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外套膜组织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外套灰材料,要用几种除菌方法进行菌处理后应用自己设计的培养基对其进行了原代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以青霉素、链霉素和复方洗必泰混合溶液除菌,对组织损伤小,除菌彻底。在此培养条件下,栉孔扇贝外套膜细胞能正常迂出和生长。  相似文献   

2.
扇贝是软体动物扇贝科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贝的总称,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海鲜珍品。扇贝可食部分由闭壳肌(即扇贝丁或柱)、缩足肌、胃囊、外套膜、生殖腺、肠、侧腮等组成。其中以扇贝丁最为鲜嫩,经济价值最高,扇贝边即扇贝中除闭壳肌以外的所有部分,也称扇贝裙。 扇贝边的营养价值和鲜昧都不亚于扇贝丁,是生产药物和保健品的宝贵资源,含丰富的蛋白质及  相似文献   

3.
采用标准测定试剂盒测定了人工养殖的栉孔扇贝(Chlamys frreri)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血淋巴及肝、肾、鳃、外套膜、唇瓣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3种相关酶-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活力.结果表明:GSH及GR、GS...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闭壳肌注射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o)为实验组,以注射2%的NaCl的栉孔扇贝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中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以探讨met-Enk对栉孔扇贝消化系统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et—Enk对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中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均有影响。met—Enk对栉孔扇贝消化系统中淀粉酶起到促进作用,对蛋白酶起到抑制作用,对脂肪酶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结果还表明met-Enk对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的作用不同,也就是说met-Enk对栉孔扇贝不同消化器官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栉孔扇贝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的消化系统、栉孔扇贝消化系统由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及消化腺等组成,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组成,除食道外缺乏肌层.消化道粘膜上皮主要为纤毛柱状细胞,在食道、肠和直肠还有少量的粘液细胞.消化腺为复管状腺。腺管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类型,消化细胞内含许多囊泡和颗粒。  相似文献   

6.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Jones et Preston)鳃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栉孔扇贝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栉孔扇贝鳃属异丝鳃型,鳃丝有主鳃丝和普通鳃丝之分,两者的大小、形态、结构及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主鳃丝在鳃瓣中主要起支架作用.相邻鳃丝通过成排的形似“舌”状的丝间连接连接在一起.呼吸褶膜和主鳃丝回血管是栉孔扇贝鳃的特殊结构.呼吸褶膜高度折叠,被覆单层立方细胞,细胞表面凹凸不平,是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部位.经呼吸褶膜完成气体交换的血液可直接由主鳃丝回血管进入出鳃血管.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模拟天然海水养殖栉孔扇贝方法,通过石油烃单-污染实验与石油烃、Cd、Ph复合污染实验结果对比,探讨石油烃与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状况.结果表明:石油烃与不同种类及浓度的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状况有很大差异.与0.6mg/L的石油烃单-污染相比较,石油烃-Cd、石油烃-Pb、石油烃-Cd-Pb的3种不同复合污染实验条件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量都增大,说明实验设置浓度的Cd、Pb及其组合都促进了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但0.05mg/L的Cd、0.50mg/L的Pb以及0.03mg/L的Cd+0.15mg/L的Pb组合3种情形更有利于促进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四种滤食性贝类滤食器官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4种滤食性养殖贝类的滤食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4种贝类的鳃纤毛是极其发达的,鳃丝内侧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2、海湾扇贝、栉孔扇贝鳃丝的侧纤毛不如太平洋牡蛎和菲律宾蛤仔的发达,太平洋牡蛎鳃丝内侧纤毛很发达;3、4种贝类鳃线之间的距离都大于20μ,鳃丝间距排序为菲律宾蛤仔〈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从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中国栉孔扇贝和日本栉孔扇贝两个天然种群的六种同工酶,结果表明:两个种群具有基本相同的基因位点控制同工酶的表达,二者都具有居群内的个体差异,日本栉孔扇贝自然种群的遗传交异明显高于中国栉孔扇贝自然种群,说明环境对栉孔扇贝种内种群的基因表达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系统测定了低盐(18)胁迫下华贵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3种组织(肝脏、鳃、外套膜)的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丙二醛MDA含量、Na~+/K~+-ATPase活力和肝脏糖原含量在3,6,9,12,24,48,72,96 h的动态变化,可为揭示华贵栉孔扇贝不同组织在低盐胁迫下的应激反应规律和免疫防御调节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组织在低盐胁迫下的各种生理应答基本一致;3种抗氧化酶(SOD、CAT、MPO)活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一般在胁迫9或12 h到达最高值,随之降低逐渐恢复与起始时没有显著差异;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持续上升;Na~+/K~+-ATPase活力随胁迫时间延长持续下降;肝脏糖原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持续下降.说明盐度下降后机体抗氧化系统受损,体内离子平衡被打破,能量供应不足,是导致华贵栉孔扇贝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福建沿海选择其养殖区域应避免在洪水和台风季节盐度降至18的海区.  相似文献   

11.
栉孔扇贝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利用电镜研究栉孔扇贝精子的超微结构。精子包括头部,中段与段三部分。头部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  相似文献   

12.
栉孔扇贝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卵黄的发生,探讨卵黄粒形成的途径.扇贝的卵子,在卵黄发生期间5种细胞结构组分,即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外突的微绒毛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文蛤外套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蛤外套膜具有双壳贝类外套膜的典型结构特征,即由中央膜与边缘膜组成,边缘膜具有3个突起。组织结构包括内外上皮层、结缔组织与肌纤维。不同部位的外套膜,其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结缔组织与肌纤维含量等有差异。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中分布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粘液分泌细胞。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缘膜突起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糖类。分泌细胞内含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少量的RNA,同时在分泌细胞检测到较强的AC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三角帆蚌肝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光镜下观察三角帆蚌肝脏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特征表明,它由分泌管,连接管,导管以及间质组成,为复管泡状腺,并通过透镜电子显微镜下对分泌管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观察到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发达的粗面内质网,环形板层状的滑面内质网,典型的高尔基体结构,微绒毛及丰富的细胞内含物等,研究结果显示,三角帆蚌肝脏的分泌管细胞有旺盛的分泌活动,可行顶浆分泌或全浆分泌。  相似文献   

15.
在栉孔扇贝的血清、血细胞和肝脏提取液中均发现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虫草多糖或海藻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栉孔扇贝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ACP、ALP和SOD活性有显著提高,血细胞中的ACP和SOD活性也有所增加,而肝脏提取液的这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不很明显。研究认为这两种多糖具有增强栉孔扇贝免  相似文献   

16.
栉孔扇贝(ChlamysfarreiJonesetPreston)鳃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栉孔扇贝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栉孔扇贝鳃属异丝鳃型,鳃丝有主鳃丝和普通鳃丝之分,两者的大小,形态,主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铬通过刺激加强栉孔扇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从而提高栉孔扇贝的免疫力。本实验为探索微量元素对贝类免疫能力、防病害能力影响的规律及微量元素在贝类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双壳贝类血清中凝集素凝集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种贝类血清中发现有可凝脊椎动物血细胞的因子--凝集素。栉孔扇贝血清中的凝集互可凝集鸡、鹌鹑、小鼠我种动物血细胞,但对鳝鱼细胞不发生作用。该凝集素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100℃处理45min仍具有活性;并具有广泛的PH范围,中在PH3-11进行凝集作用。但其活性可被EDTA强烈抑制,D-甘露醇和L-鼠李糖对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D-木蕈也有轻微抑制作用。在栉孔扇贝细胞的细胞膜上未发现有凝集鸡血细胞  相似文献   

19.
栉孔扇贝卵母细胞黄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栉孔扇贝卵黄的发生,探讨卵黄粒形成的途径,扇贝的卵子,在卵黄发生期间5种细胞结构组分,即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外突的微绒毛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弄清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污染状况,为监管海产品安全提供参考,本实验运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该海域的17个采样点采集的19个贝类品种共181份样品进行麻痹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珠江口海域贝类的PSP阳性检出率为20.4%,无超标,其中2009春季采自澳头和霞涌的华贵栉孔扇贝的检出值最高,为215 Mu/100 g软组织.PSP检出率呈明显季节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PSP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珠江口、大鹏湾和大亚湾均有检出.主要染毒贝类为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和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