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目的意义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对ZI世纪教育提。出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学会关心”。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当然也更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等等。以此为依据,我们确立了“三个关心”素质教育的实验课题。“三个关心”素质教育包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及关心学习。本实验就是侧重解决教育实际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是德育投入多,收效少;二是智育偏差,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从“关心”教育入手,引导…  相似文献   

2.
刘小平 《科技信息》2010,(36):I0062-I0063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它更广泛的行为。本文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结构和特点出发,从认识亲社会行为、鼓励亲社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技巧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试论青少年利他行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他行为是指个人的某种旨在增进他人利益的稳定的动机和一贯的行为,是自觉自愿的、不带私利的、体现善良和道德的行为;青少年思想和行为都还不成熟、完善,对他们进行利他行为的教育是必要的,通过移情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教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建立长效性的奖罚制度来塑造青少年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4.
浅论促进利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喜悦,使人为之骄傲的现象,人们彼此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为了他人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等等,这些行为被称为利他行为。由于利他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利他性质,使得它对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利他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的优化。利他行为榜样的存在会使社会上其他人通过学习学到利他行为,从而使社会上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利他行为就是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酬偿而去帮助他人的行为表现。教育儿童乐于助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揭示儿童利他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实证性资料,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策略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英 《科技信息》2008,(19):297-297
健康的真正含义就是“身心和谐”。“健康”除了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如今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主要试从热爱关心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游戏中疏导幼儿心理等方面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消灭在萌发期,使每位幼儿都在轻松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工业社会里,所能赋予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一次次重复地把历代的文化遗产,包括价值观念,社会道德准则,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经验总结,科技文化知识,社会方式,风俗习尚等保存和继承下来,并传给一部分人。没有要求高等院校去创造知识和发展技术。因此传统的大学教育“构成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只负有传递知识价值的职责,“主要关心它们自己的生存和成功”不足为怪。 在当前划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已充分表明这一事实,即各国间经济上的竞争,实际就是技术上的竞争,而技术竞争的后面,就是教育上的竞争。尤其是,大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各类专业和技术人才,可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本”形式,自然大学也就成为这种“资本”生长和输出的基地。然而,当前人们期待和要求大学的不止这些,还希望它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化,成为有效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个中期规划(1990—1995年)》中提出:“将邀请一个国际著名专家小组,就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势与挑战拟定一份重要报告”,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多样化及提高其效率的改革与革新”。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反映。当教育在...  相似文献   

8.
一、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社会行为的形成实是观察学习的结果.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并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观察者不仅能把他人的示范作为媒介,还能把它作为具体信息来进行认识处理,从而学会某种行为或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尤为重要。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模型受到的强化而使自己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观察者通过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儿童的道德行为实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儿童在实践生活中,对各种道德行为的…  相似文献   

9.
郑冬梅 《科技信息》2008,(17):157-159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被片面的理解为道德品质教育,家长们常常忽视了幼儿个体,对幼儿进行“圣贤人格”教育。这样的教育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情感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还应该关注个人的态度、感情、信念和情绪,关注个人的发展,情感教育应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活动中,以情优教。家长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要注入“爱”,理解幼儿,尊重幼儿,让他们在被理解与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0.
合作能力是指个体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分担共享的心理倾向。协调活动能力及集体主义和利他性的价值倾向。 今天的幼儿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将是21世纪的栋梁。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人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而合作能力是社会交往中的必备技巧,更是现代社会中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海静蕊 《科技信息》2010,(27):311-311,32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21世纪议程"呼吁教育需要重新定向,方向之一就是实现教育的"绿化"或"生态化",把环境教育和当前的整体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环境教育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要从幼儿开始,让幼儿从小就有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关心地球的责任感和意识。幼教工作者应立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确立幼儿园环境教育目标;多方位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走向社区,拓宽幼儿的视野;家园结合,共同担当环保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明智的行为虽然本身并不是道德行为,但常常受到人们的赞誉,同样,不明智或没有什么直接、明显“好处”的行为,未必是不道德的行为,人们对它的态度却多是贬意的。人们对愚行的不同理解及接受,可以折射出社会对他人多样性行为和各种差异行为的承认程度。通过社会调查的实证数据,可以揭示出普通中国人对“愚行”的普遍态度。  相似文献   

13.
张岚 《海峡科学》2005,(7):70-7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须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注幼儿成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师的重要要求,而且将关注与互动紧密联系。但是,传统教育活动中,教师在互动中的注意力或与幼儿互动中关注的目光更多停留在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和控制上。  相似文献   

14.
沙晓毅 《奇闻怪事》2011,(11):44-46
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是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进行身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其实质是自我中心。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攻击性行为若不及时加以矫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并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本文试图通过个案分析研究来探究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原因,揭示其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矫正方法,以期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能发明或首先做出新的事物。有位心理学家曾拿了一张画了一个圆圈的白纸,到幼儿园去问那里的孩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孩子们看了后讲了一大堆答案:“这是球,这是鸡蛋,这是嘴巴,鼻孔……”他到了小学后也提出同样问题,小学生规规矩矩地举手回答:“这是零,是拼音字母O”。到大学里,大学生回答:“这是封闭曲线”。这事例实在地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幼年期孩子往往不受时间、空间关系的束缚,不顾客观情理限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邹志慧 《奇闻怪事》2009,(2):121-121,124
新《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幼儿教师有义务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幼儿实践活动,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产生良好的行为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活动设计理念】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所谓“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强调青少年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在共同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9,(13):3-3
所有涉及要求他人的道德体系都是虚伪的。道德只能要求自己,加在别人身上就是婊子的牌坊。“性产业化”和“性服务无罪化”是两个问题,不能等同:前者是有人想以此牟利,无论是政府还是有权有钱的利益集团;后者则牵涉到对该类行为涉及者的社会权利义务界定问题,如果性服务非法(是“违规”还是“有罪”,在中国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差别那么大,  相似文献   

19.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但就在这平凡的工作中,幼儿教师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却会产生重要的影响。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行为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孩子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田里播种一颗“爱”的种子,让它伴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是一名幼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那么,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20.
幼儿社会性发展既包括外显的行为模式,也包括内隐的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不仅受制于个体的心理特点,而且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当下的幼儿社会教育模式是直指其“身”而非直指其“心”,家长和幼儿教师们的核心价值观念无法达成一致,致使两者对幼儿的教育作用相互消解。他们因守着口头灌输和刻板行为训练的陈规,常常以预设的认知教育程序控制幼儿的大部分教育生活,无形中使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幼儿是社会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思考才能丰富和发展其经验与个性,做到对社会性发展的理解与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