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及3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不同萌发状态的银杏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萌发期间蛋白质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种子萌发初期随着萌发的进行逐渐增加,当种子露白、胚根快突破种皮时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下降,而幼芽开始生长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又缓慢上升。蛋白酶的活性随种子的萌发逐渐增加,最大值达0.048 mg/(g.h),其后活性逐渐下降;肽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萌发开始阶段酶活性变化不大,当种子萌动时酶活性迅速增加,随后趋缓;硝酸还原酶活性也随着萌发的进行而增加,幼苗开始生长后酶活性逐渐下降。因此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为幼苗生长提供重要的氮源,这一过程与3种氮代谢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于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为牛大力(Callerya speciosa)种苗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对牛大力种子萌发时期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游离氨基酸、蛋白酶、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牛大力种子萌发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在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22d时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值,为0.430 mg·g-1,随后持续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2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00.28,810U·g-1 FW,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萌发过程第17d达到最高值,为240U·g-1 FW,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呈先升后降再陡然上升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第22d时达到最大值,为1.101mg·g-1·h-1,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总酚含量在0d时最高,为77.81μg·g-1,随后出现无规律性变化,但总体呈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与POD、CAT及蛋白酶等的作用有很大关系;POD、CAT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仅能消除植物体内产生的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种子的其他代谢活动;总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通过抑制SOD酶活性影响牛大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3.
凤丹种子萌发生根过程中3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凤丹种子休眠时间长,萌发困难的现象,比较分析了凤丹种子在萌发生根的4个阶段(吸胀前、吸胀完全、露白、主根伸长)的种皮及去皮组织(胚和胚乳)中内源激素GA3(赤霉素)、ABA(脱落酸)和IBA(吲哚丁酸)的变化情况.种子萌发生根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在种皮和去皮组织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GA3的含量逐渐升高,ABA的含量逐渐降低,二者表现出一种拮抗关系.吸胀完全阶段与吸胀前相比,种皮中GA3的含量显著增加了12%,去皮组织中ABA含量显著下降了5.6%,表明在种子萌发初期吸胀过程中种皮的GA3含量升高以及去皮组织中ABA含量的下降对打破下胚轴的休眠起到关键作用.IBA在牡丹种子中天然存在,其含量在吸胀前、吸胀后和露白阶段变化不明显,但在主根伸长阶段迅速升高,表明IBA在根系伸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初步探讨了凤丹种子萌发生根过程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首次报道了牡丹种子中存在IBA.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太原北边郊区的周边土壤为研究土壤,研究了不同处理浓度水平的Pb-Hg复合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毒性影响、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及体内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Hg复合浓度的升高使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率下降,对其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随着Pb-Hg浓度的升高,株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逐渐升高,植物细胞膜通透性逐渐减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上升,SOD酶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POD酶则相反,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CAT酶活性逐渐减小。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Pb-Hg复合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耐性。  相似文献   

5.
PEG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渗透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和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种子吸胀速率均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5%的PEG处理能促进蓖麻种子萌发,10%和15%浓度的PEG处理对蓖麻种子萌发起到明显抑制;蓖麻种子萌发期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5%的PEG处理蓖麻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0%的PEG处理蓖麻种子脯氨酸含量为最高;哲蓖3号种子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强于其它3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温度,光照,酸、碱、盐胁迫等不同处理对长柱金丝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温度处理对长柱金丝桃种子萌发影响显著,20℃下发芽率最高;浓度25 mmol/L的Na2CO3处理和p H为5.0,5.4的低温层积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盐胁迫下种子能够萌发,但发芽率随盐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碱胁迫下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发芽率随着碱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10 mmol/L Na2CO3下发芽率最高达74%;酸胁迫下能够萌发,发芽率随p H的降低逐渐升高,在p H为4.6下发芽率达到72%.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不同浓度锌溶液处理小麦种子对其萌发、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锌促进小麦萌发、叶绿素合成以及生物量的积累;但随着锌浓度升高,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叶绿素合成受阻、生物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亦增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盐碱胁迫对火炬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火炬树种子的抗盐碱萌发能力,研究了该种子在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萌发幼苗体内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逐渐降低,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方差分析表明: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它指标差异极显著。研究发现混合盐对幼苗的胁迫明显高于中性盐(pH=7.0),说明盐胁迫和碱胁迫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作用,使混合盐碱胁迫对幼苗伤害更大。  相似文献   

9.
青钱柳种子层积过程中贮藏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钱柳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其含量分别达到50%和45%左右;在自然层积过程中,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相应酶的活性呈增加的趋势,这与贮藏物质的降解相一致,说明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不断地分解代谢,为青钱柳种子的萌发做物质和能量准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汞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保护酶(CAT、SOD、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浓度的升高,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CAT活性降低、POD、SOD活性升高,组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汞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进行处理,探讨了汞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萝卜和油菜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及幼苗生长量和生长势均明显下降.在高浓度处理下,萝卜种子的发芽指数要高于油菜种子发芽指数.综上所述,萝卜对汞毒害的耐性要强于油菜.  相似文献   

12.
研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黄化苗转绿过程中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SOD、POD、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见光初期,黄化苗的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见光后明显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CAT活性等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以及POD、SOD活性等指标则先降低后升高,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零上低温对甘蓝幼苗逆境指标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甘蓝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零上低温对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5℃)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蓝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体内SOD,P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14.
NaCl对萝卜幼苗逆境指标及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NaCl对萝卜(Raphanussativus)幼苗叶片内SOD,POD,CAT活性,Vc、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激酶活性与部分金属离子的关系.结果表明,0 5%的NaCl能使萝卜体内SOD,POD,CAT活性,Vc、蛋白质含量以及生物量降低.与此同时,提高体内脯氨酸、可溶性糖,促进蛋白激酶活性增加,反应体系的Ca2 ,Mn2 ,Mg2 对蛋白激酶活性的发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Ce(NH4)2(NO3)6对玉米种子浸种,探讨了外源Ce(NH4)2(NO3)6对种子萌发、幼苗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20 mg/L Ce(NH4)2(NO3)6浸种24 h,可增强玉米种子在萌发时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活力、萌发率及幼苗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增加,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用50-100 mg/L Ce(NH4)2(NO3)6浸种后,发现种子活力、脯氨酸含量及幼苗根系活力下降,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牛膝菊茎叶浸提液对白菜、萝卜、生菜和油菜等4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浸提液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具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80g/L的牛膝菊浸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总体上是10g/L和20g/L两个低质量浓度浸提液有促进作用,40g/L和80g/L两个高质量浓度浸提液具有抑制作用;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总体上是呈不规律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苗高的促进作用4个浸提液浓度处理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用梯度浓度的2,4-D处理黄瓜幼苗,随着2,4-D浓度增加,黄瓜叶片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O2-浓度上升;OH浓度先上升最终又下降;丙二醛浓度增加;细胞膜相对透过率增大;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先上升后又下降;抗氧化物ASC质量分数下降;同时含铁蛋白增加以吸收叶片内游离铁,由此抑制铁催化的Fenton反应,从而缓解机体受到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8.
外源酶类常用于生物学研究,探讨外源萝卜过氧化物酶对苗期心里美萝卜根、茎、叶中抗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源过氧化物酶能提高萝卜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H2O2含量,这些作用具有组织差异;质膜L-型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吡啶在单独应用时,对植物的抗性酶也有较明显的影响,并改变外源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效果.因此,外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培养皿法和盆栽法对巨桉(Eucalyptus grandis Hill ex Maiden)、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 Maiden)的浸出溶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对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萝卜(Raphanus sativus)、绿豆(Vigna radiata)四种农作物的发芽指数和发芽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太明显;同时,还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杂草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化感作用是这两种桉树的林下很少有其他植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青海春萝卜主栽品种的种皮进行细胞组织结构观察和发芽率的测定:可知萝卜种皮结构有4个组分,即表皮,厚壁组织,内珠被遗迹及色素层;萝卜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主要与厚壁组织层的厚度及它占种皮全顾的比例有关。且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