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砜类萃取剂萃取青霉素G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亚砜类萃取剂石油亚砜和二异辛基亚砜萃取青霉素G的性能。在平衡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革萃和反萃条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萃取串级和工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由石油亚砜、二异辛基亚砜与稀释剂磺化煤油组成的萃取体系对青霉素G的革取性能均优于现有的醋酸丁酯体系,且二异辛基亚砜体系比石油亚砜体系更好。由于它们的低水溶性,因此不必从废酸水中回收革取剂,使操作简化、能耗降低。实验中还发现,当亚砜、胺组合使用时,有明显的协萃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硫醚及亚砜作为一类新型的萃取剂己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随着对硫醚及亚砜萃取金属离子性能研究的深入,从单功能团的硫醚或亚砜转向复合官能团的含硫化合物及其氧化物。我们合成了正十二烷硫基乙酸 C_(12)H_(25)SCH_2-COOH(n—laurylthio acetic acid),用它的甲苯溶液对钯进行了液液萃取,测得了该萃取剂对钯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相似文献   

3.
二烃基亚砜是近年来发掘出来的有机溶剂,不仅在有机合成及分析方面有突出的用途,即是在无机化学方面,亦有潜在的重要地位,例如合成无结晶水的化合物,金属元素萃取及非水溶剂中电解制取金属等。二甲基亚砜及二乙基亚砜是水溶性的。二丙基以上多碳亚砜R_2SO在水中溶解度均很小。由于亚砜与磷氧化合物R_3PO的物理性质有相似之处而R_3PO如TOPO(三辛基膦氧)  相似文献   

4.
矿石中金的分析,一般需经富集后才能进行测定,液液萃取富集金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已见很多报导。亚砜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萃取剂,应用二正辛基亚砜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的金已有报导,二(2—乙基已基)亚砜(DEHSO)为我系近年合成的一种新的亚砜类萃取剂,文献[7]介绍了它的性能和萃取钯、金的行径。  相似文献   

5.
二烷基取代亚砜萃取钯(Ⅱ)的配位取代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恒界面池搅拌法测定了正辛基-对叔丁基苯基亚砜萃取钯(Ⅱ)的萃取反应速率常数(k1).用半经验ZINDO/1方法对4种二取代亚砜类萃取剂及其钯(Ⅱ)配合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初步探讨了亚砜类革取剂结构对其革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双(正-辛基硫醚)乙烷[C8H17S(CH2)2SC8H17]对贵金属银的萃取,研究了硝酸浓度和稀释剂对萃取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6mol/L硝酸介质中双(正-辛基硫醚)乙烷能定量地萃取银,是萃取银的较为有效的试剂。通过对液相萃合物的摩尔系列法,斜率法的分析以及对固态化合物的分析表明:该萃合物为多种组成的配合物,是较为复杂的体系。萃合物中银和双(正-辛基硫醚)乙烷的比例是随萃取体系中银与双(正-辛基硫醚)乙烷的不同比例而变化的,分别形成:Ag:[C8H17S(CH2)2SC8H17]为2∶1,3∶2,1∶2等多种组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稀释剂甲苯中石油亚砜(PSO)、二正辛基亚砜(DOSO)、二(2-乙基己基)亚砜(DEHSO)、十二烷基对甲苯基亚砜(DTSO)、2-乙基己基对甲苯基亚砜(EHTSO)、二苯基亚砜(DPSO)等亚砜类化合物对铀(Ⅵ)的萃取,其萃取能力按PSO>DOSO>DEHSO>DTSO>EHTSO>DPSO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焓变,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络合阴离子(C2O2-4)浓度、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分子中含有硫醚基团和另一个基团如羧酸、酯、酰胺的萃取剂.研究了它们对金、钯的萃取性能.并与对称硫醚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2—乙基已硫基乙酸乙酯对钯具有较好的萃取性能,N,N—二仲辛基2—乙基已硫基乙酰胺与二(2—乙基已基)硫醚一样是金的优良萃取剂.  相似文献   

9.
我国某油田的柴油硫醚主体是五元及六元单环硫醚的混合物。该石油硫醚氧化所得产物,经分析研究证实为亚砜,能萃取柠檬酸,以氢键和柠檬酸形成萃合物。萃取平衡是个放热反应。△H为-5.213kJ/mol。80%石油亚砜甲苯溶液对柠檬酸水溶液(浓度为67g/L,含NaCl 60g/L)进行四级错流萃取(相比1:1,20℃),萃取率为99%,高于相同条件下磷酸三丁酯的萃取率。以6%NaCl水溶液对柠檬酸浓度为35.4g/L的80%石油亚砜甲苯液进行四级错流反萃(相比1:1,20℃),反萃率为94%。石油亚砜萃取含Ca~(2+)、Mg~2和Fe~(3+)的柠檬酸时能选择性萃取柠檬酸,但Fe~(3+)能同时被萃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用过硼酸钠(SP)将二丁基硫醚(DBS)氧化成(二)丁亚砜的最佳反应条件为:DBS:SP=1:1.2,时间为3小时,温度为45℃。收率达94%以上。同时还对石油亚砜、(二)丁亚砜等对钼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正辛基硫醇与1,2-二溴乙烷合成双(正辛基硫代)乙烷,继而制得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BOSE).研究题示试剂用于溶剂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实验表明,在KI存在下2~6mol/L盐酸介质,BOSE—乙酸丁酯能定量萃取铂(Ⅳ).研究萃取与反萃取的最佳条件,ICP—AES分析表明常见贱金属离子不被萃取,一定量的贵金属离子不干扰(除钯外).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PtI2(BOSE),红外光谱指出BOSE的亚砜硫原子与Pt(Ⅱ)配位,萃合物为一混型配位络合物.提出一种铂与普通金属和贵金属(除钯外)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PMBP)与中性萃取剂三辛基氧磷(TOPO)和二辛基亚砜(DOSO)的氯仿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铀(Ⅳ)的萃取,发现均有协同效应存在。测定了协萃铬合物的组成为UA_3Cl·B(其中B为TOPO或DOSO)。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上述萃合物的协萃平衡常数,其数值为2.7×10~(10)和6.2×10~8。  相似文献   

13.
张邦劳 《陕西师大学报》1997,25(1):67-69,72
合成了八种不对称二烷基硫醚和两种对称二烷基硫醚,测定了它们的沸点及收率,研究了其对Au,Pd的萃取性能,并与两种对称二烷基硫醚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对称二烷基硫醚不但有对称二烷基硫醚对Au,Pd高萃取率的优点,且具有明显的结构效应,其结构效应在Pd的萃取中比在Au中明显。  相似文献   

14.
应用DFT-BHandH方法对二苄基亚砜(DBSO),二异辛基亚砜(DISO)和苄基异辛基亚砜(BISO)及其钯(Ⅱ)配合物进行理论计算,并采取BSSE能量校正,研究亚砜上取代基性质和配位模式对亚砜钯(Ⅱ)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与未配位相比,硫配位模式中,亚砜的S=O键长减小,键得到加强;氧配位模式中,S=O键长增大,键被削弱.通过Pd—S配位键长,电荷转移和结合能结果发现,在同一亚砜配体的3种配位模式中,硫配位模式最稳定.在相同配位模式下比较3种配体与钯的硫配位模式,相应的trans-PdCl2(DISO)2的结合能最大(-468.33 kJ/mol),说明具有双烷基的二异辛基亚砜最容易与钯(Ⅱ)配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亚砜萃取剂对盐酸体系中钯、铂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酸度下使用该萃取剂能达到钯、铂定量萃取和分离的目的;它对钯的萃取饱和容量很高;且加入象N_(1923),N_(263)等添加剂后不仅可使萃取加速进行,而且还可进一步提高萃取率;以硫脲作为反萃剂可使萃取剂反复使用,实验证明,二(2-乙基己基)亚砜的煤油溶液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高氯酸介质中研究了正-戊基己基亚砜(n-PHSO)对Hg(II)的萃取行为,用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是Hg(ClO4)2·(n-PHSO)2,求得了平衡常数。考察了酸度和稀释剂对n-PHSO萃取Hg(II)的影响,并比较了正-戊基己基亚砜(n-PHSO)、正-丁基辛基亚砜(n-BOSO)、正-己基环己烷亚砜(n-HCHSO)、正-丁基戊基亚砜(n-BPSO)、二苯亚砜(BPSO)等几种不对称亚砜对Hg(II)萃取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八种不对称二烷基硫醚和两种对称二烷基硫醚.测定了它们的沸点及收率,研究了其对Au(Ⅲ),Pd(Ⅱ)的萃取性能,并与两种对称二烷基硫醚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对称二烷基硫醚不但有对称二烷基硫醚对Au(Ⅲ),Pd(Ⅱ)高萃取率的优点,且具有明显的结构效应,其结构效应在Pd(Ⅱ)的萃取中比在Au(Ⅲ)中明显.硫醚的烷基支链化对Pd(Ⅱ)萃取的影响大于Au(Ⅲ).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以二(2—乙基已基)亚砜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铊(Ⅲ)盐酸体系的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酸度下使用该萃取剂能定量萃取铊(Ⅲ);酸度、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有较大影响;该萃取剂对铊(Ⅲ)的萃取平衡时间短,易分相;用醋酸铵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作反萃剂时,可使萃取剂反复使用。即二(2—乙基已基)亚砜的煤油溶液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9.
亚砜作为萃取剂,可用于萃取多种金属,如贵金属金、钯以及多数放射性元素,稀散金属和稀有元素(可以萃取磷酸三丁酯所能萃取的所有金属,且效果更佳);也可用于萃取多种酸如硼酸,磷酸,一氯醋酸等。  相似文献   

20.
用二正戊基亚砜的甲苯溶液在硝酸溶液中对铀、钍和一些稀土元素进行了萃取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即使与铀、钍同时存在于水相中,在0—10M硝酸中,也不被萃取。在所研究的情况中,二戊基亚砜对铀的萃取大大优于对钍的萃取,这使它们的分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