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在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概括提出神话中"回首"原型的概念,并结合结构主义理论分析了该原型的意义和历史衍化,指出它是男性话语在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对原始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历史性过渡的一种象征性阐释。结合该原型,文章兼对藏族文学中的"回首"情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弗莱反对文学意义源于意图性的话语语境的观点。弗莱认为,文本语言、形式构成的文学语境只有与历史语境充分结合,才能在更加广泛的视域中实现审视文学的意义,内蕴了文学艺术的形式与意义的"神话原型"扮演文学意义来源的角色,可谓"神话原型"是文学意义的来源,"伤感的"阅读反应是获取文学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远古神话到到当代小说,从考古、民俗到文学想象,“蛙”意象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富有变化的过程。文章结合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对莫言长篇小说《蛙》中的“蛙”意象进行深度分析,追溯到“蛙”原型中的“蛙女神”,将其与小说中突出的人物“姑姑”进行对比,揭示这一原型意象的运用对小说文化蕴涵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4.
回首与前瞻     
自本期起,本刊每月都将推出一篇“回首与前瞻”文章,对国内外关涉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等热点、大事及相关国际局势进行回顾和展望,为读者朋友把握时代脉搏、抓住人生机遇提供参照坐标。恳请评判,欢迎参与。  相似文献   

5.
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文本的全面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面对传统文学教学模式,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以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观为例证,探讨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课上的导入和渗透。  相似文献   

6.
形式主义文论之后,对文学形式的认识应该建立在形式与意味结合的基础之上。文学形式的六个基本义项中,体裁、结构、修辞侧重文学形式的整体外观,组织构架和表达效果;风格、本体、原型侧重文学的主体性,社会性和历史形成。它们从外部与内部、表层与深层、结构与历史方面,构成对文学形式的"关系"本性的内涵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七里香》这部诗集里,席慕蓉以清新的笔调、低语式自白,回首青春年华,回溯生命历程,回望乡土乡愁,文本中充满着热烈的欣喜、深深的眷恋、淡淡的哀愁和超然的豁达等丰富多样而又清晰凝重的情感线条。席慕蓉在《七里香》中表现出的题材偏好和情感趋向,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回首之美"的独特艺术韵致,从而在中国诗坛引发"席慕蓉现象"。席慕蓉以"诗歌之力",唤起人们重铸爱情信仰、重新张扬理想风帆的人类崇高信念。  相似文献   

8.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了理据。文章以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为切入点,意在通过原型理论对我们研究多义词的形成和教学方法所给予的启示来揭示原型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原型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新女性"的背后--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嘉莉妹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美国文学史上,嘉莉妹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作者对嘉莉的"堕落"采取了"暧昧"甚至是矛盾的立场,当代评论界也从最初的极端扼杀转变成后来的毁誉参半的态度,随后则有人认为嘉莉妹妹代表了美国社会中的"新女性".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西蒙·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尝试重新解读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形象,指出该小说没有超越文化的社会根源,嘉莉始终是以"第二性"的身份存在于文本中的.同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德莱塞女性观的内在矛盾性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相比,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物"叙述的缺席,更多强调文学的教化和教育功能.上海女性作家弥补了该文学叙述的空白,她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直截了当书写着对"物"的崇敬、迷恋和渴求,这不但是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是人性的合理复苏.  相似文献   

11.
以岩心描述为基础并结合其他资料,研究了埕岛—胜海潜山带古喀斯特作用及其控制因素,讨论了古喀斯特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对于进一步研究该区的储层特征和孔隙演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兰德公司是从事综合战略研究的著名"智库",也是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主要咨询机构。军事和政治是兰德公司对华研究的主体,约占公开出版涉华图书的75%左右。兰德公司对华研究的重点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动。冷战结束后,由于政府和公众的兴趣发生了变化,兰德公司又开始了对经济、科技和社会问题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中国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以及中美关系又成为兰德公司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学基本理论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北京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北京学的学科体系位置,北京学的科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北京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由自然环境与人类聚落所构成的地方综合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学风问题是一个事关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都一贯强调和重视理论学习。今天,党内学风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给党的建设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为迎接二十一世纪可能经受的各种风险考验,必须继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进一步端正党的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动物卵子膜凝集素受体及其在生殖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集素及其受体是一新研究热点 ,卵子膜凝集素受体参与受精过程 .本文从卵子膜凝集素受体的结构分布特点、积累和功能 (精卵识别和结合 ,促有丝分裂 )三方面概述了卵子膜凝集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16.
最近二十年,中国内地学者对六朝文学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南朝。这是因为受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南朝文学的评价过低,导致对它的研究不足。六朝文学研究的近况,从新近出版的三部新整理的古籍可见一斑,它们是《金楼子校笺》《玉台新咏汇校》《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它们都算是南朝文学研究的基本文献,其整理一方面仰赖于相关的研究积累,另一方面也必然会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化,因此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的专门学科。它对语言的运用进行整体研究,反映话语和语境的关系,研究的是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即言语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语用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话语、语境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8.
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2005年"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成立以来,学术界对方志敏精神的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内涵以及如何弘扬方志敏精神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国外乡村社区变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开展乡村社区研究以来,乡村社区一直受到社会学、地理学和乡村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各学科都对乡村社区的概念内涵、乡村社区的变迁及其机制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理论、城乡连续体(统)、乡村社会变迁的时空模型等理论体系。研究尺度上从中观层次的乡村地域研究向大尺度宏观研究和针对要素的微观机理分析转变。国外乡村社区及其变迁研究的经验、理论与方法对于我国乡村社区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河流地貌学研究的深入,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成为了国內外重要研究领域。首先对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研究的国内外进展进行回顾与前瞻。金沙江可谓是山区河谷-水系演化的典型代表,以金沙江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研究为例,认为:河谷-水系变迁及环境效应实质上是区域性陆地地表环境演变的过程,也是深切河谷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演变形式,是中外地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立足于基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的河流地貌学研究,以河流地貌学为主进行自然和人文的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拓展性研究,系统全面地从地质历史和发生学角度分析研究山区河谷-水系及环境效应得到机理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将构造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层状地貌、河谷沉积等综合系统研究,将长时间尺度河谷-水系演化与现代地理过程、格局、特征、效应相结合,既揭示山区河谷-水系发育史,又构建现代河谷地域系统高梯度效应框架体系,突显流域系统演化和系统论的理论与应用,可促进河流地貌学的进一步创新,以及大江流域水系与河谷地貌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