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学校里的学习后进生。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不论哪所学校,也不论哪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存在。学困生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范围广,是教学的阻力之所在,因而不容忽视。学困生在思想品德上或学习上的后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心理上一种特殊矛盾的反映。究其原因,不外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散漫,学习松懈;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不高;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凡此种种,均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然不愿、也不能对学习后进生视而不见。一旦出现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及时、主动地想方设法去转变他们,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里谈谈我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杨景林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82-82,107
学困生就是厌学,没有学习兴趣,不求上进,惹是生非,成绩差,纪律也差,让老师和家长伤透脑筋的学生。每位教育工作者。都会接触过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会遇到不少学习上不思进取。纪律上自由涣散,态度上蛮横无理的学困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人们总是赞不绝口,欣慰万分,但提及那些学习、纪律不尽如人意的学困生时,则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叫苦连天。既抱怨自己行业的错误定位,更痛恨弟子无知无德、伤天害理。在培养教育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时,总感到顺理成章、得心应手。但在那些学困生面前,却万分困惑,不知所措,深感茫然,自叹无力。从教二十余年,有过同样的经历,也有过类似的体验。由于受所谓学困生的困扰,我突然反思:他们为什么如此目无纪律,如此不求上进而赌注青春?如何使他们转变思想、奋发向上?如何转化学困生?带着疑问,发人深思。浅谈如下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长期困扰老师们的—个难题。学困生对学习产生的消极对待心理甚至逆反的态度,导致了他们学习水平始终不高,在这些学生身上普遍缺乏独立性、目标性、自信心,对学习先是厌恶而后放弃,而为了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有的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4.
实现高中数学学困生转优,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的进行数学学习,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现高中数学学困生转优的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本文就实现高中数学学困生转优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徐海珍 《科技信息》2008,(10):262-262
如何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英语成绩,“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及指导学法,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消除学习障碍,并适时的予以方法指导,只要我们面对现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学习兴趣,“学困生”一定会得到转化。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学困生,他们缺少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历史成绩差。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作为高中历史老师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历史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历史课程,学会学习历史课程,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7.
朱红 《奇闻怪事》2008,(1):92-94
1.研究内容和目的 “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是:缺乏兴趣,视学习为难事、苦事,学业成绩与其智力发展有较大差距,并通常伴有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行为品德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学困生的行为障碍暂不研究。作为研究的学业成绩是语、数、英三科的期末成绩。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生物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基础知识薄弱,行为习惯差而成为了"学困生".在多年教学经验及对生物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多种视角分析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实施有效的转化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以此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生,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厌学,难以达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通过近几年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征、家庭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探讨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教育的方法,减少学困生。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学生。学困生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地对待学困生,在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感化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去学习。  相似文献   

11.
马仁俊 《科技信息》2011,(18):I0269-I0269
学困生的存在是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减少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提高各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化学也不例外,研究学困生的成因,融洽师生关系,保护学生自尊心,针对学科特点把握关键,采用科学有效方法就会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即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比较差,学习信心不足,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近年来,高中数学的"学困生"逐年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升入普通高中后,数学内容增加及其难度加深,导致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拍,逐步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沦落为了数学"学困生"。该文主要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通常他们既没有生理残疾、也不存在智力障碍,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成了每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由于在学习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而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甚至无法继续学习下去。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新课标“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当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力度,从基础、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分析学困生的生成原因,并从多方面分别给出学困生转化的相应策略,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成功喜悦,增强每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决心,并以此改变农村初中英语质量一直较差的局面,从而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与优秀学生的最主要区别是通常的情感因素。其是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加强对学困生的情感开导,以及学习上的鼓励是非常有必要,这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该文主要针对高中阶段学困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学困生的具体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阙锦添 《科技资讯》2006,(23):118-118
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同一个教学班内学生的差异性,限制了优秀生的发展空间,打击了学困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积极性,结果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受不了。班级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使优等生有所提高、中等生有所突破、学困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关注数学教育中的学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富 《科技信息》2011,(11):204-204
实施新课改以来,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情况都令人满意,然而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形象思维等诸多困难,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出现了所谓“学困生”问题。如何帮助“学困生”成长,既是一个数学教学问题,又是一个教育问题;既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各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存在。但转化学困生又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如果方法不得当,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要想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必须做到精准帮扶,只有做到了对学困生的精准帮扶,才能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取得很快地提高。本文就从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原因;分层进行,精准帮扶;结对帮扶,利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总结、激励和提高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19.
徐静 《科技资讯》2006,(15):197-198
现实中,由于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原因,致使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学困生的心理有别于一般学生:缺乏信心和勇气,情绪不稳定,叛逆心理较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要根据其具体心理采取相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要想使数学课堂迈入高效征途,开辟出一条教学高效、学法高效.学生高效,质量高效的新路。就必须做到:课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课堂中注重教师必须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讲、多说、多练、多评价,给学生充分展示解题才能的机会;验收时注重学困生掌握的情况,促成学困生学会会学的方法,才能把数学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