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工业化进程、对外贸易、产业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角度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区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永静  师谦友 《河南科学》2014,(11):2360-2365
基于2006—2012年统计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序研究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将11个地级市的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和落后.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转变煤炭产业发展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体系结构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数学应用模型;依据2002—2006年兰州市三次产业的产值,分析了兰州市产业结构优劣、各产业增长态势,发现兰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全省,且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发展缓慢所引起的;同时,根据新时期发展战略要求,有针对性地指明了各产业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高新区作为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肩负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广东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为广东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山西省2005—2014年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下滑趋势,除太原市和大同市以外的其他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山西省经济发展平均水平,说明山西省缺少能够辐射和带动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山西省各区域间趋于均衡,区域内经济向优势区域集中;根据K-平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将山西省分为4类地区,要大力发挥一类、二类地区的核心凝聚作用,重点扶持三类、四类地区.该结果对于统筹山西省区域发展,提升山西省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利用河南省2000-2012年的经济数据,采用平均指数分析法,分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业人口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河南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经济增长速度.结果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空间差异现象较明显;由于自然禀赋不同,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各地市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能盲目的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根据各地市的发展现状,确定经济增长的四种类型,并提出不同类型区的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的天津产业定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是经济高增长率和结构高变动率。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变动既体现在三次产业份额的相对变化上,也体现在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上。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极的一极,环渤海地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有的子区域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开始迈向后工业化时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在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产业定位的条件与机遇,提出天津产业定位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省96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选取12个基础社会经济指标来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并借助软件IBM SPSS 19.0对山西省2000年、2006年、2012年三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对全省各县域得分进行分类可视化表达,结合各等级质心点即各等级经济重心的空间位移轨迹,揭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状况.结果表明:(1)山西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全省整体发展较好的县域布局呈现略微倾斜的"十"字形结构;(3)全省县域经济差异显著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晋北地区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塌陷区;(5)晋中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逐渐成为全省的经济高地.接着针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演进,也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考察因地区增长差异导致的河南省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发现各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大部分中原城市群地区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明显,而大部分非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对劣势,全省增长偏离量呈现中心-外围模式。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结构性及人口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广东省不同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状况、人口文化素质及全省各年度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程度进行比较后认为:全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程度仍然居高,劳动力的产业间、区域间流动近年来遇到阻力,珠三角和山区及东西两翼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人口素质变化已出现明显分异。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水平互为因果,因此这种分异加大了缩小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将该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区域中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针对该市经济发展现状,从产业和空间两个侧面,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作了分析,为使芜湖成为安徽省改革开放的龙头和突破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运用魏建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将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放在一个体系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所得指标对山西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经济转型已提上议程并逐步展开和实施。在对资源诅咒基本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山西面临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和研究课题,分析和概括了资源诅咒体现在山西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进而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应用国家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山西经济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近年来本着立足煤、发展煤、超越煤的思想,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政策的不断推动,围绕气、油、醇三大重点领域,在全省大力发展煤系清洁能源产业。山西省将通过"气化山西"等发展煤基清洁能源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实现煤炭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能源结构形式,从而大大推动山西省实现转型综改试验的重大突破,在全国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经济在增速减缓的同时,给资源与环境所带来的累积负面效应也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辽宁省必将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基于三次产业宏观经济数据,深入剖析辽宁省产业结构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分别从地区产业偏离度、技术创新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转型3个层面,阐释了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策略和路径的可行性,为辽宁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学把区域经济分为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绝大部分农村之所以经济发展滞后,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的同质性。笔者凭着驻村任职第一支部书记的实地工作体验和理性思考,以台湾村为例,分析其经济现状与经济发展潜力,提出台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建议,如构建极化区域经济,建立相互关联的产业等。试图为河南农村探索科学发展路径,以资其他农村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的工业行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其中,利用R-型因子分析将6个变量综合成了3个因子(即总量因子、经济效益因子、销售因子),利用Q-型因子分析对山西省的36个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反工业化”现象,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失衡问题严重突出。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再造、贸易比价调解机制、反锁定和产业融合等多方面对策建议,以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均衡发展,为其他资源型区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讨论并提出了山西省小火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通过战略调整,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全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作为21世纪山西省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有益补充,而得到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