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煤矿巷道支护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煤矿巷道将处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尤其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井下巷道支护及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煤矿安全采掘深部煤层的关键之一。因此,就高应力软岩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在掌握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并以芙蓉矿区白皎煤矿井下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为对象,对3种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方式为最佳的适合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2.
马能飞  白焱  杨粉强 《科技资讯》2011,(22):100-101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巷道将处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尤其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井下巷道支护及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金属矿采掘深部矿层的关键。因此,就高应力软岩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在掌握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并以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区井下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为对象,对三种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方式为最佳的适合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煤矿巷道所受的地应力越来越大,尤其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井下巷道支护及保持其稳定性更加困难.根据深部软岩条件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煤矿采掘深部煤层的关键.矿井支护实践证明高强高预应力变形让压锚杆均压锚杆能够有效的解决深井高地压巷道支护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曹庄煤矿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进行了井下原岩应力实测,采用基于实测地应力的锚杆支护优化设计方法,优化了巷道支护设计参数。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控制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方法,对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掘进和使用期间出现的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难题,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应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原因、规律以及提出巷道矿压控制措施,在煤矿试验区选择锚网梁索喷支护方式进行研究,证实此种支护方式为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合理可行的支护手段,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矿压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地应力软岩巷道维护一直是各个煤矿巷道支护的难题,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图岩变形量不断增大,严重影响了矿井通风、运输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其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大的地方会被迫导致停产,给矿井高效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障碍.论文通过对准北矿区宿东煤田朱仙庄煤矿高地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的实践,摸索出适应本地区的复杂条件下支护选型问题,为类似条件煤田开采巷道支护选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复杂应力条件下软岩巷道的返修支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魏家地煤矿1070巷道返修工程,分析了复杂应力条件下软岩巷道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导致1070巷道出现顶板下沉量大、底板严重膨胀、两帮位移大的主要原因是巷道埋深大,构造应力高,采空区矿山压力显现显著.确定锚注锚网联合支护作为1070巷道返修方案.监测结果表明,1070的返修支护方案合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姚鑫 《科技资讯》2014,(15):93-93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矿井的开挖深度在不断增加,深部找矿和采矿也已经逐渐成为了采矿行业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随着矿井深度的不断加深,由于矿压的不断增强,很多的岩体在深部转化成了具有很强的高应力的软岩,软岩的出现使得巷道支护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很多的巷道由于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重新或是多次返修,不仅影响力采矿的正常进行,也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方式和技术的研究,创新当前的支护技术,更好的保证支护安全和巷道安全。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文超 《科技资讯》2014,(15):96-9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采矿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随着煤矿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受到的外侧的压力以及矿井上部的压力就越大,这就需要矿井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进行防护,保证矿井的安全,很多的矿井安全事故就是由于巷道支护不到位形成的,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巷道的支护防范工作。近年来,在矿井支护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推广,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对于软岩防护具有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概述了软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软岩的工程特征,并探讨了煤矿软岩巷道支护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三个方面对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软岩巷道支付的技术关键分析,最佳支护时间分析以及软岩巷道支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6-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o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Acidororax.ar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人类对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中国当前社会正处在空前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并呈现出上升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现象的出现?作者从对幸福和幸福感的考证入手,具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9.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