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和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两种均相催化体系的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由于Cp*Ti(OBz)3主配体茂基上取代甲基的供电子效应,Cp*Ti(OBz)3/MAO催化体系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较高的温度下(70℃)仍然能够合成粘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0×105的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Cp*Ti(OBz)3/MAO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影响,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70℃、催化剂浓度1.04×10-4mol/L、m(Al)/m(Ti)为830、c(苯乙烯)>4.32mol/L.聚合反应产物用沸丁酮抽提8h,不溶部分sPS用GPC,13CNMR,FTIR,WAXD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茂基三正丙氧基钛[CpTi(OPrn)3]和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组成的新型单茂钛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在22~54mol·L-1浓度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对催化剂浓度和单体浓度都呈一级反应关系,表观活化能为3035kJ·mol-1,碰撞因子为315×105mol-1·L·s-1.推断出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机理,CpTi(OPrn)3和mMAO作用生成对苯乙烯间规聚合有更高活性的[CpTi(Ⅲ)(CH3)]δ+…(OPrn)…[MAO]δ-弱离子对活性中心;苯乙烯进行链增长反应时,与Ti配位的单体和增长链上的苯环大π键同时配位到Ti的2个空轨道上使得钛中心电子云密度增大而促进下一步的插入和链增长反应,并构成苯乙烯的间规聚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4.
新型α-二亚胺合镍催化剂单一乙烯单体合成支化聚乙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新型α_二亚胺合镍氯化物 [2 ,6_(CH3 ) 2 C6H3 _N =C(CH3 )C(CH3 ) =N_2 ,6_(CH3 ) 2 C6H3 ]NiCl2 和甲基铝氧烷 (MAO)组成的催化剂进行乙烯均聚合 ,催化活性高达 7 3× 10 5g·mol- 1 ·h- 1 ,并且可以合成含有大量长支链的支化聚乙烯。研究了聚合温度和n(AlMAO) n(Ni)对催化活性以及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支化度和支链长度的影响。聚合物的支化度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得到具有不同结晶度及无定型的支化聚乙烯。外加适量三异丁基铝 (TIBA)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 ,减少MAO用量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主催剂单茂钛化合物分子设计和助催剂甲基铝氧烷改性构思,研制出几种有代表性的高活性新型单茂钛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单茂钛化合物主配体茂基和辅助配体非茂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对苯乙烯聚合活性和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间规度及熔融温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助催剂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中TMA的质量分数达到一个特定值(251%)时,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外加烷基铝(AlR3)可以部分替代TMA,其中外加三异丁基铝(TIBA)效果最好.对CpTi(OPrn)3/mMAO催化体系中钛的氧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烷基铝的含量是影响催化体系中各种钛氧化态分配百分数的主要因素;活性中心钛的氧化态以Ti(Ⅲ)为主时有利于苯乙烯间规聚合.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主催剂单茂钛化合物分子设计和助催剂甲基铝氧烷改性构思,研制出几种有代表性的高活性新型单茂钛催化体系进行了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单茂钛化合物主配体茂基和辅助配体非茂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对苯乙烯聚合活性和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间规度及熔融温度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单茂钛催化剂五甲基茂基三对甲氧基苯氧基钛[Cp^*Ti(OC6H4OCH3)3]/甲基铝氧烷(MAO)/三异丁基铝(TIBA)体系催化苯乙烯聚合,在不同的聚合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和立构选择性,聚合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光接枝技术,在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维酮,PVP),再与碘络合,得到表面接枝聚维酮碘(PVP-I)的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PU-g-PVP-I).将这种表面改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加到同样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四种菌体,恒温培养15 ~ 18 h后得到抗菌性能曲线;结果表明,PU-g-PVP-I具有持久、广谱、高效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