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根据编织参数对四步法编织进行算法演绎,得到编织体的具体工艺参数,然后利用Matlab编写脚本追踪携纱器的运动,确定纱线运动的空间位置趋势并存储到矩阵中,编写B均匀样条曲线脚本并在CATIA软件中导入空间纱线位置点并生成样条曲线,实现三维四步法编织的仿真以及矩形编织和圆形编织建模.以4×4矩形编织、3×18圆形编织为例,对具体编织参数展开计算,对纱线轨迹算法进行优化,实现编织预制件的仿真.  相似文献   

2.
基于六角形三维编织工艺,通过分析编织过程中携纱器的运动规律,利用Matlab编写算法将其所读取的电机控制矩阵转化为编织纱线的空间轨迹点坐标,利用B-spline曲线对纱线运动轨迹进行拟合,再对纱线截面和花节长度进行优化,得到一种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编织样本的结构纱线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纱线模型中的纱线形态与真实织物中的纱线相似,纱线编织角规律符合实际织物。研究结果为六角形三维编织物的纱线空间结构可视化和单胞体划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筛网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LAD)对低温液氢推进剂的芯吸管理性能,采用绝热连续多孔介质模型,构建了计入筛网固体与周围气相环境热影响的蒸发修正芯吸模型,并采用液氮过热芯吸实验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针对常重力竖直芯吸过程,计算获得了绝热、过热条件下3种编织密度(200×1 400、325×2 300和510×3 600)的荷兰斜纹筛网(DTW)内饱和液氢芯吸速度和芯吸高度的变化,并对比分析了筛网与气相环境过热度对低温芯吸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绝热条件下,筛网编织密度越小,芯吸速度越大,而最大芯吸高度越小;经丝方向芯吸性能始终优于纬丝方向;液氢芯吸过程的热敏感性极强,芯吸速度和最大芯吸高度均随过热度增大而显著衰减,筛网越密性能衰减幅度越大;气相环境过热度对液氢芯吸性能起决定性影响,低温下筛网固体自身的热影响相对微弱。  相似文献   

4.
矩形及其组合横截面立体编织物四步法编织纱线运动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四步法编织的实际生产过程,利用Visual Basic6编写了“四步法编织模拟”应用程序,该程序可以模拟矩形以及其组合横截面立体编织物四步法编织过程中的纱线运动,有助于分析和设计立体编织物的结构,并可以扩展到对四步法编织机生产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异形截面编织物的快速编织成型并确保编织物的编织密度,设计出一种可避免干涉的编织轨道交叉组合方法.该方法通过编织轨道之间交叉组合,使旋转式编织机可生产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的三维截面的立体编织物.针对轨道组合后交叉点处出现锭子干涉的问题,提出一种约束锭子排布规律和轨道结构的方法,并推导出相应的锭子排布规律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编织时使一部分纱参与编织另一部分纱不参与编织,可织得双结构三维编织物。文章对交织纱与轴纱的比例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压缩以及弯曲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引入一定比例的轴纱不但可以减少编织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7.
对背面有热流输入的开放式竖直矩形毛细微槽群蒸发热沉中液体沿槽道方向的润湿与流动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预测纯蒸发换热情形下竖直矩形毛细微槽群中液体沿槽道方向的干涸点高度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干涸点高度随热负荷的增加而降低,矩形毛细微槽的几何尺寸及微槽群密度对竖直矩形毛细微槽群蒸发热沉中液体的润湿和相变换热特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竖直矩形毛细微槽群轴向干涸高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背面有热流输入的开放式竖直矩形毛细微槽群蒸发热沉中液体沿槽道方向的润湿与流动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预测纯蒸发换热情形下竖直矩形毛细微槽群中液体沿槽道方向的干涸点高度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干涸点高度随热负荷的增加而降低,矩形毛细微槽的几何尺寸及微槽群密度对竖直矩形毛细微槽群蒸发热沉中液体的润湿和相变换热特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机,属变压器绕线设备技术领域。该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由底座、变频电机、压板方轴、压板A、线圈绕芯、压紧装置和压紧器构成:底座上装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输出端固装有压板方轴;压板方轴上固装有压板A;压板A一侧的压板方轴上套装有线圈绕芯;线圈绕芯一侧的压板方轴上插装有压紧器;压紧器一侧的底座上装有压紧装置;所述的压紧装置与压紧器间歇接触连接。该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绕线机存有的工作转速不能控制、线圈绕芯难以卸下的问题,特别适合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机,属变压器绕线设备技术领域。该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由底座、变频电机、压板方轴、压板A、线圈绕芯、压紧装置和压紧器构成:底座上装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输出端固装有压板方轴;压板方轴上固装有压板A;压板A一侧的压板方轴上套装有线圈绕芯;线圈绕芯一侧的压板方轴上插装有压紧器;压紧器一侧的底座上装有压紧装置;所述的压紧装置与压紧器间歇接触连接。该变压器线圈绕线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绕线机存有的工作转速不能控制、线圈绕芯难以卸下的问题,特别适合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模拟金属槽聚和胶圈槽聚集聚纺纱系统的流场,解析集聚区流场的速度矢量和静压分布,比较两种气流槽聚方式集聚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金属槽聚式集聚纺,胶圈槽聚式集聚纺在前罗拉与槽聚罗拉处的气流速度最大值更大,凹槽小孔表面的静压波动更小,这使得输出纱条更稳定,更利于减小加捻三角区,从而使纱条毛羽更少;负压源笛管有利于断头后多余须条的清理,其安装位置稍靠近槽聚罗拉最后一个吸风小孔则清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几种竹浆纤维纱线包括环锭纱、紧密纱和MVS(Murata vortex spun)纱的芯吸性能,讨论了纱线结构、捻度和线密度对芯吸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竹浆纤维纱线的芯吸行为相似,纱线结构对芯吸性能影响显著,而线密度对芯吸的影响不明显并和纱线结构有关.对于给定的任意线密度,在给定的捻度范围内,竹浆纤维环锭纱和紧密纱的芯吸平衡高度随纱线捻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示踪棉股线与普通棉股线在四步法编织机上编织6×4和6×6两种类型三维编织物,以较小间距横切编织物后。用QUESTER视频显微系统拍摄截面得到示踪纱截面中心点定位坐标,以三次周期样条插值方法处理经归一化的示踪纱线空间定位坐标,得到同一编织物中不同纱组内纱线在一个完整编织循环中空间构型的数学表达,以此反映矩形截面三维编织物的细观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高强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四步法1×1编织工艺在全自动模块组合式编织平台上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物,以E51环氧树脂、70#固化剂(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树脂基体,与编织物复合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通过测试上述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轴纱、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等结构参数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随着轴纱、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上升,随着编织角的增大而下降;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金属丝为芯纱,聚酰亚胺(PI)为外包材料,分别通过涂层工艺、空心锭子包缠纺工艺以及二维编织工艺制备3种不同结构的包芯复合纱,并对3种包芯复合纱的包覆效果、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电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涂层复合纱直径最小,表面光滑,包覆效果好,但其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电学性能不佳;编织复合纱条干均匀,包覆好且具有最优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电学性能,但其直径最大;包缠复合纱包覆效果不稳定,易产生"露丝"及结点,条干最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截面形状为矩形的铅玻璃样品的实验观测基础上,根据热传导方程和傍轴非线性波动方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束傍轴偏心入射时,边界对空间光光孤子的振荡轨迹和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双足步行机器人对真实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出1种基于3-D步行序列的步态规划方法,模仿人类行走行为并考虑地面高度的变化。首先定义考虑足部踝关节旋转运动和机器人质心(COM)竖直高度变化的3-D步行序列。其次,在单足相阶段(SSP),基于运动最优控制(OC)理论和线性倒立摆模型(LIMP),求解零力矩点轨迹;采用5次多项式插值,生成双足相阶段(DSP)的零力矩点轨迹,并且实现质心竖直高度变化。基于足部的运动参数,使用分段连续3次Hermite插值得到足部运动轨迹。然后,通过牛顿-拉斐逊迭代法求解关节角度解。最后,基于NAO机器人样机进行平地和倾斜地面行走的动力学仿真和样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规划方法可行,且机器人行走平稳;在平面和斜坡2种地面工况的样机实验中,足底接触力的波动幅度比相应的仿真结果分别减少37.01%和59.94%,髋关节力矩波动幅度分别减少69.13%和62.75%。  相似文献   

18.
移动小车的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运动学模型的移动小车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利用有限时间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连续的状态反馈跟踪控制律,使得对角速度不为0的期望轨迹,移动小车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全跟踪上期望轨迹.而且提出的跟踪控制律不存在奇异点.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理解系统的性能与系统零极点分布的关系,在已有系统函数的基础上,增加零极点并绘制零极点改变前后的系统根轨迹曲线、系统阶跃响应曲线,观察系统根轨迹曲线的变化趋势和系统阶跃响应的变化速度、振荡波动幅度,得出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根轨迹曲线变化趋势的影响的结论.理解零极点分布和系统根轨迹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系统性能之间的联系,可以为系统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抑制有铁芯直线电机推力波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超精密工作台的动态与稳态性能,提出了基于速度和位置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推力波动建模方法。通过分析推力波动与轨迹跟踪误差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推力波动所包含谐波分量,并建立推力波动关于直线电机速度、位置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推力波动前馈补偿器。控制平台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的运动速度下都能够有效地解决推力波动抑制问题,系统轨迹跟踪误差的移动标准差降低到原来的40%,超精密工作台的稳态跟踪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