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5 g N·m~(-2)的计量分2次叶面喷施处理,使氮素年添加量达到5.0 g N·m~(-2)·a~(-1),以探讨高通量氮沉降对荒漠区濒危植物沙冬青和蒙古扁桃及其近缘种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植物光合速率日动态均呈"双峰"曲线型,干旱缺水使得午后峰值不明显;叶面喷施氮素处理组植物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干旱缺水环境下氮素添加不能有效提高植物光合速率.面对全球性的大气氮沉降危机,濒危植物作为环境敏感植物其生存遇到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贺兰山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贺兰山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均与其所属科或属的总体性状相一致,而同属豆科(Leguminosae)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其花粉形态主要在大小和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存在差别;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us)的花粉形态符合蔷薇科(Rosaceae),除地榆属(Sanguisorba L.)外的总体特征;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ensis)的花粉形态与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其他种的形态大致相同,但纹饰表现非常强烈;四合木(Tetraena mongollcus)在我国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单种属植物,其花粉形态与蒺幕科其他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选取吉林龙湾自然保护区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燕子花(Iris laevigata Fisch.)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控制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氮素添加处理下形态、生理和繁殖三方面特征的响应规律.研究共设置3个氮素处理梯度,即对照(0)、低氮(5g/m2)和高氮(15g/m2).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燕子花株高、生物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对照组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下的株高和生物量;而叶片数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也逐渐下降;而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等呈现增加的趋势.各处理间,植株的开花物候和花部综合特征有所差异,但开花持续时间、花粉数、胚珠数、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燕子花在氮元素增加的情况下,其生长表现并不佳,反而可能受到抑制.在今后湿地的保护管理中,应科学控制湿地周围农田耕作等人为活动过程中氮肥的使用,避免氮素通过地下途径进入湿地对燕子花种群更新和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植株碳(C)、氮(N)、磷(P)在不同器官(枝条、叶、花、种子)间的分配格局及其季节动态特征,探讨了2种荒漠区孑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C、N、P含量均存在器官和季节差异,其中C含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1.79%~17.45%),P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5.96%~91.78%);不同器官中的元素分配格局受植物生长阶段影响,其中开花期,花中N、P含量最高;种子成熟期,种子中N、P含量最高;在繁殖后期,蒙古沙冬青叶片中的C、N、P含量高于枝条,霸王枝条的C、N、P含量则高于叶片;一年之中,蒙古沙冬青的C、N、P较稳定,而霸王随着季节波动较大;叶片N/P结果表明蒙古沙冬青和霸王的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2种孑遗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反映了其对环境的不同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羊草(Leymus chinensis)结实率低是限制其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营养条件对羊草雄性器官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以水分胁迫和施氮为处理,采用TTC法和苯胺蓝染色法,对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条件下,施氮处理对羊草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无显著影响,在对照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条件下,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不施氮处理和施氮处理相比,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仍未达到显著水平.只有在对照水分和施氮处理条件下,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与结实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在干旱与半干旱的松嫩草地,只有在维持一定土壤水分条件下同时施氮,才能显著提高羊草花粉活力和花粉萌发率,进而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1种多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16±0.07 g,体质健壮的凡纳滨对虾36 000尾,分为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喂养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喂养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按照0.2%、0.5%、1.0%的比例添加多肽。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都比对照组高,0.2%添加组特定生长率最高(11.50±0.05)%,对照组特定生长率最低(9.80±0.0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淀粉酶(AMS)活力比较中,0.5%添加组的活力最高为3.04 U/mgprot,1.0%添加组的最低为0.91 U/mgprot,3个试验组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酶(LPS)活力比较中,0.5%添加组的活力最高为665.43 U/gprot,0.2%添加组的活力最低为101.75 U/gprot,试验组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比对照组高,最高是0.5%添加组为60.80 U/mgprot,0.5%添加组和1.0%添加量的SOD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0.5%添加组的溶菌酶(LZM)活力最高(44.35μg/mgprot),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试验结果得知选择添加合适比例的多肽可提高对虾特定生长率,加强对虾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7.
于茶树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幼果期进行人工摘除花果处理,对春茶萌发时间和鲜叶品质、产量、经济效益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摘除花(果)可提早春茶2~9d采摘,提高鲜叶产量,改善鲜叶品质,显著增加春茶销售收入.摘除花果的最佳时期为10月初至11月初.  相似文献   

8.
17种梅(桃)属观赏树木花粉生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琼脂培养基发芽法,对梅(桃)属(Prunus)观赏树种中的梅(P.mume)、红梅(P.mume f.rubriflora)、杏(P.armeniace)、李(P.saliciua)、紫叶李(P.cerasifera var.atropupura)、郁李(P.japonica)、东京樱花(P.yedoensis)、毛樱桃(P.tomentosia)、榆叶梅(P.triloba)、桃(P.persica)、白花桃(P.persica f.alba)、蟠桃(P.persica f.compressa)、紫叶桃(P.persica f.atropurpurea)、红碧桃(P.persica f.rubro-plena)、白碧桃(P.persica f.albo-plena)、红寿星桃(P.persica f.rubro-densa)、白寿星桃(P.persica f.albo-densa)计17份种质,进行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供试梅(桃)属观赏树种中,种(变种)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桃种若干栽培变型间也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琼脂培养基pH处理(5.4,5.8,6.2)间具显著性差异,且以pH5.8为最佳;琼脂培养基蔗糖处理(质量分数10%,15%)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荒漠地区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生态分布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分别于2015年7月从乌海、磴口、阿拉善左旗、民勤和沙坡头5个样地采集蒙古沙冬青根围0~10、10~20、20~30、30~40和40~50cm共5个土层土壤样品,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系统研究了DSE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蒙古沙冬青根系DSE分布与环境密切相关,其分布在不同样地间差异显著,定殖率表现为阿拉善左旗乌海沙坡头民勤磴口.5个样地DSE平均定殖率为52.02%,说明蒙古沙冬青与DSE能形成良好根-菌共生关系.不同样地土壤性质差异显著,对DSE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同一样地不同土层,DSE分布与土壤理化指标均表现出浅土层大于深土层的趋势.CCA结果表明,DSE菌丝、微菌核、定殖率和定殖强度在CCA排序轴上得到较好分化.CCA二维排序图表明,乌海样地影响DSE菌丝定殖的主要土壤因子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速效P;磴口样地主要为碱解N和有机C;阿拉善左旗样地主要为ALP和pH;民勤样地主要为pH、ALP和土壤脲酶(Urease);沙坡头样地主要为ACP、Urease和碱解N.研究表明,不同地区DSE分布受不同土壤因子影响,这可为荒漠地区土壤状况评估以及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布麻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罗布麻居群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繁育系统(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进行初步研究,为罗布麻引种栽培和繁殖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罗布麻花期为6月~8月,果期9~10月,单花持续时间为4~5d;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11:00~12:00为最高,花粉活力最高达78%以上,且能维持3d,之后明显下降,柱头从花蕾到开花第4d都具有可授性;柱头与花药之间仅有1mm的空间距离,自然条件下以自花授粉为主,但存在异花授粉的可能性;主要访花昆虫以膜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主,其中,姬蜂是主要传粉者,13:00~14:00为访花高峰期,昆虫访花频率最高峰与柱头可授性部分重叠;花粉-胚珠比(P/O)为37,杂交指数为2,说明罗布麻可能为兼性自交的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黄芪渣虫草发酵物对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将黄芪渣虫草发酵物进行普通粉碎及超微粉碎处理,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白羽王鸽进行饲喂.将126对健康白羽王鸽随机分为7组,分别记为空白对照组,普通粉添加量1%,组、2%,组、3%,组,超微粉添加量1%,组、2%,组、3%,组,经过28,d饲喂实验后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经测定实验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质指标在实验组中有降低趋势.证实黄芪渣虫草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白羽王鸽的免疫活性,且超微粉优于普通粉.  相似文献   

12.
扁桃仁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的坚果蛋白资源。为拓宽扁桃仁的应用领域,以扁桃仁分离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以其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为观测指标,探讨生物酶解处理对其起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扁桃仁分离蛋白质经胃蛋白酶酶解处理后,其酶解产物的粒径减少,表面疏水性增加,分子质量(10~25kDa)与电位值(-20.06)均减小,即胃蛋白酶酶解处理显著改善了扁桃仁分离蛋白质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将酶解180min的扁桃仁分离蛋白质水解物(almond protein isolate hydrolysates,APIH180)作为发泡剂应用到蛋糕中,结果发现,当APIH180添加量为20%时,蛋糕的外观、口感与全蛋蛋糕相比,均有所提升;APIH180添加量超过40%的蛋糕品质明显下降,即APIH180添加量为20%~40%时可以起到良好的发泡效果,且改善了蛋糕的品质。本研究旨在拓展扁桃仁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思路,进而丰富植物基蛋白质资源应用的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增雨施氮(WN)、增雨不施氮(W)、减雨施氮(RN)、减雨不施氮(R)、单独施氮(N)、自然状况(CK)6个处理,分析控制降雨量以及氮素添加对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控制性降雨和氮素添加对群落组成、重要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增雨处理,显著提高了荒漠草原物种的多样性和均匀度(P0.05).(3)减雨施氮处理,提高了荒漠草原物种丰富度、使优势度指数上升.增雨施氮处理,有利于降低群落的生态优势度.(4)增雨施氮处理显著增加了群落地上生物量(P0.05).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东灵山地区克隆植物等齿委陵菜(Potentilla simulatrix)自然种群的开花行为观察发现:等齿委陵菜种群花期较长(约3个月),但单花花期较短(1~2d),每个基株的花期平均(14.6±0.7091)d(n=15),同一基株内不同花的花期完全重叠的现象极少.人工授粉实验表明等齿委陵菜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发自交与人工自交的结实数都极低.花粉胚珠比为3874,应属于专性异交的交配系统.人工添加花粉实验并没有导致种子产量显著增加,这表明等齿委陵菜种群内不存在花粉限制.等齿委陵菜访花昆虫的种类很多,主要传粉昆虫有2种淡脉隧蜂(Lasiogossum sp.)和1种地蜂(Andrena sp.),对雄性阶段的花与雌性阶段的花的访问频率基本相同,传粉昆虫的访花活动与生境温度、湿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凤丹(Paeonia ostii)为我国新型食用油原料树种,了解其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有助于成功繁殖凤丹。【方法】分别采用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凤丹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进行检测,利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控制授粉等检测繁育系统,同时野外观测昆虫访花习性。【结果】凤丹单花期4 d,群体花期17~19 d,呈现集中开花模式。花粉不具黏附性,柱头为湿型,雄蕊与柱头存在一定的空间分离。花粉寿命4 d,花粉活力第1天最高(65.21%),第2天略微下降,第3~4天急剧下降;柱头可授性在第1天较强,第2~3天最强,第4~5天开始减弱,随后逐渐失去可授性,至第8天完全失去可授性。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期重叠。单花具雄蕊(211±10)枚,总花粉量为159.7×10~4~576.3×10~4粒,单花胚珠数(67±3)枚,花粉胚珠比为58 940,杂交指数为4。人工控制授粉试验表明异交结果率与单果种子数量显著高于自交,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花自动授粉和风媒传粉。传粉昆虫有蜂类、蚁类、甲虫与蝇类,其中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与黄熊蜂为主要传粉昆虫。【结论】凤丹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自交部分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光合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对菜籽饼进行发酵处理,并采用发酵处理后的菜籽饼对肉仔鸭进行饲喂试验,检测其对肉仔鸭免疫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发酵菜籽饼添加量的增加和饲喂天数的增多,脾脏脂数、法氏囊指数和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尤其是试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血清总蛋白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仍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生长激素(GH),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前期差异不显著(P0.05),后期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血清中的尿素氮(BUN)与对照组相比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宜的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组合,本试验通过在室内模拟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NBPT与Nitrapyrin配比对石灰性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土壤1 d后80%已迅速水解,在5 d后已完全水解。在1-14 d不同浓度的NBPT均可显著抑制尿素水解(P0.05),且10%o NBPT可高效作用14 d,其脲酶抑制率为51%。添加抑制剂延缓了铵态氮的转化过程,各施肥处理土壤NH_4~+-N含量分别在第7、14、21天达到峰值,而各抑制剂处理NO_3~--N含量呈线性缓慢上升趋势。添加抑制剂各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氮素损失,相比单施尿素处理分别降低14%、22%、26%、28%(P0.05)。NBPT 5‰+Nitrapyrin可有效抑制尿素水解,减缓氮素转化过程,减少石灰性土壤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8.
选用初始体重为( 39.68+3.05)g的草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设5个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750、1 000、1 250、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I(D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添加无机磷(Ca(H2P04)2),对照组2(D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开展了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草鱼生长、非特异免疫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FCR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O.05);与对照组2相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及肝胰脏中各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O.05);添加植酸酶后肝胰脏中SOD活性增强,且当植酸酶含量为1 250 U/kg时,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都明显增强.结果得出,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1 250U/kg时,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有助于草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提高,并能有效增强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结构的影响.选用525只体重接近、健康的1日龄Arbor Acre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10~(10),3.75×10~(10),1.875×10~(11)和3.75×10~(11 )CFU/kg的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1~21日龄、22~42日龄、1~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1~42日龄肉鸡的耗料增重比(P0.05),添加3.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22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尿酸(UA)和43日龄肉鸡血清中UA含量(P0.05),添加3.75×10~(11)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血清中TP、ALB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提高了22日龄肉鸡血清中SOD活性(P0.05);(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43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其中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回肠绒毛高度、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显著提高43日龄肉鸡的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添加3.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提高43日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综上所述,添加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肉鸡肠道结构,其中添加水平为1.875×10~(11 )CFU/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添加不同高压处理(0.1、100、200、300MPa)的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soy protein isolate hydrolysate,SPIH)对羊肉糜凝胶特性及贮藏期间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未添加水解物的羊肉糜为对照组,测定了羊肉糜的质构、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同时检测了在4℃贮藏8d的过程中,羊肉糜的色差、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及总巯基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高压处理的SPIH的羊肉糜硬度、弹性及回复性显著提高(P<0.05);升温过程中,添加不同高压处理的SPIH的羊肉糜弹性模量G′均先下降后上升,且在整个升温过程中,SPIH处理压力为200MPa时,羊肉糜的G′值始终最高;同一频率振荡下,添加200MPa处理的SPIH的羊肉糜G′值也最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水解物的羊肉糜结构更加致密均匀;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添加不同压力下原料肉质量2.0%的SPIH能够抑制羊肉糜的b*值(黄度)、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值和羰基含量的上升以及L*值(亮度)、a*值(红度)和总巯基含量的下降,且200MPa处理的SPIH抑制脂肪、蛋白质氧化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因此,200MPa处理的SPIH能够改善羊肉糜的凝胶特性及提高贮藏期间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