了该温度下的聚合速率方程:Rp=K(ACPDA)^0.48(AAM)^1.03,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26.4kJ/mol。  相似文献   

16.
2-羟基吡啶、Ni(CH3COO)2和Tb(ClO4)3在乙腈中反应,得到(Tb(CH3COO)3]n,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Tb(CH3COO)3]n的晶体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7.913(1)A,b=8330(1)A,c=11.5733(2)A,a=70.29(1)°,β=72.23(1)°,r=65.03(1)°;[Tb(CH3COO)3]n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整个分子是长链多聚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_3)_2,[Pd(4-Cl-st)(NO_3)_2],[Pd(tmcpda)(NO_3)_2],[Pd(O-phen)(NO_3)_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_3)_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癌细胞的杀伤力优于顺铂,配合物[Pd(tmcpda)(NO_3)_2]水溶性好,对荷瘤S—180(A)小鼠进行实验,其延命率175%(P<0.001)表明有肯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8.
茂钛络合物,以纳米NaH为助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化,初速率为3.7×10^3-8.3×10^3mol/(mol.min)(H2/Ti),催化效率为6.4×10^3-18.5×10^3mol/mol(H2/Ti),均高于文献的其他2茂钛催化体系,考察了不同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在275-315K时,活化能为20.3kJ/mol,与催化体系活性高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应法,将NiCl2与TiCl4负载于复合载体MgCl2-SiO2上,制得新型双过渡金属催化体系TiCl4-NiCl2/MgCl2-SiO2/Al(i-Bu)3。该催化剂用于乙烯气相聚合,当x(Ni)为12.5%时,催化剂效率最高,聚合动力学属衰减型。催化剂因含有镍化合物具有齐聚及原位共聚性能,得到的聚乙烯具有支化度为3.6-7.2支化数/1000C的中密度聚乙烯,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核磁共振(NMR)研究了BaOSiO2B2O3TiO2系统玻璃。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中Ti4+的配位数以[TiO4]为主。根据其Ti2p电子结合能值的变化可认为:随TiO2含量的增加,[TiO4]有向[TiO6]转变的趋势。这种转变发生在TiO2摩尔分数约为20%处。NMR研究结果显示玻璃样品中,随TiO2和B2O3含量的增加四配位硼所占的比例N4值下降,且玻璃中Ti4+形成四配位的能力大于B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