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的一个词一般不能通过词形的变化来实现词性的转变.但是,汉语谓词性成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名词化",从而在语义上由陈述变成指称.揭示了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一类"同形异构复合词"在词类转化过程中存在"潜标记"转指--异构现象,并从认知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朴丽莉  南成玉 《科技资讯》2012,(11):223-223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随处可见由颜色词参与构成的合成词(派生词和复合词)。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合成一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中。因此本文把英语颜色词"red"和汉语颜色词"红"构词的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red"和"红"构成的复合词外部结构形式,试图发现英语"red"和汉语"红"作为基本颜色词在与其他构词成分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规律,尝试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3.
汉语复合词有同形多义现象,《汉语大词典》对复合词"结轨"、"结辙"释义不完整而且与书证不符合,两词书证前后矛盾,结合文献考证两词的义项,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汉语"沐浴"类动词在上古汉语时期主要由"浴"来表达;中古汉语时期主要由"洗浴"等并列式复合词和"洗涤动词+身"来表达;近代汉语时期主要由"洗浴"和"洗澡"来表达,"洗澡"一词最后奠定了在汉语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协同副词“一起、一块(儿)”是数量短语词汇化而来的。现代汉语中的“一起、一块(儿)”的同形异构现象也是在语法化过程中功能分化的结果。“一起、一块(儿)”形成年代较晚,在明清时期完成;在历史的发展中,“一起、一块(儿)”同形异构的现象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着重分析了"吃食堂"类动名结构与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汉语编码机制的密切相关,另外还从社会发展变化、语言的可接受性和约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吃食堂"类语言形式成活的其它因素,采用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类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发现其变化规律:具体语言现象易变,但该语言的民族思维方式、语言编码机制所凝固成的句法结构形式却是不易改变的,这一规律对于认识和分析汉语结构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了中学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类特殊复合词——“偏义复词”。作者试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汉语本身的音节节奏特点,分析了这类复合词产生的原因及形式过程。并介绍了一般的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历史文献、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材料,论证了寿县方言表"丢弃"义上声词[p 24]的本字是古全浊上声字"拌"。今读上声的"丢弃"义是"拌"字本义,这个意义的"拌"在属于古楚国的汉语方言中原官话核心地区仍然使用。"丢弃"义"拌"字在兼并"秚"字的"搅和"义时处于"古全浊上归去"的历史音变时期,从而产生了本义今读上声而后起义变读去声的音变规律例外现象。  相似文献   

10.
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普遍存在"洋腔洋调"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受到母语语调的负迁移作用。本文通过对比英语语调与汉语声调的在调值,音高变化位置以及音高组合变化的差异,分析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出现声调偏误的类型,最后对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进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音字转换是汉字的语音输入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音字转换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整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在音字转换过程中利用字词的概率统计信息进行辅助判决的方法,优化字词的选择,提高音字转换的速度,考虑到人们用词的时变性,提出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对字词频进行智能调整的算法,并引入遗忘机制以适应词频的减量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微型打印机所要求输送的字符格式与PC机字库中字符格式不同的问题,利用PC机的ASC码和汉字字库,用C语言编程实现字符点阵格式转换,则可直接送微型打印机应用系统打印出各种字符.此方法简单,具有实用价值,已成功应用于一些单片机开发系统。  相似文献   

13.
对如何利用Microsoft Speech SDK 5.1实现中英文混合文本朗读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中英文朗读时不能真正朗读英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文本类型和系统消息实时切换中英文引擎的方法,实现了中英文朗读时引擎的自动平滑切换.朗读效果良好,对于实现人机之间人性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转类词(词语转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一直备受关注.词语转类是指不改变词的形态把一个词从一种词类直接转化为另一种词类,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对比英汉语中转类词的异同可以对英汉词汇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还可以加深人们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汉字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点画结构使其在信息化处理中面临许多困难.本文从汉字的字型结构出发,研究数据库技术在汉字处理中的应用,提出将汉字拆分成部件,将汉字部件、汉字结构类型和部件拼接变形算法等基本数据用数据库进行管理,作为各种汉字处理应用的基础数据平台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平台之上,可以实现汉字字库生成等功能,为减小汉字图像存储量,实现风格多样的电脑汉字艺术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汉字转换成GBK内码是各类考生报名填表时经常要遇到的问题,通常要像查字典一样逐字进行查找转换,费时又费力。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编制了简易的汉字GBK内码转换器,该程序简单实用,对输入的所有汉字能够自动显示出对应的GBK内码。  相似文献   

17.
汉字转换成GBK内码是各类考生报名填表时经常要遇到的问题,通常要像查字典一样逐字进行查找转换,费时又费力.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编制了简易的汉字GBK内码转换器,该程序简单实用,对输入的所有汉字能够自动显示出对应的GBK内码.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语境相似度的中文分词一致性检验方法。首先利用词法和句法层面的特征, 设计基于构词、词性和依存句法的分类规则, 再使用预训练词向量, 对不一致字串所在语境的语义信息进行编码, 通过语境间的语义相似度对不一致字串进行分类。在人工构建的36万字分词语料库中进行分词一致性检验,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中文分词一致性检验的准确率。进一步地, 使用3 种主流中文分词模型在修正一致性后的分词语料中重新训练和测试,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分词语料库的质量, 3种中文分词模型的F1值分别提高1.18%, 1.25%和1.04%。  相似文献   

19.
由于汉语没有像英语及其他印欧语那样具备形态变化,词不好划类。分布形态学理论的出现为词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根据该理论,词及词性的概念不是基本概念,词在语言单位中没有特殊地位,词性是由词在句法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取决于允准它的功能语类。鉴此,汉语作谓语的词和动补复合词的第二个成分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的文化变迁,反映着具体历史时空下人们的内心情感、心理状态和文化意识的改变.晚清上海夜花园的产生和流行,成为当时媒介文本里一个具有深刻文化隐喻功能的词语,反映了近代中国文化公共领域和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文化公共领域不相同的若干特征.旧式士大夫文人为主的文化文本,尽管发挥了文学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机制的中介作用,但是无法实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自我启蒙,所以不可能单独构成文化现代性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