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全治 《科技资讯》2008,(35):158-158
"半工半读"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学生,从而实现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的成效,在"三育人"的基础上,注入"生产育人"的内容,完善了育人体制。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责任明确,利益兼顾,资源共享,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企业、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结合河南工程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对中职学校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提出了转变办学思想、创新培养模式、以制度推动校企合作、多层次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性师资队伍、探索课程改革等中肯的建议,以期达到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袁晓梅  陈宁 《当代地方科技》2009,(10):132-132,137
校企合作是实现三本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必备条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才能学习和积累到大量的实践经验。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企业的直接参与,让学生真正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工作,是我院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创建校企合作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是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共赢的原则,以学校为主体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及企业项目开发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IT生产与培训企业的强强合作、优势互补与有效对接。为此,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在大学四年内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IT工程师或准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和北京SN物流公司的校企合作为例,积极探讨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运作和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唐志凌 《科技信息》2012,(32):I0119-I0119
高职电子通信专业实训室建设面临投入大,维护成本高等困难,制约了此类实训室建设的步伐。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为例,从校企合作、生产经营性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学生订单式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实现在实训室建设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获益的“三赢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发元 《科技信息》2013,(2):101-101
职业教育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改革人才培养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企业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使技工院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其次,校企合作办学使学生直接参与工作实践,增强岗位职业感,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再次,技工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加了学生接触企业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模式的要求,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也能使学校更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实现"订单式"培养,从而有效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享,加快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直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校企一体化办学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王晓玲 《科技信息》2009,(31):319-319,306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选择对口的企业进行调研,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环境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如何在区域经济环境下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是当今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在区域经济环境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办学机制,以期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专业型、创新型以及应用型,校企合作作为企业与学校结合教学的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能够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率。该文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便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军事任职教育既有一些对各专业、各培训层次都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点,也有一些针对特定专业和培训层次意义上的“个性”特点;军事任职教育具有需求牵引适时性培训规律、教学组织多部门协同规律、教学内容适应性易变规律、教学实施情景性互动规律、教学评判广延性价值规律等;军事任职教育应关注以下观念:后勤保障与市场理念相结合的战场建设教育观、战争演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军事历史教育观、军事发展与国家建设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教育观、缜密分析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的系统认知教育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社会价值教育观、人文精神与军事素养相结合的人才素质教育观、当前需要与未来可能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教育观、任职教育与学术科研相结合的院校发展教育观等。  相似文献   

12.
曾艳 《长春大学学报》2014,(8):1083-1086
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是跨出校企合作的关键一步,但不容乐观的是良性运行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数不多,鉴于此,本校营销专业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实践表明,基于"关系营销"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效模式,中心是建立校企双方的忠诚,再是实现双方满意需求并保证学生满意,进而营造合作的忠诚,构建的过程要梯度推进。  相似文献   

13.
乔丽苹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109-110,116
多元智能理论(MI)因强调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而在国内外的教育研究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多元智能型英语口语大赛培训策略是借鉴该理论指导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培训的一种新模式。研究表明该理论指导下的培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促进逻辑数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我观察智能等多种智能的发展;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参与意识及协作精神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校开展的实训教学改革,该文分析了校内实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阐述了校企联合实训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并就如何做好校企联合实训提出了建议,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秀莉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133-135,141
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在培训内容、模式创新、就业导向以及培训合作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基本实现了学员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在探讨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从职业导向、专业设置、学生实训改革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与基本思路。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职业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根据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适应金融机构的人才需求进行重新定位与设计。即根据商业银行、证券期货、金融保险机构的就业去向,以培养学生业务能力为核心,研究知识目标与执业规范之间结合点,从知识目标、业务能力、执业规范等方面设计了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认为应实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一体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凭借实战实验教学平台、金融机构的实习基地等平台,通过灵活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方式,注重金融学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操作能力和执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王喜社  周巍 《实验室科学》2011,14(6):175-178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电子实习课程以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来组织实施教学,以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最终目的.实习课程和工程应用脱节,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实习完成的产品性能不稳定,质量上存在缺陷.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师生的工程意识,进一步改善电子实习课程教学的硬件环境,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高等院校电子实习模式和企业生产模式的有效融合和实习产品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实训是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契合了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利用移动学习环境,将PBL方法引入软件工程实训课程教学,建立移动学习环境下的PBL实训教学平台,能为实训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教学的情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教学双方的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9.
长沙大学酒店管理专业采用“2 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合作、强化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等措施,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实践表明,基于远程条件培养农民大学生必须加强内外联合,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共享;强化基本条件,满足农民大学生培养的教学需求;坚持系统办学,形成教学与管理合力;打造教学团队,远近结合创新教学。随着“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持续深入而全面的开展,基于远程条件的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在稳步推进中,也凸现出诸如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发展后劲不足、培养经费有限、专业设置相对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争取政策,加强合作,持续推进;城乡统筹,适时转型,协调发展;开放理念,创新模式,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