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复合材料涂层,并在实验室进行了耐磨性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涂层的平均耐磨性至少是45号调质钢的3倍。  相似文献   

2.
用真空熔烧方法在 4 0 Cr钢表面制得钴基自熔合金涂层。用金相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用环块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磨损试验 ,并进行了腐蚀试验。比较了钴基自熔合金涂层与激冷铸铁、GCr15钢的耐磨性及耐蚀性。结果表明 ,涂层主要由 Co基固溶体、共晶体和碳化物组成 ,真空熔烧钴基自熔合金涂层的耐磨性及耐蚀性比激冷铸铁、GCr15钢要高。  相似文献   

3.
相同工艺条件下,在45#钢表面多弧离子镀CrN,TiN,(Zr,Ni)N和TiN Ti(C,N)硬质涂层,利用磨损失重法及划痕试验评价了不同涂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CrN涂层具有最优异的耐磨性,另外,利用SEM和XRD分别研究了CrN涂层/45#钢的剖面形貌和CrN涂层的相组成。  相似文献   

4.
相同工艺条件下,在45#钢表面多弧离子镀CrN、TiN、(Zr,Ti)N和TiN+Ti(C,N)硬质涂层,利用磨损失重法及划痕试验评价了不同涂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CrN涂层具有最优异的耐磨性。另外,利用SEM和XRD分别研究了CrN涂层/45#钢的剖面形貌和CrN涂层的相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了扫描电镜,俄歇仪、磨损机等仪器设备探讨了化学沉积Ni-P-Sic复合涂层组织性能对耐磨性的影响以及磨损机理。比较化学沉积Ni-P合金及Ni-P-Sic复合涂层,由于Sic粒子的抗磨作用及基体对Sic的良好支承,复合涂层耐磨性更好。复合涂层镀后在镀态~600℃之间热处理,温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低于400℃处理,涂层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高于400℃处理、涂层韧性越高耐磨性越好。如果在600℃恒温下保温不同时间,那么保温60分钟处理,涂层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测定硬质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显微硬度、断裂强度、耐磨性以及涂层刀具切削寿命试验的方法和原理。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是一种界面特性、是涂层能否实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四点弯曲法、扭转法、划痕法和压痕技术对硬质涂层(TiN和TiC)的结合力进行测定和评价。硬质涂层的断裂强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也是它的重要机械性能指标,本文对这些性能的测试技术也进行了论述。同时还就硬质涂层刀具的切削寿命进行试验,对其实际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玻璃纤维湿法非织造墙纸基材的强力、耐磨性,以水性聚氨酯为涂层剂,采用湿法涂层工艺对玻璃纤维薄毡进行涂层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涂层工艺为:涂层剂浓度45%,浸渍时间30s,烘燥温度90℃.对涂层后的玻璃纤维湿法非织造墙纸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后玻璃纤维湿法非织造墙纸的拉伸强力、耐磨性、染色性显著提高,避免了玻璃纤维粉尘的掉落,且其平滑度、阻燃性都达到了墙纸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质量较好的喷焊层,提高喷焊层的耐磨性,在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F102中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亚微米碳化钨(WC)进行氧一乙炔火焰喷焊.通过磨粒磨损试验、显微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不同WC体积分数对喷焊层质量及其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WC的体积分数为1%时,喷焊层的质量最优,耐磨性最好,硬度也最高.但随着WC体积分数的进一步增加,喷焊层的耐磨性和硬度反而有所下降.涂层的耐磨性主要与涂层硬度.WC硬相的含量,空洞的数量及大小等有关.硬度越高,WC硬相越多,空洞越少、越小,涂层的耐磨性越好,反之越差.  相似文献   

9.
周细应  王永康 《江西科学》1992,10(4):206-209
运用空心阴极离子镀设备在高速钢表面以不同的工艺沉积了(Ti,Al)N涂层,并对该涂层的硬度、结合力、耐磨性、抗氧化性以及切削寿命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弧喷涂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1Cr13,3Cr13,T8三种防磨损涂层,通过硬度、强度、磨损试验性能测试、用碳硫分析仪检测其碳元素含量及在金相显微镜上观察其组织形貌的方法,对3种涂层的性能给出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Cr13涂层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均大大高于1Cr13涂层和T8涂层。T8涂层的强度及耐磨性均低于1Cr13涂层,而硬度却高于1Cr13涂层。铬元素对改善3Cr13涂层性能比改善1Cr13涂层性能所做贡献大,因此应优先选用3Cr13涂层对轴件进行修复及表面强化。T8涂层中由于碳元素被大量烧损,导致涂层氧化严重,孔隙率高,这是造成涂层硬度和强度不高及耐磨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油酸铅的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SN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油酸铅,并用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四球及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油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显著的减摩性能和中中等的极压性能。为弄清其抗磨减摩机理,用SEM及XPS表征了磨斑表面,表征结果发现,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是因油酸铅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和在摩擦条件下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膜所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PDR抗磨剂的减摩耐磨性能,并在不同载荷和速度下对涂敷与未涂敷PDR的中碳钢试样分别进行了干摩擦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涂敷PDR的试样相比,有PDR涂层的试样其摩擦系数低且稳定、磨损量小,且随着载荷和速度的增加抗磨作用更加显著,说明将PDR抗磨剂运用于中碳钢,其减摩耐磨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纳米石墨烯在摩擦学领域引起了一番新的热潮,纳米石墨烯因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能、超薄层间结构和优良的自润滑性能,将其作为润滑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摩擦学性能。文中综述了纳米石墨烯作为固体润滑剂、水基润滑添加剂和油基润滑添加剂以及与其他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石墨烯的保护层薄膜、低表面能、自润滑性能、复合材料共同作用等减摩抗磨机理;指出了纳米石墨烯存在的问题,如不同添加量的石墨烯对溶液的抗磨减摩影响较大,石墨烯的层数和结构都是影响机体抗磨减摩的重要因素,并对今后石墨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亚胺型含氮硼酸酯极压抗磨剂,并用IR、UV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测水和正交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用四磨球机对产物进行了性能测试.该工艺的原料廉价易得,产物易于分离,溶剂能回收循环使用,反应步骤短,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副产物是水,提高了环境友好性.结果表明:在邻氨基苯酚、苯甲醛、硼酸和十八醇摩尔比为1.2:1.0:1.2:2.0,温度为110℃,两步各反应2h的最佳条件下,反应酯化率可达91.07%;经四球长磨实验表明,当含氮硼酸酯在液体石蜡中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3%时,抗磨性能提高22.62%.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关节材料及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关节是替代病变或损伤关节的植入性假体,除了应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外,必须具备足够的抗磨损能力。本文综述了目前使用的不同人工关节材料的性能,以及为提高抗磨损能力而对各种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新方法,提出在人工关节表面加工微纳结构来提高其抗磨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球机磨损试验和对试球磨损表面进行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inc dialkyl-dithiophosphate,简称ZDDP)对菜籽油(RO)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并探讨了ZDDP在RO中摩擦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ZDDP在RO中的最佳添加量为2.0%;ZDDP可以提高RO的极压性和抗磨性;ZDDP在RO中摩擦作用机理为ZDDP热分解,分解的产物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由磷酸盐、硫酸盐、摩擦聚合物等组成的聚合膜;ZDDP还通过对摩擦副表面的改性,摩擦生成的单质态Zn原子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铁锌固溶体,增强了摩擦表面的抗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一定质量比的聚全氟乙丙烯与聚四氟乙烯作为基体,填充一定的石墨经过干粉共混、模压,制备F50C复合材料,研究其耐磨损性能.对F50C及其有关的复合材料分别进行径向、端面磨损试验对比,考察不同转速、不同载荷对不同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初步分析F50C耐磨是由于粘附效应形成稳定的润滑膜所致.F50C已作为滑动轴承材料在高速磁力泵上考核和实际使用,其良好的耐磨性能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概括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对各种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特别强调指出: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摩擦学是目前和今后摩擦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冷轧中节能减排的需求,选用纳米Fe2O3粒子,通过对其表面修饰与分散,制备了水基纳米轧制液,并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辊冷轧轧机对其摩擦润滑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粒径为20~60nm Fe2O3粒子的水基纳米轧制液具有良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且能够有效降低轧制功率和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用二硫化钼石墨填充聚四氟已烯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摩擦状态下,对用二硫化钼、石墨填充至聚四氟已烯中所组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知填料减磨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在摩擦表面上存在转移膜以及填料具有的自润滑特性,使得对磨时与纯聚四氟已烯相比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