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题目的翻译要慎重张庆路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文章的题目就相当于龙的眼睛。俗话说,“画龙点睛”。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好题目,那就好象一条龙没有好眼睛。一般说,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题目。这个题目往往要能说明、概括甚至深化整篇文章的内容。中...  相似文献   

2.
一、标题须引人入胜 标题是文章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窗口。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学生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工夫,切不可将话题直接作为标题,简洁醒目有文采的题目方能快速攫住读者的目光,为自己的文章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常用电脑的室内会使正负离子失去平衡,这能引起人体自律神经失调,并容易患上忧郁症。另外,电脑操作看常会感到眼睛疲劳、肩酸背痛……人们将这些统称为电脑职业病。而合理的膳食,则会使常“玩儿”电脑的人避免或减少这些职业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一个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首先有个研究课题问题,当研究完成后,撰写论文时就有个论文标题问题.论文的标题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的“眼睛”.标题标得好,可以吸引读者,使读者从标题看出作者搞了什么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么新的发现.一个读者看一本期刊,首先关心的是目录,从它决定哪些文章全读,哪些文章只读摘要和关键词,哪些文章可以舍去不读.同时因科技论文题标  相似文献   

5.
“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当今社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传播量的增加 ,人们往往是依据新闻标题来选择自己所阅读的内容 ,因此 ,新闻标题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就新闻标题的语言作些探讨。一、新闻标题语言的特点新闻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门面 ,又被称为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往往能使新闻内容不胫而走。新闻标题的语言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 )简明性晋代文人陆机有云 :“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标题位于文章之首 ,它是文章总体格调、情绪和内容的高度浓缩体。相对正文而言 ,…  相似文献   

6.
开场白三年前的一天,偶然与一位老同志谈论杂志的选题。他说:“谈到知识,有个题目值得一写。现在有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英语的来龙去脉。如能写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读者是会欢迎的。”我说:“题目虽好,可惜没有人写。”他向我瞥了一眼说:“你写。”“我毫无把握。”“可以试试嘛。”就这样,我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已经20年了,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放开眼睛看世界”,所以国际关系研究在当今中国成为“显学”,专业队伍扩大,成果增多,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承认,目前我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有的文章,题目很大、概念很多,但读来空泛而无说服力。另外一些文章倒是蛮有“信息量”,但到结尾处作者往往笔锋一转,说了一大套“官话”,倒使人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从其叙述的逻辑中本不应得出如此的结论。用过去常说的话,这类文章“犯了”材料和观点彼此分离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天地之间,风云日月,人情物态,无往非吾诗所自出。”天地间的一切,无一不是写诗的好材料;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即首先得从“风云日月,人情物态”中发现诗意。所以,罗丹在他的名著《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他又进一步指出:“所谓艺术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看出美来”,而“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谈不上自己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9.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10,(9):3
看了贵刊上期的封面文章,首先题目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封面设计也很有创意。之前关于物联网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是看过文章后还真是吓了一跳,原来电影中的场景离我们的生活已不再遥远。现在互联网早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真的很难想象,如果哪一天没有网络我们是否还能正常地生活工作。我们上网买衣  相似文献   

10.
长期在电脑荧光屏前操作的人,容易出现视觉模糊、视力下降及眼睛干涩、发痒和畏光等现象,医学上称为“电脑眼病”。 长时间看电脑荧光屏,会使人体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经质消耗过多,导致视力暂时下降。每天连续看电视3-5小时或操作电脑2-3小时,视力便会因视紫经质的  相似文献   

11.
李萍 《奇闻怪事》2006,(1):42-42
【教学设想】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体现,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题眼”研读课文,可以起到举纲目张、辐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画,“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留给了读者无限想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我谈世知     
看了改版后的彩色版,又看了你们为改版的声明,以下的话不吐不快。1、广告的增加可能是改变最大的部分吧,让人不明白的是:广告属于期刊的内容还是形式?你们改变的到底是内容还是形式?2、彩色版对眼睛是否有害?彩色版的杂志不管是放在桌面上还是捧在手中,反光均较强,也就是很晃眼,要不停地挪动杂志避开反光,眼睛极易疲劳,精神不能集中。如果是看广告也就忍了,因为不用仔细看;而“世知”刊登的恰恰都是严肃认真的文章,如不用心仔细阅读,就等于白看,而这种反光晃眼的彩版却使读者的注意力尽在躲避反光上而集中不到文章的内容上,根本谈不上视觉上…  相似文献   

13.
钢笔的书写     
这文章原来的题目叫“怀念钢笔”。但细想,我真正怀念的是那钢笔书写的味道,更进一步说,是特别怀念那钢笔书写的时代。那稿纸的芬芳、钢笔书写的流利、字迹的真实,都会让我的心坎生出一份情意,如寒冬点了一炉熊熊燃烧的炭火,不仅暖和,还会让人眼睛一亮。但现在很少有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众信息网是“三网一库”中的外网,是政府的门户网站,对外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所以,建好政府公众信息网,把握好政府公众信息网的功能定位非常重要。政府公众信息网首先应成为政府机关的“嘴巴”、“手”和“眼睛”,具备代表政府“说话”、“办事”和“获取信息”的功能。 首先,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宣传阵地,是政府的喉舌,代表政府说话,面向社会提高政府公众信息服务,集中发布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向社会公开的各类公告、通知及其他消息。从政府的职能看,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管…  相似文献   

15.
作为介绍写作基础知识 ,闸释写作基本技能的短文 ,该文开篇论述了“审题”的涵义 ,“审题”在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审题要关注命题与立意。2、审题要考虑主题对写作材料的要求。3、把握题目涵盖的范围。4、题目对文体的制约。文章论点明确 ,简要论述了如何把握好文章“题目、主题、范围、内容、形式”这一写作链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6.
英国剑桥大学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软件,可以使人只靠眼睛的移动就能打字。这一发明,使残疾人打字难的问题得到解决。这套软件叫“猛冲者”,利用它,人们只需要移动自己的视线,就可以在屏幕上“打出”不同的词句,每分钟可输入34个词,跟常规的键盘打字速度差不多。这套软件包括一个跟踪系统和摄像头,利用它们来跟踪眼睛的移动。当眼睛盯住一个字母时,摄像头马上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计算机,计算机随即在屏幕上显示出一系列以该字母开头的单词供人选择,以此类推,直到“打出”整个单词。眼睛移动就能打字@王山  相似文献   

17.
议论文的写作,面对相同的题材,甚至是相同的题目,也可以写出内容和观点完全不同的好文章,好作品。其原因除了各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思想感情各别,写作方法有异外,“发散思维”和“巧选角度”是“标新立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09,(2):25-26
看到绯就是个发电栅这篇好新闻,首先是标题吸引人,通俗易懂,独特新颖。这篇科普新闻,就像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看到题目,读者就想知道文章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石红英 《科技信息》2013,(2):369-369
<正>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人们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交际和思想交流的。这就要求我们通畅地、准确地、艺术地使用语言,使自己说的话能让人听得懂,听得明白,自己写的文章能让人看得懂并且愿意看。没有好的语言,任何好思想、好材料、好意境和好情感都无从表现。  相似文献   

20.
读编往来     
编辑老师: 我认为刊物的文章在题目和写法上也值得探讨一下。首先,文章的标题是很有学问的,如何使标题恰如其分,既吸引人又易流传,而且还简洁明快、耐人寻味、扣人心弦,引起读者阅读欲望,不能简单起个名了事。文章标题是刊物的一个亮点,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是文章提名或流传下来的主要因素之一,绝不能忽视它。“世知”在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时事类的一些报刊逐渐和读者疏远起来了呢?如今已进入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而你还在板着面孔,字里行间的感情呈“零的状态”,像压缩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