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环丙沙星(CPFX)与Fe3+及其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3+和鲱鱼精DNA均可使环丙沙星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在Fe3+存在下,鲱鱼精DNA对环丙沙星的荧光猝灭作用显著增强,并用荧光法测定了CPFX-Fe3+和CPFX-DNA二元络合物的组成和结合常数.CPFX-DNA的光谱图在有Fe3+存在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能够形成CPFX-Fe3+-DNA三元络合物.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三元络合物的荧光强度与天然DNA的浓度成线性关系.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初步探讨了环丙沙星与Fe3+和DNA的结合机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过程,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水合肼比率荧光探针—2-(苯并[d]噻唑-2-基)苯基-4-氧代戊酸甲酯(HBT-RCO),通过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进行了结构表征.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在水合肼存在下,探针HBT-RCO的荧光光谱显著红移,且显示出比率荧光光谱特征,最大荧光强度比值(I483/I385)增强约14倍.利用I483/I385与水合肼浓度的比例关系实现对水合肼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4,4''''-二羟基偶氮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4'-二羟基偶氮苯与等摩尔的过渡金属盐(CuCl2·2H2O、HgCl2、Zn(NO3)2·6H2O)在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得到三个新的配合物:(-o-(◇)-N=N-(◇)-o-M-o-(◇)-N=N-(◇)-o)nM=Cu2 ,Hg2 ,Zn2 并对三个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三个配合物较原料的紫外吸收均有明显的吸收峰增多和最大吸收波长红移现象,并分别在530 nm、535 nm、550 nm处有发光现象,原因是三个配合物由于分子问作用力在空中形成了特殊排列方式的超分子,电子跃迁较原料更为容易.  相似文献   

4.
四-(2-(2-二乙烯氧基)乙氧基)酞菁铜的合成及气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板法在有机碱DBU的催化下,以4-(2-(2-二乙烯氧基)乙氧基)邻苯二腈及3-(2-(2-二乙烯氧基)乙氧基)邻苯二腈为原料合成了四(α-(2-(2-二乙烯氧基)乙氧基))酞菁铜和四(β -(2-(2-二乙烯氧基)乙氧基))酞菁铜.制备了其旋涂膜,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原子力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取代基位置对...  相似文献   

5.
以1,8-萘酰亚胺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铜离子荧光探针M,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实验表明:在乙腈溶液中,M对Cu2+表现出识别性能,加入Cu2+,其荧光发生明显猝灭,而对Na+、K+、Ag+、Pb2+、Zn2+、Cd2+、Hg2+等离子无明显响应。因此,该荧光探针对Cu2+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MTT法测定SMMC-7721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试剂盒,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研究了18β-甘草次酸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1c、2c、3c、4c对SMMC-7721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18β-甘草次酸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1c、2c、3c、4c对SMMC-772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经t检验分析同一时间各组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18β-甘草次酸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1c、2c、3c、4c对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在苯存在下罗丹明B作为荧光试剂测定汞的方法,并建立了最佳的测试条件.用于感冒片中汞的测定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Suzuki细乳液聚合以及后功能化,制备了以四苯基乙烯和含磷酸酯侧链的芴为共轭单元、以胺活性二氰乙烯基为端基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HBCPN-P-DCV,并将其应用于醇中及含水体系中有机胺的荧光增强检测。与没有传感响应的仲胺和叔胺不同,烷基伯胺的加入导致HBCPN-P-DCV乙醇分散液的荧光极大增强(荧光增强可超过200倍),同时伴随着吸收及荧光颜色的明显改变。HBCPN-P-DCV对己二胺表现出最强的荧光增强响应,其检测限达5μmol·L~(-1)。利用核磁氢谱以及质谱证实了HBCPN-P-DCV的二氰乙烯基端基与烷基伯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胺结构的检测机理。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3个含不同取代基的羟基-1,8-萘啶衍生物,并使用质谱、核磁、红外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结果发现,当化合物含有不同取代基时,溶剂效应会使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以苯偶酰、水合肼以及醛类化合物为起始底物,2步反应高产率合成了苯偶酰腙类席夫碱,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分别使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 H值对光谱性能的影响,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以及溶剂变化对光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光谱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光学染料.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邻苯二甲硫基二乙酸和过渡金属铜(II)、镉(II)、镍(II)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ICP发射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与金属的比例为1:1,硫参与了配位。对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能的研究,紫外荧光光谱显示它们无荧光性。一系列的研究说明:刚性杂环直接连硫乙酸是搭建新型材料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分散介质对电流变流体的稳定性及电流变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以硅油,溴代二苯甲烷及混合溴氯甲苯为分散介质,以聚喹吖-[2,3-b]-啶-7,14[5,12]-二酮(PTQA)作为分散相材料的电流变流体体系的沉降稳定性及电场下的剪切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变流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分散介质的粘度及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电流变效应与分散介质有较大的关系:屈服应力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通过酰氯化、二酰肼化和脱水关环反应,合成了五个2-芳基-5-(4-溴苯基)-1,3,4-口恶二唑衍生物,关环反应产率达到78.9%,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得到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口恶二唑衍生物的影响,研究了口恶二唑衍生物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能.结果表明:这类衍生物氯仿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在280~301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350~370 nm,芳基取代基结构对2-芳基-5-(4-溴苯基)-1,3,4-口恶二唑衍生物的发光性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丙酮缩合得到4-(4-(二甲氨基)苯基)-3-烯-2-丁酮(DBO).研究了DBO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和荧光光谱,以及乙醇中含水量对其光谱的影响.发现溶剂极性能够显著影响DBO的光谱性质;乙醇中含水量的增加使得探针分子的荧光强度降低、发射波长红移.利用这种变化能够简便、高灵敏地检测乙醇中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偏振技术,运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p H=7的PBS缓冲介质中,不同浓度的丽春红S(Ponceau S)和一定量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以下简称BSA)的光谱作用。荧光光谱表明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荧光偏振强度(FP)呈下降的趋势,其关系式为:F0/F=0.0011C+1.1435,R=0.9938,说明丽春红S与BSA相互作用产生了荧光猝灭;紫外光谱表明,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吸光度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较高发射率的Keggin结构的稀土多金属氧酸盐ZnPOM:Sm及BPOM:Sm荧光体.制备的荧光体室温下具有Sm3+离子特征发射,其室温主发射在橙红区.配体场在BPOM:Sm对称性较低,发射峰有较多的劈裂.在2样品中Sm 3+均有丰富的激发能级,都以405 nm激发效率最高.钐离子间存在能量传递,以4G5/2与6F9/2和6H5/2与6F9/2能级间的交叉弛豫作用,导致4G5/2-6H5/2的荧光发射猝灭.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计算邻位二取代苯分子偶极矩公式。由于邻位取代基的相互作用,邻位二取代苯分子的偶极矩的计算应该是较复杂的,一些书的作者认为,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角形,两个邻位取代基间的夹角θ=60°,计算结果有相当一批化合物的偶极矩的值与实验值有较大偏差。如邻氯酚分子的偶极矩,实验值为1.319D,计算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成功地合成了2-(3-吡啶基)-1,4,5,6-四氢嘧啶(M1)和2-(4-吡啶基)-六氢嘧啶(M2)两个分子,通过其与硝酸根离子的组装,得到了两个全新的超分子化合物HM1+·NO3-(1)和HM2+·NO3-(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单晶及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结果表明,在两种化合物中,M1和M2均发生了单质子化作用,并通过分子间的N-H…O/N氢键作用,形成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分子晶态网络化合物。此外,这两个超分子化合物在室温下分别表现出较强的蓝色(460 nm)和蓝绿色(502 nm)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聚(甲基环己基硅烷)(简记为:PMCS)溶液或膜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紫我光照时间的增加,PMCS溶液和膜的荧光光谱峰位依次蓝移,荧光强度依次降低,并用GPC,XPS及IR光谱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PMCS溶液或膜。结果表明,其荧光光谱峰位蓝移及荧光强度降低,与聚硅烷发生了光降解和光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及三维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了戊唑醇水溶液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在紫外可见区域有三处特征吸收峰,峰值分别为221,326,566 nm,并在三个峰值处拟合出了戊唑醇的浓度值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图,得出在特征波长326 nm处两者的线性关系最佳;在不同激发波长下,戊唑醇共有两个荧光区域,在345~380 nm范围内,最大荧光峰值为366 nm,激发波长为225 nm,在580~640 nm范围内,最大荧光峰值为604 nm,激发波长为470 nm;同步荧光光谱的形状、带宽和峰值强度与波长差的选择有关,随着波长差的增加,戊唑醇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且出现红移,在波长差为40 nm时,荧光峰由一处变为两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