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宜昌地区太极拳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宜昌地区太极拳活动在组织、管理及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宜昌地区群众太极拳活动的对策,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太极拳活动的认识,加大对太极拳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强社区指导员和专业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宜昌地区太极拳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健身武术(太极拳)在吉首市社区、广场发展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太极拳活动在吉首市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参与人群呈老龄化比重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专业指导老师;场馆设施缺乏;练习项目单一、套路却涉及繁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座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运用反馈录像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馈录像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拓宽学习空间,延长学习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审美观,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运城市盐湖区的太极拳活动开展的现状展开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的太极拳活动在外部环境未真正的成形,以政府组合和支撑为主;参与人群主要集中在以非智力劳动者、学历水平不高的中老年中,在参与活动形式上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岳阳市太极拳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岳阳市太极拳活动具有许多特征,并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发源地——温县现有的太极拳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温县有大量的太极拳师、社会指导员,太极拳后备人才充足,但还缺乏高级的太极拳研究人才;应制定太极拳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太极拳师资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7.
黄杰 《科技信息》2007,(9):212-2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高校太极拳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学生学习太极拳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对太极拳的发展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根据本人太极拳的教学情况对攀枝花学院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师资不足、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影响了太极拳的教学工作,并提出了提高师资力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领导重视程度的对策,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类出目前太极拳对人体生理生化影响的主要观测点和研究方法.结果表明:太极拳的计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几个方面.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初步分析,旨在为太极拳量化研究的走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攀枝花市太极拳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调查,掌握攀枝花太极拳推广途径、方法及效果;太极拳习练者年龄特征,习练时间、场地状况;非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的认识程度。并发现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扩大太极拳习练人群数量,提升对太极拳的认知和练习程度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地方太极拳的健康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保护与传承太极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解读太极拳文化相关信息,分析太极拳文化开发的战略路径,探索太极拳文化产权、人才培养、市场开发、资金保证等相应问题,针对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关研究,提出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建议和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收集并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关于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相关文献.从心脏、血管及血流流变学三个方面阐述了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并简述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太极拳的教学特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且具体地指出了太极拳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它以“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为主要运动方式.多年来,人们对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论.为了探究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太极拳教学、训练及锻炼的经验,研究证明,太极拳作为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在对人体中枢系统起着积极而疗好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可以提高心血管、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对人体心理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节.因此,从医学的观点看,它是一种很好的医疗辅助保健运动.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个集武术、阴阳易理、导引于一体的哲拳.它的起源,经过分析、整理大致有许宣平、张三蜂(宋)、张三丰(明)、陈王庭和王宗岳等不同的版本.经过论证认为,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是历代武术家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由陈长兴整合自家武术、融各家之长,将以往的太极特征的武术加以修改,形成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自产生发展以来,不断吸收中国古代哲学和古代养生文化,同时与中国古典武艺相脱离,发展至今成为一种以健身和修身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的太极拳已不太适应武术竞技体育比赛,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武术.因此,太极拳应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中剥离出来,形成自己以健身和修身为主体的东方健身体育,为其更加自由的发展,拓展更加广阔的理论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文章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音乐的特点、功能及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去探求音乐在太极拳健身中的积极作用。在太极拳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实现了其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价值追求。而音乐的参与,无疑为次画龙点睛,使其健身养性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实现。因此,在全民健身的今天,在普及太极拳的同时,重视音乐并使用音乐。我们的国粹——太极拳于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拳术之一,以"一对一"的教学方法传授太极拳的原理与技术,发展个体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优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弘扬武术运动,就要从教学方法上开始。深入分析当前老年人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培养老年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来提高身体素质,对促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高血压的降压作用与机制.方法:经医院确诊为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平均收缩压150.4±7.7,舒张压96.8±5.4.陈式太极拳锻炼90d,2次/d,分别在6:30am(早餐前)和8:00pm(晚饭后)进行,每次40min;血浆NO浓度64.3±20.8.观察实验前、中、后动脉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90天的陈式太极拳练习使运动血压发生显著的下降(P<0.05),平均收缩压132.8±6.8,舒张压86.6±5.9,平均降幅收缩压18.05mmHg、舒张压9.9 mmHg;日平均降幅收缩压0.22 mmHg、舒张压0.13 mmHg;血浆NO浓度有显著增加(P<0.05),平均浓度为79.5±22.4.结论: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降压效果男性略优于女性.太极拳的运动特性对大脑皮层以良好的刺激,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能力,提高血浆一氧化氮浓度,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增加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太极拳运动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合适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