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海  蔡玮琦 《科技资讯》2005,(22):181-182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合并政策、收入确认原则和方法、所利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坏帐损失核算方法、借款费用处理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2.
无形资产是企业很重要的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确地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显得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计量、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出售以及无形资产信息报告目的与信息披露方式等应适应这一变化进行相应核算。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我国媒体无形资产的分类和现状,对比中美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异,找出制约媒体无形资产增长的政策性障碍因素,总结出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媒体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管理中,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从国家专利、著作、会计、工商、税务等法律法规领域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补充,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在媒体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会计实务工作者更要更新观念,研究对创新型业务投入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对企业的影响,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保证企业当前利益的同时,兼顾企业长远利益,促使媒体无形资产有形化、利益化、货币化。  相似文献   

4.
一、无形资产评估(一)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影响因素无形资产是那些为企业(国家、事业单位或个人)拥有或使用,但不具备实物形态,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发挥作用的权利、技术等特殊性资产。具有无实物形态、独占性、较长期持续发挥作用,提供经济效益等诸多特征。由于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资产的特征,因而评估时要考虑如下因素:1、费用亦即成本,无形资产的计价不能等同于有形资产的计价模式,不能简单套用成本加利润的方法,而应考虑如下因素:包括调研费、资料费、设计费、材料费、测试费、加工费、计算费、鉴定费、管理费、律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是一个争议话题,没有统一定论。200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其要求研发费用应在发生时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在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同时,与配比原则、一致性原则相冲突,且逐渐暴露出延缓税收收入的缺陷。2006年会计准则新规定了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要求将其有条件的资本化。2008年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操作难度较大、盈余管理空间存在缺陷等,这些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尽快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6.
韩建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146-147,F0004
探讨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对无形资产的范围界定,探讨了现行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的披露方式及其弊端,分析了一系列涉及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与观点,包括无形资产开发、无形资产权益、无形资产核算、无形资产评估、以及无形资产的投资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路运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居骨干地位。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其地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仍有所下降,存在着很多问题。1存在的问题1.1铁路运输业属性不确定在市场经济体系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基本属性都应明确,这样该行业才能根据自己的行业属性来确定自身在这一体制中的行为。在中国的运输市场中,公路、民航都已经以市场主体的身份来参与市场活动。但铁路运输业的属性一直没有明确,即铁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究竟是纯粹公益性行业还是市场主体是不明确的,其属性处于模糊状态。当国家要求铁路无条件或部分有条件的满足国家的社会经济目标时,国家似乎将铁路当成纯粹公益性的行业,使铁路无法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获取应有的经济收益。当国家要求铁路尽可能多的为国家上缴利税时,国家似乎又将铁路等同于其它市场化经营部门,要求其在市场中获取较高的收益。国家对铁路不予明确定位,以双重目标要求铁路,导致铁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没有很大竞争力。1.2企业运行体制落后首先,我们的运输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铁路运输企业产权关系尚未理清,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问题还没有彻底...  相似文献   

8.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科技咨询导报》2007,(4):93-93,95
通过探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固定资产核算问题、无形资产核算问题、会计报表无法反映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问题、会计报表无法提示固定资产净值问题、会计报表没有揭示支出的净值问题;提出修正收付实现制、改进相关会计要素的核算、改进会计报表披露等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方针目标管理中关于目标项目设计的理论,结合我国铁路运输业特点,重点对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目标项目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与目标项目设计有关的目标值确定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可玲 《科技资讯》2006,(19):216-217
无形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还存在观念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形资产流失严重、无形资产核算欠规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乐后圣 《科技智囊》2000,(12):53-58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业化发展显得十分重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资本扩张必不可少企业可以通过以下资本扩张战略达到企业成长和产业扩张的目的。一、无形资产资本化战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不仅要对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化、资本化管理,而且要将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化、资本化运作,这是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可供利用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在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企业无形资产使用最多的是企  相似文献   

12.
论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会计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与实物资产一样,在会计上都计列为企业资产。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会计在性质、基本特征、会计计量和会计处理等问题上既有极大的相似性,又因其核算的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现行会计制度中“投资收益”与“资本公积”两个会计帐户核算内容的区别,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行业会计制度对资产重估造成的差额的帐务处理差别,提出了资产评估造成差额的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发展的冲击下,无形资产的价值在高校资产中逐渐显现.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等环节,需规范和完善的空间较大.通过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不足之处,为优化会计流程,提高无形资产核算效率,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结合高校无形资产的全周期管理,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等,提出实施高校无形资产体系化管理,优化无形资产管理与使用,有效保护高校无形资产权益,促进高校的资产与财务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形资产的数量的越来越多,对企业发展和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将成为企业很重要的资产。同时资本市场中有关无形资产评估的争议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注意。在这种背景下,财政部于2001年1月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作了明确规定。本文就部分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形资产的数量的越来越多,对企业发展和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将成为企业很重要的资产。同时资本市场中有关无形资产评估的争议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注意。在这种背景下,财政部于2001年1月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作了明确规定。本文就部分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综合预算是指将实物资产预算价值纳入到预算体系中,因此综合预算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实物资产的价值管理基础上,计价核算则是实现价值管理的有效途径。从综合预算的角度来看,当前计价核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少相对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物资产计价核算静态化;实物资产仓储部门信息统计不够及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四条优化措施:完善制度建设,增强预算实施的实效性;建立动态核算账户体系;加大清产核资力度,明确评估标准;完善计价核算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美国铁路运输政策和企业运行陈三毛本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铁路运输政策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从此,铁路业出现了复苏振兴的势头。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的经济管制逐渐放松,铁路企业在运价政策、产业进入或退出、企业兼并重组、企业管理等方面享有了很大的自主权,198...  相似文献   

19.
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过程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财务经理应当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的评估与管理。选择无形资产管理工具和方法并不在于追求会计式的精确,而是要平衡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投资分配,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传统财务会计是建立在物质资本基础之上的,始终没有把人力资源纳入其核算体系,平时对职工的招聘成本、开发支出及薪资支付均作为当期成本费用,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在这些支出当中,有些支出往往金额巨大,尤其是招聘费用、开发成本,其受益期应当是任职者的任职期限。这些支出全部在当期费用化明显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不利于正确计算企业的期间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