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实验教学”是教育部进行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核心指标,而近代物理实验是整个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当前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文章阐述了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初步改革、实践与探索,并总结了实验改革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地方院校,培养师范生的说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化学学科,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说课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被构建.具体教学实践表明,"说课理论学习-说课见习学习-说课实践学习-上课"的说课能力培养模式是提高师范生说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即教学能力,“翻转课堂”时代的到来,掌握微课的制作技能有利于师范生拥有更好的信息素养,结合本校实际探讨如何利用微课教学训练,将学科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翻转课堂”模式下师范生微课教学能力,探索新型师范专业教师的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既是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乡村教师的主阵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对地方师范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提出了客观要求。淮阴师范学院突出实践导向,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实践教学从“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的全过程探索,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地方师范院校的理论与实践分割、反思与行动分离的问题,最终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以《现代教育技术》总目标为前提,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对教师所应具备的技术素养的要求,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需求分析、设计、以及对教学实践结果的分析等阶段提出一套用于面向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技术素养培养的参考教材——《技术使用指南》.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以“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反馈调整”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以“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反馈调整”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寓研于教”培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综合科研能力,在辨析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教学为核心,坚持以教学改革促进科研发展,并委托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承担实施教师再教育工程,积极鼓励教师实施“寓研于教”的行动,以构筑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理论起点与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提出推进物理教育改革的四大举措。首先,以“教中学”为教育理念,建立并实践“一条主线、两轮驱动、三个层次”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其次,以“卓越教师”计划为抓手,实施“阶段化、多元化”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模式;再次,以“层次化、螺旋式”的教具开发与应用,提出提升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模式;最后,落实“U-G-S”一体化协同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实验区反哺师范生培养。实践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强,对于提升物理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国家工业化阶段对计算机专业工程人才要求,结合"卓越计划"和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内涵,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熟练掌握某方面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给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构建核心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任务型课程教学改革、改革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等四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教育新理念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扬“传承与创新”精神,以培养材料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两性一度”的要求,构建了“多层次深度型、重能力综合型、探究式创新型”三位一体材料类本科实验教学新体系,并对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实验室管理与师资队伍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与建设,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科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材料科学文化素养,扩大了示范中心的开放。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日益成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分析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培养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依据陶行知关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提出了四维度实践教学体系,论述了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作法和实践效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市属地方本科院校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力,目前这类高校的实践课程开设存在诸多问题,更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平台+模块”的多维度实践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等现象。本文结合实际,分析现状,提出了改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此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数学类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地方高校数学类师范生的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基本功、中学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都有不少欠缺.在实践中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夯实数学学科基础;(2)加强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3)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4)加强中学数学解题教学;(5)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以加强对数学类师范生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教学技能是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也是用人单位重点考察的主要能力。因此,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堂、微课题、微实践的微型教学模式已悄然进入课堂,深受师生的青睐。“三微”模式是在情境学习理论、“教学做合一”和主体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革除传统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弊端,增强师范类专业的“师范性”,实现师范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付洋  李泽杨 《科技资讯》2023,(9):131-135
“发电厂电气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授课时偏重理论而导致实践的欠缺,难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要求。该文以应用型本科教学需求为背景,结合地方电力行业现状,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建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对地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应当转变思路,将"服务地方"作为专业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全面深化教学实践改革。该文在分析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从"服务地方"的视角,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机制、三个平台、四个重点、五种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构架,以期培养适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推进高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教育仍存在专业意识浅显、师资力量薄弱、培养体系固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快速回应社会对行政管理专门人才的要求,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教育应采取增强学生专业意识,加强师资建设,融合本校其他专业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并加强实践教学等有力措施,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国家专门出台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用于规范和指导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教学,其中对专业实践教学更是提出了"三个能力、三个层次"的要求。该文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紧紧围绕"三个能力、三个层次"的要求,探讨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与路径,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