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由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生油柴油的特性和标准及国内外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综述了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均相化学催化法、非均相化学催化法、生物催化法、超临界法;展望了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能源形势与发展趋势来看,生物柴油是大力开发的一种重要绿色能源.阐述了生物柴油的本质及其较石化柴油在使用上的优良特性,综述了生物柴油主要在欧美国家中的发展现状及原料供应情况,特别是以大豆和油菜等油料作物为主的生物柴油原料生产状况.在分析了我国油料生产与食用消费现状、油料作物与粮食生产对耕地资源的激烈竞争矛盾的基础上,介绍了极具潜力的2种能源作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Bge,)可以利用能源作物边际土地,即可用于种植能源作物的冬闲田和宜能荒地等,来开垦种植能源作物.在阐述了我国生物柴油原料供应情况后,粗略地匡算了生物柴油原料的供应量,分析了各种生物柴油原料供应的利弊,提出中国大规模发展生物柴油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生物油的品质以实现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采用生物柴油对生物油进行溶剂萃取提质处理,获得了上层萃取液,并对该萃取液的物性及其在柴油机中的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萃取液的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生物油中的醇类、醚类、酮类、羧酸类物质等易挥发的轻组分和少量的大分子化合物被提取至生物柴油中,形成了上层萃取液。测量萃取液的燃料物性发现:在30℃时,与生物柴油相比,萃取液的密度升高了0.9%,黏度降低了11.4%,表面张力降低了0.4%,萃取液作为车用燃料时其雾化和蒸发特性相较生物柴油有所提升。萃取液的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表明:与生物柴油相比,萃取液具有较长的滞燃期和预混燃烧期,具有较短的燃烧持续期和较高的瞬时放热率峰值;燃用萃取液时有效热效率降低了1.3%,但常规排放明显降低,HC、CO、NO_x和碳烟排放分别降低了20.3%、37.8%、8.7%和14.8%。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生物柴油萃取液的物性及其发动机性能接近甚至优于生物柴油,生物柴油萃取生物油的方法是实现生物油在柴油机上应用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生物柴油掺混柴油应用在车用发动机上,能够有效地改善发动机的排放特性,现今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生物柴物是从动物、植物油中提取出来的,具有环保性、可再生性.本文分析与研究了生物柴油的的物理及化学制备方法、生物柴油和车用发动机柴油的燃油特性,得出生物柴油作为代用燃料可以在车用发动机中使用,是新能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晓燕  李鸿洲  张应鹏 《甘肃科技》2007,23(7):123-124,207
生物柴油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基本成分为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本文由生物柴油的特性出发,阐述了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生产现状,并展望了国内生物柴油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生物柴油的质量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原料的预处理、精炼和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决定生物柴油是否能满足生产标准.通过阐述生物柴油的标准以及影响生物柴油品质的因素,提出提高生物柴油产品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直喷式增压柴油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下实地燃用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及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烟度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及混合燃料后,功率有所下降、烟度减小,燃油消耗率上升,但海拔高度对燃用生物柴油及混合燃料的柴油机的影响小于石化柴油。同一海拔高度下,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相比功率有所下降、烟度减小,随着生物柴油掺入比例的升高而降低;燃油消耗率上升,随着生物柴油掺入比例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周昌  胡真  张晓 《科技信息》2007,(28):33-35
对ZS1110T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原机结构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燃用生物柴油的有效功率比柴油的有效功率大约低10.2%,生物柴油的燃油消耗率比柴油大约高出13.1%.在排放方面,在原机上燃用生物柴油可以降低CO、HC、碳烟排放,由于生物柴油中含氧量高,所以NOx排放比柴油略有增加.从试验中的排放效果来看,生物柴油是柴油机理想的低排放代用燃料.  相似文献   

9.
钟文玲 《科技信息》2008,(32):54-54
生物燃料属于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近年来,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石油进口不断增加,国际石油资源不断减少,推动了国际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化工产业发展,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生物柴油产业已经起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柴油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燃料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柴油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和优质的原料来源,其中微藻被认为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优良原料。介绍了微藻的概念及利用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还探讨了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油脂微藻及制备生物柴油所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制造生物柴油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增压柴油机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发动机,在油泵最大喷油量保持不变时,直接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2.5%;无论在全负荷还是部分负荷工况下,燃用餐饮废油均能大幅度降低柴油机的排气烟度、PT、CO和HC排放量,但是会引起NOx的排放量上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的混合燃料对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滞燃期略有增长,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的曲线均右移,且最大值有所下降.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使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有所降低,但发动机的HC,CO,NOx和碳烟的排放却有所改善.发动机燃用混合燃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掌握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时的性能变化,在四缸废气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上燃用0^#柴油、脂肪酸甲酯和分别含有30%及50%(质量比)脂肪酸甲酯的混合柴油,在1800r/min和2200r/min全负荷工况下,进行了柴油机动力性、燃料经济性、HC、CO、NOx、排气烟度和自由加速工况下的排气烟度试验。通过对比发现,柴油机燃用含有脂肪酸甲酯的燃料对动力性、燃料经济性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降低HC排放和排气烟度,但CO排放会略有增加,NOx排放则随燃料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提高有明显增加。研究表明,脂肪酸甲酯可作为柴油机的替代燃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高原地区(81Kpa)掺烧不同比例生物柴油(B10,B20,B30,B50)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的性能,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烟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燃用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发动机实测油耗增加,并且随生物柴油掺烧比例增加而增加;动力性和碳烟排放降低,并且随着生物柴油掺烧比例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产生的背景、优点及发展趋势,讨论了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关键技术——催化酶技术,分析了中国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巨大潜力,探讨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生产与造纸业的"契合",指出必须把开发生物能源置于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石油化工能源日益枯竭,生物柴油作为绿色油品在国际上引起了人们关注。首先对我国餐饮废油脂的产生与管理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餐饮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基本原理及各种工艺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未来废油脂制取生物柴油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开采石油的蜡含量越来越高,炼制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越来越差,开发高蜡柴油的高效柴油低温流动性改性剂(简称DFI)变得日益紧迫.我国辽河原油蜡含量较高,市售DFI对成品柴油的感受性较差,因此开发1种对高蜡柴油感受性好的DFI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制备DFI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小型DFI生产装置,并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参数进行了考察.利用DFI小型生产装置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高蜡DFI,其降凝降滤效果好于实验室制备的DFI.针对辽河0号柴油等的降凝助滤效果进行测试,该剂能使辽河0号柴油的冷滤点降低6℃,凝点降低7℃,可应用于柴油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针状氧化锌催化花生油超声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4种不同催化剂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发现自制的针状氧化锌对生物柴油的催化效果最佳.对针状氧化锌固体碱催化剂在超声波条件下,用于花生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声波频率、醇油摩尔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频率30kHz,醇油摩尔配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花生油质量的1.0%,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93%.对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考察,发现其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德国现阶段的生物柴油标准.重复使用结果表明,针状氧化锌的催化活性比氧化镁、氧化钙及三氧化二铝的催化活性高,寿命更长,重复使用后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柴油机电控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 ,分析了柴油机燃油电控技术的现状 ,论述了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并指出我国今后在发展柴油机电控技术过程中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中试装置,在表观停留时间3~5min、反应温度60℃、氧化催化剂/柴油体积比0.24,反应物料循环量1000L/h和柴油/萃取剂体积比2.5的试验条件下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中试研究。精制柴油的产品分析表明:柴油中的主要硫化物二苯并噻吩类被氧化为极性的砜类化合物经萃取脱出,本工艺脱硫效果良好。富集硫化物柴油与催化柴油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在模拟兰州石化炼油厂柴油加氢工业装置的操作条件下加氢脱硫,可使混合富硫柴油中的硫含量从2500μg/g降低到800μg/g。富集硫化物柴油可作为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装置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