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酸性条件下,铜(Ⅱ)可催化空气氧化碘化钾生成碘,但当铜(Ⅱ)的质量浓度小于0.5μg/25 mL时有阻抑作用.利用铜(Ⅱ)对反应的阻抑作用建立测定痕量铜的动力学光度法,该方法的检出限量为0.005 3μg/L,线性范围为0~2.0μg/L.用于测定人发中的痕量铜(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Cu(Ⅱ)-罗丹明B-H2O2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兵  张莉  王选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2):51-52,55
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微量铜催化H2O2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铜(Ⅱ)的新方法。方法检测限为1.5μg/L,测定的线性范围0-3.75μg/25ml,本法已用于人发样及水样中的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陈国树  揭辉 《江西科学》2002,20(4):257-259
在硫酸介质中,痕量铜(Ⅱ)能灵敏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靛红La褪色。系统地研究了指示反应的最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4×10-12g/ml铜(Ⅱ)。方法检测范围0~0.1μg铜(Ⅱ)/25ml。用以测定矿泉水中的痕量铜(Ⅱ),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在线浓缩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的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新型浓缩柱,选用草酸-柠檬酸混合液作为解吸液,乙基紫作为显色剂,建立了在线浓缩-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的新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L和20~40μg/L,检出限达0.2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8%(5μg/L Cu,n=8)和1.30%(40μg/L Cu,n=8).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海水中Cu(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PH为4.75的HAc-NaAc缓冲溶液和OP存在下,痕量锌(Ⅱ)对H2O2氧化铬黑T(EBT)的褪色反应有强的催化作用。借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锌(Ⅱ)的催化光度法。结果表明,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催化程度与锌(Ⅱ)浓度在0-0.2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70μg/L,加标回收率为99.2%-105.3%之间。该法已用于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锌(Ⅱ)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在磷酸介质,95℃恒温水浴中,双子表面活性剂16—0—16和3种普通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铜(Ⅱ)的增敏作用,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干扰离子对吸光度的影响等,建立了在双子表面活性剂16—0—16存在下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铜(Ⅱ)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40μg·L^-1,检出限为0.895μg/L,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用该方法测出市售板蓝根中铜(Ⅱ)的含量为1.3258mg/g,加标回收率为94.79%-97.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铜(Ⅱ)催化H2O2氧化7-(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偶氮氯膦(CTACPA)的褪色反应,褪色反应程度与铜(Ⅱ)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535 nm,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004 ~0.2)μg/mL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026 0ρ-7.24×10-3(ρ:μg/mL),相关系数r=0.999 4,检出限为2.90×10-10 g/mL.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头发和河水中的痕量铜,测定结果与AAS法的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用HF—HNO3—HClO4溶解样品,在0.6mol/L盐酸介质中,用ICP—AES法对铀矿石中钪(Sc)、硒(Se)、铼(Re)进行了测定.测得各元素的测定下限分别为:Sc0.03μg/mL、Se0.03μg/mL、Re0.016μg/mL.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1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  相似文献   

9.
利用铜(Ⅱ)与邻二氮菲(Phen)形成络阳离子 Cu(Phen)_3~(2+)的性质,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浮选剂,对铜(Ⅱ)的浮选富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该法应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可测定μg/L 级的铜(Ⅱ)。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一个铜锑合金层过渡的锑膜修饰铜电极,用于水中镉和铅的检测.该电极以铜电极为基底,先利用循环伏安法得到铜锑合金层,然后在合金层表面沉积一层锑膜.研究了电沉积和操作参数对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在浓度范围1~100μg/L的Cd(Ⅱ)和Pb(Ⅱ)溶液中,该电极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0和0.995 2.铜基复合锑膜电极对Cd(Ⅱ)和Pb(Ⅱ)的检出限分别为0.25μg/L和0.08μg/L(信噪比为3).该电极具有成本低、易制作、稳定、低毒、重现性好等优点,有望应用于环境水质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1.
铜(Ⅱ)置2-巯基苯并噻唑-MAc—NaAc介质(pH2.9)中,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37V(vs.SCE)处产生一灵敏而稳定的配合物吸附波,该波与铜的浓度在0.005-0.12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用于人发中铜含量的测定,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2.
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QADMP)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QADMP与铜(Ⅱ)生成分子比为2∶1的稳定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λm ax=561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4.56×104L.mol-1.cm-1,铜(Ⅱ)含量在0~1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QADMP)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QADMP与铜(Ⅱ)生成分子比为2∶1的稳定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λm ax=561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4.56×104L.mol-1.cm-1,铜(Ⅱ)含量在0~1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用NH4NO3-Pb(NO3)2联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法直接测定地面水中的痕量镉。通过不同务件的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分析务件;并通过对实验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建立了空白实验,在0.19μg/L~5.0μg/L线性范围内,镉的最低检出限为0.19μg/L,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方便,提高了分析效率,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在弱碱性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潘生丁褪色,使荧光减弱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铜量在0~0.3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ng/ml.应用于水样和人发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氨性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荧光素褪色,使其荧光减弱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ng/ml,测定范围为0~0.14μg/25ml.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食品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α,β,γ,δ-四(对磺基苯)卟啉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痕量铜(Ⅱ)和锌(Ⅱ)的新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 78×10~6和3. 3×10~6线性范围分别为,0. 0-6. 0μg/25ml,0. 0-4. 0μg/25ml,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水样,人发样中痕量铜(Ⅱ)和锌(Ⅱ)的同时测定,应用标准样品对方法进行了核验,标准偏差分别为0. 0253和0. 020。  相似文献   

18.
张琪玮  张文 《科技信息》2012,(25):54+56-54,5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化妆品中铅、铬、铜,并对样品前处理的微波消解条件等进行了研究。方法检测限分别5μg/L(Pb)、3μg/L(Cr)、2μg/L(Cu),加标回收率为96.67%~97.75%。  相似文献   

19.
呈酸性并溶有乙醇的介质中,铜(Ⅱ)、PAN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形成稳定的多元胶束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铜(Ⅱ)浓度在2.0~60.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y=0.0059x+0.0048,相关系数r=0.9982,其摩尔吸光系数ε=2.0×104L/mol.cm。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50%。用此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铜,所得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相符。  相似文献   

20.
在硫酸介质中,在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体系中,加入Cu(Ⅱ),能加速反应的进行,Cu(Ⅱ)对此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铜的催化动力学荧光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最佳条件,在最优化条件下,Cu(Ⅱ)浓度在8×10~(-8)μg/mL~2×10~(-6)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 0,方法的检出限为2×10~(-8)μg/mL.对浓度为1×10~(-7)μg/mL的Cu(Ⅱ)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已应用于自来水、茶叶中Cu(Ⅱ)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3%~104.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