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单一,缺少专职科研人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虽然国内一些高校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和科研项目费都不允许支付专职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和福利,使得大学专职科研人员的聘任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鉴于此,涂传诒院士提出了“用科研经费列支工资津贴,以任务为牵引聘用专职科技人员”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华大学机电集成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3月,现有办公面积650m^2,专兼职科研人员28人,研究生6人,本科科研助理45人。多年来,科研团队在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虚拟样机技术、机电装备产业化开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先后完成国家863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项、横向开发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14项。为科技兴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及周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研人员聘用制度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加大,高校承担的科技任务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建立和优化科研队伍规模和结构提出了迫切要求。以清华大学建立项目研究人员聘用制度为例,探讨高校在现行制度环境下创新科研人员聘用模式和调整科研队伍结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的研发经费和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一直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0%。科研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大大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对经费分配(包括分配的机制、结构和公平性等)各方面的问题和质疑。其中,“科研经费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被认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譬如,有学者指出,经费资助部门对知名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抢着给钱”,对少数知名科研人员的过度资助与对大量一般科研人员的资助不足同时存在。许多科研人员也反映,一些“学术带头人”成为“捞金高手”和“科研包工头”,巧立名目抢占科研资源,导致科学界内部也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和“苦乐不均”。  相似文献   

5.
从科技人才管理分析H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近5年来H大学科研人员、项目经费、出产论文及获奖等众多方面的信息,对H大学目前的科研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文章对H大学目前科技创新队伍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充与实与稳定科技创新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职科研队伍是研究型大学提高自身科研实力和创新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高校建设专职科研队伍需从政策框架、人员定位、职称晋升、薪酬体系等方面入手,创新现行制度环境下专职科研人员聘用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需要科学交叉与科研合作。我国实施的“211”、“985”建设都试图在大学形成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与团队使用的科研平台,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要求大学实现教师、科研人员的自由流动,资源整合和切实共享,而大学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本提出的通过“契约”或“协议制”等方式形成“动态科研联盟体”,合理调整科研交叉与合作创新中科研人员,院系和学校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河南工业大学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神,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努力奋斗,在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科研方向定位,科研队伍组建,科研基地建设和社会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更多地与国外沟通和联合 ,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和国际科研动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亚铃”项目 ,将我国科研人员与海外科研人员联系起来 ,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一般要求海外人员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 ,直接进行研究工作 .今年华中理工大学在该类项目争取中取得突破 ,第一个项目是英国吴青华教授与华中理工大学周祖德教授共同承担 ,建立“亚铃”式合作关系 .目前正在组织联合实施 .华中理工大学首获基金委“亚铃”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0.
李风在大学期间主修化工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消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建筑防火、材料燃烧特性和材料阻燃技术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特别是作为主研人员研发的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至今仍是研究所的拳头产品。1991-1992年,派往德国进修,学习材料燃烧特性与检测技术。回国后,逐渐从技术研发工作向科研管理工作过渡,1993年至1997年,主要从事检测装置的研发和检验标准的制定,同时任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协助所长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1997年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2005年开始担任研究所所长职务。  相似文献   

11.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科研工作的“顶天立地”和“高水平、强辐射”发展,在关注科研数量、项目级别的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平台建设与产学研联盟合作共建,不断增强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平台与科研队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需要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我国实施的“211”、“985”建设都试图在大学形成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与团队合作的科研平台,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要求大学实现教师、科研人员的自由流动、资源整合和切实共享,而大学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本文提出的通过“契约”或“协议制”等方式形成“动态科研联盟体”,合理调整科研交叉与合作创新中科研人员、院系和学校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为了构建让年轻研究者挑战新科研领域的良好环境,日本政府将新设约500亿日元(约33亿人民币)规模的基金,对40岁以下年轻研究人员提供长期研究资金支持。由于日本年轻研究人员多签订的是不稳定的短期劳动合同,政府期待通过此举来稳定年轻人材科研队伍。计划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中心,在3年内集中选拔700名年轻科研人员。金额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光催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福州大学 ,以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为基础 ,跨学科组建的开放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位于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内 ,拥有完善的研究设施和产业化中试基地 ,其实验室及附属中试车间拥有价值近 1 70 0万元的科研仪器和设备 ,是我国目前光催化领域中规模最大、科研条件最好、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机构。中心主任付贤智教授曾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长期从事光催化研究 ,是国内外知名的光催化专家。中心现有科研人员 40余名 ,其中福州大学特聘教授 1名、校聘责任教授 3人 ,均为…  相似文献   

15.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信息科学研究所,是一所集人体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原理技术研究为一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高科技研究所。近年来在人体科学、生物光学和生物电子学等方面,开展了几十项研究课题,其中许多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和“火炬”,国家部委等的资助。项目中获得的最大资助资金达人民币40万元。  相似文献   

16.
室内环境科学实验室室内环境科学实验室是由烟台大学与山东省空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实验室,是山东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对空气净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拥有雄厚的科研与技术队伍,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工程技术人员16人,科研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主任由留美归国博士、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张宏教授担任.室内环境科学实验室下设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空气净化材料与设备研究室、气传微生物研究室,总面积达2000m2,拥有4个现代化的、依据国家GB/T18801—2002标准及美国AN…  相似文献   

17.
《太原科技》2005,(5):31
为了不断加强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太原市启动了建设高分子材料研究检测重点实验室,太原市塑料研究所承担的“山西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所需仪器初步选定。首批仪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及系列测试夹具安装调试完毕,已通过验收,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岗前培训也顺利完成,正式投入使用。随着科研和检测能力以及实验硬件设施的完善,集高分子材料研究、检测为一体的省内一流重点实验室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8.
数字科技     
《广东科技》2006,(5):21
【国际】 71.78亿欧盟计划在《第七个框架研发计划》中,专门拨款71,78亿欧元用于研究人员培养以缓解欧洲目前科研人员严重匮乏的问题。根据欧盟2001年的统计,按千人劳动力计算,美国科技人员占8.1,日本占9.1,欧盟只占5.7;另一方面,严重的“人脑”流失给原本科技人员短缺的欧洲雪上加霜:欧盟现有约40万高级人才在美国工作,而其中的75%愿意继续留在那里发展。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当欧盟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占其GDP的3%时,其科技人员需增加120万人,其中70万人为研究人员。因此,增加必要的投入培养足够的科研人员将成为欧洲维持科技进步水平的必需。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科研人员职称评定机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公正程度不够等问题。从社会学角度对现行职称评定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现行机制易导致科研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科技评价的“符号主义”、强化“官本位”意识、扼杀科技创新等诸多负功能,如何对科研人员进行合理的社会认同是现有评定机制有待改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医学院校学报编辑参与医学科研活动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院校学报编辑参与医学科研活动对科研项目的完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参与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与科研人员交流讨论,可以激发科研灵感;运用文献检索能力,确保科研的创新性,提高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参与课题的统计设计,确保其可行性及准确性;参与科研成果的整合,帮助科研人员准确地揭示科研成果的内涵,提升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亦可提高编辑自身的学术、科研水平,还可以为学报组织到优秀科研论文,发展优秀作者,对提高本刊物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