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近年来,太原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办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科普组织体系建设,加快科普场馆建设,加大科普投入力度,组织开展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  相似文献   

2.
为了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国科普会议精神,进一步繁荣科普创作,大力向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大众科学》杂志社于庆祝创刊百期之际举办“首次优秀科普作品评奖活动”。此次活动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踊跃推荐参评作品,共收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近年来,安徽省科普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科普传播形式多样,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公民科学素养逐步提高,全省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科普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五”是大理州科普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和实施,科普工作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建立了大理州科学技术普及联席会议制度,科技宣传普及力度加大,科普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普投入增加,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通过深入社区和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提高了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兽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榆林科技》2008,(1):74-78
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榆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科普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科普理论在中国科普实践中历经磨练,科学发展,尤其在《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台与实施中,取得丰硕成果,赢得辉煌佳绩,跨进国际科普理论研究主流行列,构建出引人注目的颇具中国特色科普理论体系。在新常态下,科普理论如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科学素质建设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普支撑。文章提出动力转换的4项原则举措,助力中国特色科普理论的建构:一是树立科普理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念,冲破科普创新的"孤岛现象";二是推动科普理论走下神坛覆盖基层,消除科普创新的"马太效应";三是强化科技普及和科技创新相长原则,集约抱团引领科普创新新常态;四是借助互联网思维,运用市场机制挑战跨越期,创新科普理论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省外资讯     
《今日科技》2010,(12):22-23
北京 建立科普基地与社区合作的机制 近日,由北京市科委主办的“百家基地对接百家社区”签约仪式暨2010年科普年会在中国儿童中心如期举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普法》、《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全面实施《关于加强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章豹  王克 《安徽科技》1998,(4):12-13,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新形势下要把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放在青少年、农村干部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身上。新时期我省的科普工作要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层次对象的特点,将科学知识的普及、实用技术培训与科学思想的宣传、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精神的弘扬结合起来,将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与基础科技知识、科普常识的传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省广大公众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屈昊 《安徽科技》2013,(12):6-8
201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到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过程中,促进和发展科普产业的政策也随之更加需要健全和完善。。在《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中,均明确提出了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吕一仁 《科技馆》2005,(3):11-13
为全面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和国家对科普事业越来越重视,继2002年6月29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促进科普事业及科技馆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委托建设部和中国科协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也已完成。科技馆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当前科技馆事业来之不易的发展大局和历史性机遇,加快科技馆建设步伐,为科技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摆在科技馆工作者,尤其是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科技馆管理工作岗位工作多年,现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就地方科技馆建设定位和如何实现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有炜 《科技信息》2004,(12):44-45
科普,普及什么?我国《科普法》第二条指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国科普在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蕴含其内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科普在注重“器物”层面时更加关注“精神”层面,做到既见“物”又见“人”。  相似文献   

12.
吴顺鹏 《科技信息》2013,(15):427-427,432
<正>近10年来,全国的科普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公民科学素质被看作国家进步的基石。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寄予厚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5%,这给全国的科普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任重道远。1流动科技馆发展的必要性1.1公众科普需求与日俱增在《科普法》、《科学素质纲要》的推动下,科普基础设施迎来大发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年初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科技馆作为科普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启迪科学方法中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4.
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厦门市市委、市政府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科学素质的提高。市科协和全市党政各部门、人民团体密切配合,形成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抓科普的良好氛围。在中国科协、省科协和各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着力在组织体系建设、宣传体系建设、教育体系建设和示范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求得新的突破,推动城区科普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甘海鸥 《科技资讯》2007,(27):226-22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进入21世纪的基本战略方针.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仅靠传统的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科普教育阵地的科技馆,为更好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本文在此就科技馆事业发展与科普教育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央《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为大力普及、吸收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北京市"科技为您创造美好生活——商业科技活动周"的成功举办,使科教兴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18.
《杭州科技》2001,22(2):8-11
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是杭州市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市民群众科技素质的关键措施;是加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明确2001~2005年杭州市科普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1994]11号)和《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十五”计划》(浙委办[2000]82号)的精神,结合杭州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  相似文献   

19.
老墨  毛道伟 《广东科技》2011,20(3):58-58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动我省科普事业的发展,支持国家级、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全省科技进社区工作,促进科普作品创作繁荣,现组织开展2011年度科普项目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20.
邓爱华 《科技潮》2011,(10):8-15
近日,《北京"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普规划》)发布,到2015年,北京市将塑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普场馆、科普活动、科普栏目等原创科普品牌,新建和改扩建50家科普场馆,百家科研单位将设"开放日",非涉密的科技项目研究进展将及时向公众发布、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将超过12%。这些目标的设立考虑了哪些因素?《科普规划》提出了打造"科普原创之都"、创造"北京科普品牌"的全新概念,积极探索科普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等,这些是基于什么考虑?《科普规划》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科普规划》有何创新点?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下面听听他们对《科普规划》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