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于具有复杂曲面外形的零件采用反求设计,可以大大节约设计时间和设计成本。在介绍自由曲面离心叶轮的三维点数据采集和UG曲面重构的反求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UG的整体叶轮的四轴数控加工工艺及避免刀具干涉与过切的检查方法,并通过叶轮四轴加工实践,验证了通过反求设计制造叶轮的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叶片弯曲程度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心压气机计算机辅助集成设计系统设计直叶片、正弯叶片和反弯叶片3种离心压气机叶轮.对具有不同弯曲程度的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三维粘性计算,给出了不同弯曲程度的计算结果,比较了进口中间叶高处具有1.5 mm正弯和反弯叶形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上的熵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进口正弯叶轮绝热效率略高于进口反弯叶轮的绝热效率;出口正弯和出口反弯叶轮绝热效率基本相同;叶形弯曲对小型离心压气机叶轮效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压气机整体叶轮模具CAD/CAM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小型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整体叶轮模具的CAD/CAM一体化系统,利用自由曲面成型法进行压气机叶型设计,并利用五轴加工技术实现叶轮加工过程,该系统满足了小型车用增压器产品系列化对造型和编程系统参数化的要求,运用该该系统编制了直径120mm的压气机叶轮的五轴加工程序,并成功地进行了叶轮加工。  相似文献   

4.
反求工程在复杂曲面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反求工程为技术支撑的复杂曲面模具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关键技术-样件表面数字化技术和曲面重构技术.综述了基于反求工程技术的复杂曲面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并以其在鼠标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说明反求工程技术在复杂曲面模具的快速设计和加工制造中可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三次B样条反求控制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求工程作为复杂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深受CAD/CAM领域的广泛重视,特别是自由曲面重构技术作为复杂曲面产品反求工程中的"瓶颈"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热点.反求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曲面重构技术.目前主要有两大重构方法:NURBS曲面重构和三角Bezier曲面重构.本文围绕NURBS曲面重构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反算三次B样条曲线、曲面控制顶点的简便算法.该算法适用于准均匀和非均匀B样条曲线、曲面的反算.算法采用非节点边界条件,不需要由用户提供,从而使反算过程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6.
颜青钦  隋玉堂 《科技资讯》2012,(17):80-80,82
以某离心压气机叶轮为基础,通过反设计形成的几何模型,采用kω湍流模型计算流场的湍流效应,对微型的离心压气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大小叶片技术的叶轮在较宽的工作范围内有很好的性能,入口攻角增大以及叶尖间隙二次流与压气机叶轮流场的失速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实际产品反求过程中曲面重构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曲面特征的曲面建模策略和基于截面线特征的曲面建模策略,并对其在CAD模型重建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为逆向工程建模提供理论指导,以提高反求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离心压气机计算机辅助集成设计系统,设计了两个不同子午形面和叶片角的离心压气机叶轮.对这两个离心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粘性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叶片轮缘-轮毂方向的负荷可以提高叶轮效率,后加载方式可以改善离心压气机叶轮性能.叶轮进口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子午形面和叶片角的变化对叶片负荷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CATIA进行复杂曲面造型设计流程;从已有的汽车外形图出发,提出了了一种利用CATIA曲面造型技术反求设计汽车车身曲面数模重建的方法,简化了设计过程,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0.
以车用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CFD稳态的RANS方程湍流模拟计算压气机的流场特性和宽频噪声,结果表明叶轮区域是压气机的主要噪声源.基于大涡模拟(LES)和Ffowcs-WilliamsHawkings(FW-H)方程的声比拟方法,以压气机叶轮为声源对压气机离散噪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压气机主要噪声源在叶轮区域.以压气机叶轮为声源进行仿真计算所得声压与实验值大体趋势相同,仿真值比实验值略高,误差在10%以内,表明该仿真计算方法可行,对进一步研究压气机噪声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电解加工直纹型面叶片的误差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整体叶轮直纹型面叶片展成式电解加工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减小这些加工误差的措施及展成式电解加工综合性误差处理方法。通过这些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已稳定加工出工序合格零件,且部分加工件已在航空发动机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快速集成制造具有复杂内型面零件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RE与CAD技术共同获取零件的三维CAD模型,使用RP与RT技术对其进行快速制造,集中体现了反求技术在快速集成制造系统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整体叶轮铣削颤振在线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整体叶轮曲面曲率变化产生的加工复杂性,使其颤振机理和控制技术成为实现稳定加工的关键和难点。综述了整体叶轮加工技术的现状,对当前直纹面整体叶轮加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对整体叶轮加工过程的离线和在线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体叶轮铣削颤振控制技术的未来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4.
搅拌槽内不同桨型组合的气-液分散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直径为0.476m的椭圆底搅拌槽内,分别研究径向流桨(八弯叶涡轮CDT-8)组合、轴流式搅拌桨(四叶宽叶翼形WH桨)组合及混合流型组合桨(径向流的六叶半椭圆管盘式涡轮HEDT与三窄叶翼形桨CBY)的通气功率及气含率,并得到了相应的通气功率和气含率的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HEDT底桨配合CBY轴流桨的混合流组合桨的RPD值下降最少,轴向流组合次之,而径向流组合桨RPD下降最多;在相同的通气搅拌功率下,在低通气量时,轴向流组合桨的气含率最高,在较高的通气流量时,混合流及径向流组合桨的气含率相当,均高于轴向流组合桨。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多层桨气-液搅拌槽/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整体叶轮叶片数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一种分片侧铣加工法.该方法在一次走刀成形近似直纹面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将叶片曲面分成多片,在每一片曲面上采用侧铣方法加工,用多个曲面片拼接出所需要的曲面.文中对该方法涉及的关键问题——各曲面片上刀位轨迹的算法,包括刀轴方向的确定、刀位轨迹的规划及加工误差的分析进行了讨论.计算机仿真及加工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点云数据复杂曲面产品的快速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点以三维反求工程为基础,详细地研究了复杂曲面产品的快速开发方法,提出了基于点云数据的STL(STereoLithography)快速重构,有限元网格划分,结合快速成型及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技术,大大加速了对具有复杂曲面的产品,如汽车覆盖,塑胶产品模具,个性化人体骨等的设计与制造速度,也避免了繁杂的曲线曲面重构。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也能满足模具设计制造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任鹏  杜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4255-4259
飞机结构中,大曲率弧形曲面结构是一类重要的结构部件,如机翼前缘、缝翼、整流罩等.在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针对此类结构加载的研究较少,现有加载方式难以满足试验拉压双向载荷加载要求.因此,提出一种采用新型胶布带拉压垫—杠杆系统的加载技术,采用特殊设计的胶布带形式,适应大曲率弧形曲面结构特点,并通过仿真计算研究填充橡胶块厚度对载荷传递均匀性的影响,得到满足试验需求的合适厚度尺寸,从而实现大曲率弧形曲面结构双向加载.通过试验验证上述加载技术在加载精度、疲劳性能、抗拉强度及压载稳定性方面均满足要求,并成功应用于某型号襟缝翼疲劳试验中,结果表明该加载技术能够准备、高效地实现大曲率弧形曲面结构双向载荷的施加,缩短试验周期,加快试验进度.  相似文献   

18.
三元整体叶轮曲面造型及其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一种三元整体叶轮,采用B样条方法对叶片中性面上顶部和根部的两组数据点进行了插值曲线的反算,进而构造出直纹面形式的叶片中性面和叶片曲面;研究了在五坐标机床上采用球头棒铣刀侧铣加工叶轮时的刀位计算方法,给出了在UG(unigraphics)环境下的叶轮曲面建模方法及其数控加工仿真步骤.研究表明将理论分析与几何仿真相结合,可以暴露问题。显著缩短研究时间,是复杂曲面设计与数控加工刀位验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讨论了超声波检测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面向复杂曲面的超声检测用机械手,介绍了该机械手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该机械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姿态调整速度快、检测范围大、适应性广等优点.结合超声测距原理,利用反求技术,该机械手可以重建被测工件的曲面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