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欧、美、日、韩机器人产业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美国首次将机器人应用到生产线上。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功能越来越多,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各国目前纷纷加快机器人产业顶层设计的步伐,整合各个部门和机构的研发优势,带动社会全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全球范围内的机器人竞争愈演愈烈,各国纷纷将突破机器人技术、发展机器人产业置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表现更为突出,政府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机器人及机器人部件产品方面缺乏行业认可标准和第三方认证规范,各厂家设计产品时参考依据不清,缺乏统一规范指标,技术水平尚未成熟便抢先上市,导致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完善我国机器人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机器人标准认证体系,促进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是当前重要的议题之一。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组织召开"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从产、学、研等维度,探讨如何建设我国检测认证体系,共同寻求机器人产业发展之路。《科技导报》将此次论坛上发声的与会者观点进行凝练并呈现给关心相关问题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对我国产业技术体系发展面临的形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产业技术体系的战略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技术体系面临的4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推动我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发展的6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智能制造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分析了船舶制造技术发展阶段和智能制造发展阶段,结合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物流和信息流的特点,开展船舶智能制造技术顶层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初步构建了船舶智能制造模式,并阐述了船舶智能制造模式内涵、基本特征,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船舶智能制造基本目标;设计论证了智能船厂的基本框架以及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典型船厂数字化流水线、机器人生产线,可为我国构建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建立我国智能船厂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严华 《创新科技》2015,(10):29-31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战略发展期。本文对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郑州市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对比,提出推动郑州市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21):76-78
 《中国制造2025》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计划,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的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等技术瓶颈。”并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中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为两个方向:一是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及应用,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二是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智能机器人,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自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实施芜马合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以来,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加快落户,形成面向汽车、机械、家电、冶金、轻工等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双碳”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探讨数字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助力“双碳”战略的3个内在逻辑:产业逻辑、技术逻辑和管理逻辑,并从顶层设计、技术攻关、搭建全国性的大数据平台、自身的碳减排问题等4个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助力“双碳”战略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其机器人产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2014日本政府拟把机器人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扩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研究开发、普及服务型机器人是日本机器人产业再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刘国栋 《江南学院学报》2001,16(4):35-38,52
综述了国内外机器人研究的现状、趋势及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根据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经验及近几年的动态,探讨了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方向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支柱产业对振兴沈阳的作用,指出沈阳振兴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振兴。确定支柱产业的理论依据就是看这个产业是否具有增长、集群、带动效应。根据这一理论,结合沈阳实际,把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作为五大支柱产业。并针对当前沈阳支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强沈阳支柱产业必须培育一批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高度专业化分工;打造品牌;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应急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应急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我国应急产业产业地位初步确立。未来应高度重视应急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集群发展,打造高效产业链,壮大优势企业。建议整合政府资源,加大对应急产业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培养应急人才队伍,完善法律法规,改革相关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立足于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构造不同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选择。结果显示,安徽省主导产业应包括农业和牧业(一产)、工业及其主导产业(二产)和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行业(三产)。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新世纪信息时代图书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在信息行业中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图书馆在信息行业竞争中应具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调整和建立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开发的中心环节。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和关键。文中分析了主导产业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探讨了区域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与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了将旅游业发展成为西部主导产业的可能性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产业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适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市场看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面对机遇 ,提出了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链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广西电子信息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产品不明确,市场竞争优势不显著,尚未溶入中国信息产业链中,在技术产品结构上还处于低端,无法与产业链的高端靠拢和对接。提出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主链条的软件和服务环节,次链条的芯片和元器件、研发和销售环节;在产业发展模式上既要实施集群战略,又要实施分工战略;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抓“两个链条三大基地”,即:计算机产业链、光通讯产品产业链,基础材料及元器件生产基地、软件基地、军工电子基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力系统理论,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和模式进行创新研究:结合实际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模式和建议,依托理论研究解决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发展特色渔业的客观依据,分析了以特色产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必然性,提出了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以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油脂工业、酿酒行业、饮料工业和乳制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