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将正椭圆锥的立体角化为斜椭圆锥的立体角,从而用椭圆积分Ⅰ,Ⅱ表示立体角,通过积分法求出了正椭圆锥的立体角,得到了用椭圆积分Ⅲ表示的立体角.由于2种方法表示的立体角相等,可将一类椭圆积分Ⅲ化成了椭圆积分Ⅰ,Ⅱ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立体角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立体角的概念,有些物理量就是用立体角来定义的,如点光源的发光强度,原子物理中电子云的角分布等.掌握了立体角的概念,就可以准确地把握这些物理概念.另外,一些物理定理的证明,如用立体角,则证明简洁、直观、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但在物理教科书中,对立体角介绍的比较简单.本文首先定义了一面积元矢量对一点构成的立体角的大小,并给出了任意曲面对一点构成的立体角的大小的计算公式;其次,给出了立体角各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球面三角形的球超与立体角的定理;接着还由立体角的精确计算,解答了一个例题;最后介绍了立体角在物理定理证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立体角表示的分析,给出了平面角的表示.由此推广到n维空间的立体角的表示,进一步得n维空间整个空间的立体角.  相似文献   

4.
为了达成高精度离子束分析, 深入分析立体角的计算误差。以包含束斑大小的面对面立体角为基准, 计算点对面立体角和近似立体角在不同离子束分析实验几何参数下的精度。基于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离子束分析工作, 探讨束流流强分布和截面分布对立体角的影响。最后给出近似立体角精度好于 1%的几何估算条件, 并举例证明高精度立体角的实现依赖于精确的机械加工。  相似文献   

5.
利用柱侧面对空间某点所张立体角的积分可转化为柱底面对空间某点所张立体角积分的结果 ,将电测井积分方程离散化。对包含奇异点在内的几个特殊点给出了柱底面对这些点所张立体角的值 ,并给出了电测井积分方程系数矩阵的计算方法。利用所得结果计算了双侧向测井仪的电极系系数 ,其结果与仪器标定值吻合得很好 ,相对误差在 2 %以内。说明这种计算方法及这些特殊点所给的立体角的值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立体角的概念,并根据立体角的概念指出了《电磁场与电磁波》一书中的磁偶极子的磁矢位和磁感应强度关系式中的一个错误,指出了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边界元方法中,尖棱角处必须做特殊处理以克服此处的法向量的不连续性。通过立体角的值来判断结构中的尖棱角,对实现边界元算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详细地介绍立体角的数值求解方法,并以两个实例说明应用立体角识别尖棱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样品的质量可用小立体角装置绝对测量α计数,从而可以推出样品的质量.样品质量的测量精度主要依赖于小立体角装置的几何,而刻度小立体角装置的几何因子有两个方法即放射性法和几何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测器测到的计数N和源的总发射率(单位时间总发射粒子数)之比为小立体角几何因子G.α放射性样品质量的测量精度主要依赖于小立体角装置的几何因子.  相似文献   

10.
电测井积分方程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柱侧面对空间某点所张立体角的积分可转化为柱底面对空间某点所张本角积分的结果,将电测井积分方程离散化。对包含奇异点在内的几个特殊点给出了柱底面对这些点所张立体角的值,并给出了电测井积分方程系数矩阵的计算方法。利用所得结果计算了双测井仪的电极系系数,其结果与仪器标定值吻合得很好,相对误差在2%以内。说明这种计算方法及这些特殊点所给的立体角的值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动生电动势的产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特殊情况到一般情况推导出动生电动势的计算公式,证明了产生动生电动势的过程中总的洛伦兹力不做功,遵循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从而发现动生电动势产生的原因是洛伦兹力的一个分力提供非静电力,洛伦兹力在此过程中作为能量传递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编辑力由导向力、策划力、专业力、执行力、判断力、学习力、社交力和身心力的合力构成。编辑的首要任务就是策划。策划具有话题集中、自成系统、脉络清晰、定位明确、与时俱进、体现实效的价值。只有策划栏目的刊物遵循办刊方向,反应现实成果,凸显刊物特色,打造品牌刊物。编辑力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讨论在非惯性系中,质点组的惯性力是否通过质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群体凝聚力是由群体核心的内聚力,群体成员对核心的向心力,群体对群体成员的吸引力,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等多种力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合力。增强群体凝聚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同时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思想,认为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现出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继承、克服、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地面对汽车车轮的摩擦力在转动能与平动能间的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汽车的牵引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能量的观点给出了汽车不打滑条件.  相似文献   

17.
究竟如何用洛仑兹力解释安培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安培力成因常见观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安培定律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出安培力做功的一股公式。根据安培力做功公式得到两个用于计算载流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合力和对某一给定转轴的力矩的重要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具体运动实例,分析安培力作功中与动生电动势产生中洛伦兹力的作功,得出洛伦兹力永不对运动电荷作功,但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洛仑兹力不作功是勿庸置疑的。总洛仑兹力不作功,但洛仑兹力分力作功。实质上,安培力是洛仑兹力合力的一个分力。安培力作功即电流作功是通过洛仑兹力合力的分力作功的转化;动生电动势产生的原因是机械能通过洛仑兹力分力作功转化为电源的电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