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产业集聚发展与其所在区域内环境污染之间的影响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河南省4个经济区域内产业集聚区2005-2014的面板数据,通过VEC模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这种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经济区域内的产业集聚程度与该区域产业集聚区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二者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由于区域产业集聚类型和产业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最后,从产业集聚健康发展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提出产业集聚概念的基础上,指明了分析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出发展产业集聚的措施及对策起到重要作用,分别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水平、政府政策引导规划、区位优势及交通环境、特色优势资源、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等宏观因素和企业决策、经营、管理水平等微观因素如何影响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发展,为河南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河南各地建设更加符合本地发展特点的产业集聚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的分析,得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区域差异显著,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关联性差、企业创新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发展仍处于初中级阶段.要通过科学规划,优化产业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主导产业,不断完善集聚机制,加强企业创新,实现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首先借助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对河南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以河南省2003-2011年GDP为参考序列,分别以3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为比较序列,研究了二者的关联度,得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GDP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时从一个侧面得出发展河南产业集聚经济能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较详细地介绍了云计算技术,进而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产业集聚区智能化平台技术架构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论述,认为该方案有助于提升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强劲的增长板块。集聚优势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开始得到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基于循环经济对产业集聚区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梳理我国产业集聚区内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集聚区发展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一种新型产业空间组织形式,20世纪以来因其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区发展的规模效益使其迅速发展.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政府挂牌为主要发展途径,经历了自发集聚区到政府引导的发展过程.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城区集聚、远邻区县均有分布且沿高校、科研机构集聚分布的特点,进而讨论得出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为资源集聚自发形成、原有资源改造利用、依托城市景观和全新规划建设的四种发展模式.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规律,折射出北京创意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1E.Poter)教授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产业集群理论。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赤峰市为考察对象,测算其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以期达到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对策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近几年来,孟津县非常重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区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改善税源结构的有效载体和解决土地资源瓶颈问题的着力点.结合孟津华阳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就如何加快洛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快速、稳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六因素模型",即所谓的"钻石模型",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与同业竞争、政府和机遇等六个方面提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战略模型,并得出重要启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区由低成本型企业集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产业集聚区创新的公共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其发展建设深刻影响着河南省区域人口的集聚及城镇化进程.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是促进产业集聚区有序发展的前提,通过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前期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目前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五规合一"和"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以此为基础,在产业引导、空间统筹引导和政策措施引导3个层面破解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提供方法与策略的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保证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基础,分析了其发展特色和建设贡献,指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2):100-105
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等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测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并构建区域产业集聚度竞争态模型,分析各省辖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产业整体集聚水平降低;各省辖市之间旅游产业集聚度差异显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豫西、豫北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其他地区集聚水平较低.最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2):106-111
在分析金融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原理和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河南省1995—2014年间的相关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及协整检验考察河南省金融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金融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来自于银行业集聚,而保险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况,指出了中原城市群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构建菲德模型对现代物流业对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对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考察了1998—2012年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演化趋势,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效率不高,呈现出斜"√"型演化态势;各投入要素均存在较大的冗余;影响河南省国际产业转移承接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城市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资金配套能力,其次是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结构水平,再次是物流水平,影响程度最小的是产业集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战国 《河南科学》2012,30(9):1379-1383
依据"产业革命"理论、"第三次浪潮"理论、"主导产业"理论,认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符合产业发展演变的方向,具有理论可行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的实践验证了以上理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全国地位上升,具有加快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同时,河南省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政策模式,具备建设国家和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过理论分析、现实分析、政策分析,得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完全可行的结论,进而提出加强战略谋划、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大规模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实施特别产业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航 《河南科学》2012,(3):376-380
依据有关统计资料及河南省投入产业表(2007),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投入产出系数的计算等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相匹配,中原城市群内各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依然明显.建议采取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承接产业转移,选择科学的城镇化道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产业,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现状,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说明安徽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意义,并提出安徽应加强与江浙制造大省的合作、加强自主创新机制的建设等建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