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八大矿区可持续发展现状的调研,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八大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霍州矿区实例分析,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方法及发展战略,为新老矿区的持续发展指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矿区”的涵义,分析了矿区发展的特征,并把矿区发展过程划分为矿区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转产阶段,在此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及28个分指标构成的多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4.
影响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及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影响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具有持久作用)因素,即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及社会文化诸方面,以一般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准则,建构了评价原则、确定了权重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陕西黄陵煤矿区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分析总结黄陵矿区滑坡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降低地质灾害损失、避免矿区建设的盲目性、促进矿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系统研究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方法及其模式,对矿区生态环境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研究了生态系统管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能值分析方法在生态系统管理的应用;矿区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矿区生态健康评价及其风险控制、衰退矿区产业转型、矿区生态产业发展等领域.研究结果表明: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可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研究;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矿区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能值评估;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调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矿区土地复垦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矿区土地复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土壤修复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开采方式、复垦理论、土壤类型、修复技术、生态效益评估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在矿区土地复垦程中,应关注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后期生态恢复的最佳结合;实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治理,对促进矿区土地快速修复起到关键作用.(2)土壤修复措施需要实现进一步创新,要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加快土壤理化性质的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3)需要对矿区进行修复生态效应评价,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矿区土地复垦治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点对宁东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社会带来的影响因素和社会效益贡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宁东煤炭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了宁东煤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和资源、经济与环境子系统的关系,提出了实现宁东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总结出宁东煤炭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是矿区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持矿区经济得到延续和发展,通过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建立宁东生态工业园区,最终使矿区走上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介绍了煤矿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煤矿矿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煤矿矿区生态恢复的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的矿区资源与环境系统持续发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遵循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设计了资源与环境系统指标,并给出了基于熵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把参评年份的固有信息量化,综合权重值,将评价的各年份的矿区资源与环境系统持续发展指标的贴近度与其相对优异值的贴近度相对比,得出评价排序。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合理,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表示,已有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对策措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而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研究和具体矿产资源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足,同时,缺乏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这三方面将成为今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集中领域。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秀山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指标分层,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用均值比较法对秀山县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各指标进行数据定量纠正,用综合加权求和法得出秀山县可持续发展值为0.66.这表明,秀山县矿产资源处于可持续发展一般阶段.针对秀山县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4.
应用协同学原理,研究了导致矿区土地和环境破坏因子的层次关系、制约矿区土地重建和环境恢复诸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矿区土地环境破坏与经济评价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优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给出矿区临界回采率,确保矿区环境损伤不超过临界警戒线,做到既满足当代人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的利益,对矿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应属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指标体系的建构,按照基本准则、实践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初步建立了信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综合找矿、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的自然延伸和归宿,是现代矿业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最佳地发挥资源优势和矿业潜力。大量实际资料表明,矿产综合利用体现了全面提高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它的基本功能是广开矿源、创价增值、物尽其用,其辅助功能是化害为利、净化环境。矿业系统工程与价值工程相辅并用,是大力提高矿产综合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对策。应按照系统工程原理,高效地组织与管理矿产综合利用工程。同时,应遵循价值工程原理,大力提高矿产综合利用系数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模式,在构建指标体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了遗传-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该模型既能反映煤炭城市在某一时段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又能综合对比其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状况.以该模型对鸡西市1994~2003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年后鸡西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但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鸡西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在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情况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原理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活跃领域和发展前沿,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本文运用现代地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及在一定尺度的区域范围内,由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各要素组成的区域的结构关系,协调原理和演变的机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建议应从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法律体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矿产地质勘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加速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矿产品总量与国内秤总值存在着正相关的数量依存关系 ,无论是工业化经济时工 ,还是知识 (科业 )经济时工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四川省矿产资源状况 ,经济发展规划 ,在预测矿产品需求量的基础上 ,评价了四川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及可持续供给能力 ,提出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