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体操运动员易受损伤的部位和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体操运动员在早期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对2005年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男子总决赛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全国各省级体操训练基地的运动员成绩较好,但全能型体操运动员尖子不尖,多数中下水平运动员技术较差,整体完成国家规定动作质量不高。建议国家体操训练中心设法将体操比赛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同时鼓励暂时落后的省级体操队重视新人的培养,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少儿体操比赛活动,以推动体操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易炳奎 《科技信息》2010,(18):I0240-I0240,I0242
文章对少年体操运动员身体发育规律,从少年身体力量及体操角度分析发展力量的重要性进行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少年体操运动员因性别差异产生自然生长变化,产生了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差异。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少年体操运动员受伤部位以脊柱为多数;2.我国体操界有关力量素质的研究状况还处于低水平阶段。  相似文献   

4.
陈燕春  马少辉 《科技信息》2012,(22):269-269
对2000-2011年31名广东省退役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再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广东省退役女子体操运动员退役时年龄偏小和学历较低;再就业从事的工作岗位比较单一;退役时基本没有获得有用的技能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东省各地市体操教练员的调查和对济南市皇亭体操学校儿童操作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提出如何提高儿童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几点建议,并针对儿童生理特点采取了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多年的训练经验,通过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运动员训练、比赛以及能量代谢等多方面分析探讨我国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在体重控制期间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通过体操项目的特点,深入分析女子体操运动员何时需要控制体重,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营养膳食及女子体操运动员在控制体重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Spiellberg·C·D)教授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对高等院校的体操运动员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高校体操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明显地升高;女性体操运动员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明显地高于男性;赛前焦虑受到不同对手实力的影响.比赛的成败对赛后焦虑起着强烈的制约作用;无比赛经验的运动员赛前较赛中焦虑水平低,其赛前焦虑高于有比赛经验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女子体操运动员具有训练周期短、专业化早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所延长,但仍然存在大量因伤病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较早结束运动生涯的运动员。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周期中江苏体操女子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江苏体操女队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教练员对损伤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运动员技术掌握不精确;局部负担过重等,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江苏江苏体操女队运动员训练时避免损伤提供参考,更好地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今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对体操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起评分和动作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心理因素被认为是高水平体操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失常现象,突出了心理训练因素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张洪振  陈文新 《科技信息》2009,(31):149-150
在现代竞技健美操运动中,高度发展的体能水平是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国内针对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综合研究,特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测试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操运动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体操运动员专业训练的早期化和专门化。本文结合训练实践,对学龄前儿童体操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遵循心理科学的指导,争取较好训练成绩。  相似文献   

12.
马少辉  危志扬 《科技信息》2009,(16):262-262,264
职业体操运动员退役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个人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1999年-2008年现有体制下退役的职业男子体操运动员再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解决广东省退役职业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再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布和原因进行了调研,对体操项目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芦林燕 《科技信息》2009,(8):214-214
随着当今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对体操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起评分和动作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心理因素被认为是高水平体操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失常现象,突出了心理训练因素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美国路易斯和克拉克学院田径总教练戴维·费克斯博士(Dr.David Fix Head Track Coach Lewis and Clark College of USA)指出:“当今,田径教练员们不再从体操运动员中挑选撑竿跳高选手,他们正在从事和加强对撑竿跳高运动员的体操训练。”玻璃纤维(尼龙)撑竿的出现,不仅明显地改变了金属合金撑竿时代人们已经掌握了的撑竿跳高技术,而且也改变了掌竿跳高运动员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一名优秀的撑竿跳高运动员,除了有良好的专项技术外,还要有非凡的冲力、弹跳力、臂力、腹肌力、爆发力以及高超的跨越技巧。以往,美国有许多重于实效的教练员把注意力转向体操运动队,期望从他们当中寻找有  相似文献   

16.
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韩宏飞,王风岐(体育系)力量是体操运动员的重要身体素质之一,它对提高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都很重视发展力量素质,并且根据个人习惯,一般都有自己一套力量训练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生理学原...  相似文献   

17.
积极情绪能拓展人的注意、认知和行为,使人能做出更恰当的行动。本研究通过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积极情绪的调动,采用问卷调查、测试评估等方法,对积极情绪状态下体操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度和动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情绪有利于体操运动员动作稳定性的保持,运动员不会因动作难度的增加而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研究结果为积极情绪在竞技体操训练中发挥有益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体操技术动作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体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关于体操专项力量训练的内涵、原则和所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论述,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姜付进 《科技信息》2011,(29):151-151,12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问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顺序和动作完成质量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当前我国男子自由体操的现状,预测我国体操运动员在世锦赛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体操规则的改革,竞技体操动作技术的难度在不断地发展,这就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比赛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女子体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点和赛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启蒙阶段更应注重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