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晶状体核大小的测量及ECCE切口大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述摘出的Ⅱ~Ⅴ级晶状体核的大小,探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的长度。方法将摘出的晶状体核按颜色分为Ⅱ~Ⅴ,测量各级核的直径、厚度、前面弧长、后面弧长。结果106个晶体核平均直径6.81mm,厚度3.47mm,前面弧长7.28mm,后面弧长8.04mm,Ⅱ~Ⅴ级核各数值依次增加。结论Ⅱ~Ⅴ级核的大小依次增大,手术切口的长度要与核的后面弧长相当,Ⅱ、Ⅲ、Ⅳ、Ⅴ级核推荐平均切口弦长分别为7、8、9、10mm。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RD向大脑皮质投射的范围、起源细胞的形态及其在核内的局部定位关系 .方法 :采用HRP逆轴突传递法对 2 5只猫RD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进行了全面的观察 .结果 :①RD向除压上回和视区以外的大部分大脑皮质有着数量不等的纤维投射 ,但主要集中于前半皮质 ,其中向前乙状回的投射最为密集 .②起源细胞主要分布于RD的背侧部和腹侧部 ,背侧部以多极细胞为主 ,腹侧部多为梭形细胞 .③RD向压旁回 ,海马和膈区投射的起源细胞位于核的中、下段 ,而向其他皮质投射的起源细胞主要集中于核的中、上段 .结论 :RD向大脑皮质有着广泛的投射 ,这些投射的起源细胞在RD内具有明显的局部定位  相似文献   

3.
乙酸铜对黄鳝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晓薇 《江西科学》2004,22(5):331-333
以黄鳝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酸铜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采用鱼类致突变实验方法,以0.25、1.00、3.00、9.00、15.00、30.00mg/kg不同剂量乙酸铜处理黄鳝,测定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结果发现: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乙酸铜剂量的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率逐渐增加;至3.00mg/kg剂量时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均达最大值;随着剂量的进一步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反而下降。其结果说明。一定剂量乙酸铜能明显影响黄鳝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且乙酸铜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目前 BNL/AGS 和 CERN/SPS 能区的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的物理。内容主要有: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的整体行为,领头重子的快度行为,重子与介子的横动量谱,奇异性产生,J/ψ压低,光子和氢子对的热力学发射,Bose-Einstein 关联,核阻止本领与核密度等。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技术,研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简称SOM)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及其纤维在人胎孤束核的分布。结果表明:SOM样神经元在人胎孤束核各亚核均有分布,以背内侧亚核细胞密度最高(642个/m~2)。在不同平面,则以闩平面细胞密度最高(635个/m~2)。SOM样神经元多为中小型(细胞长轴径5~20μm),胞体多呈棱形和卵圆形。SOM样神经纤维在人胎孤束核内分布密集,交织成网。  相似文献   

6.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方法在HF/6-31G**及B3LYP/6-31G**水平上对硅甲基亚胺与水间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能量梯度法对反应途径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对过渡态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一由两步基元过程所构成的复杂反应,两反应物首先经过一无势垒过程形成中间体复合物,该复合物经过四元环过渡态形成产物,第二步过程的活化势垒为1.67kJ·mol-1(B3LYP/6-31G**).总反应为强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7.
宁化县银杏古树种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宁化县32株古银杏树当年生种核为研究材料,对种核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种核的长宽比,将宁化县境内的32株雌株资源种核类型划分为圆子类、马铃类和梅核类;(2)32个银杏单株种核的单粒质量、单粒体积、核长、核宽、核厚等指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单粒质量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3.041、2.846和2.846 g;(3)所测定的种核各项指标中,与质量相关的指标变异系数较大,与种核形态相关的指标较稳定;(4)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种核形态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而单粒质量与核长、核宽、核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报导了在三角帆蚌内脏团培育圆形有核珍珠中细胞小片规格与珠核规格之间的匹配试验结果。对有核珍珠从成珠率、尾巴珠率、光洁度、光泽度、正圆率和珍珠等级的影响比较表明,珠核直径在8.00~8.25 mm时,以2.0 mm×2.0 mm的小片规格为宜,有利于优质有核珍珠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是无限维复Hilbert空间, B( H )是H上全体有界线性算子构成的代数, 先给出核偏序和对偶核偏序的性质, 然后运用算子分块矩阵方法研究核偏序、 对偶核偏序
与减偏序的关系, 并进一步给出两个算子A,B核偏序下确界A∧B的表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纤锌矿型ZnS纳米线和ZnO/ZnS核壳结构纳米线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与光学性质.结果表明:相对于ZnS纳米线,ZnO/ZnS核壳结构纳米线的最小禁带宽度变窄,主要原因可能是ZnO/ZnS核壳结构纳米线中Zn原子的4s和3p态电子占据了导带底的部分能级.通过分析光学性质发现:ZnO/ZnS核壳结构纳米线的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扩展,且在长波方向出现新的吸收峰,与最小禁带宽度变窄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与讨论了峡核和视觉功能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峡核的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制备冰冻切片,用美蓝染色和HE染色观察了鸣禽——金翅(Carduelis sinica)中脑峡核的位置、形态和细胞组成.结果表明:峡核中Imc和Ipc中的细胞存在明显的形态学差异;Imc中的细胞多梨形、椭圆形,胞体较大,平均为16~33μm,有多个树突分技;Ipc中细胞胞体相对较小,平均为10~20μm,有较少树突分枝,多为圆形胞体.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对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皖西白鹅延髓内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皖西白鹅延髓的下橄榄核、楔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薄束核分布有VIP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眼挫伤后眼络膜、视网膜、视盘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中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眼挫伤患者进行眼底务管造影检查。结果:16眼视盘缺血性改变(g42.1%),视网膜震荡伤23眼(占60.5%),脉络膜破裂10眼(占26.30%),1例视神经撕脱伤。结论:FFA可显示眼挫伤后视盘、视网膜、脉络膜的循环改变,对眼损伤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清醒麻痹的猫上进行中缝背核对躯体反射放电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猫中缝背核(DR)对躯体反射放电活动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对躯体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丘脑束旁核(PF)诱发单位放电活动亦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不同季节采集样品181种.分离获得375株细菌并采用经Lindow修改的方法进行冰核活性测定,结果有20株活性较高.并对其活性最高的256号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归类为欧文氏菌的草生群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概述了细胞核移植的两种技术。国内外科学家对细胞核移植的研究情况,说明了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医学方面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在22只大白鼠上,研究了刺激杏仁核对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强度的电刺激杏仁核后,胃电慢波振幅增大,同时快波振幅和频率也相应增加.这种效应在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显暑减弱.因此,可以认为杏仁核参与了胃电的中枢性调节.推测其途径为杏仁核─—逃走神经背核和/或杏仁核─—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多个神经元接替通路,再由迷走传出而调节胃电活动.  相似文献   

18.
烟草原生质体活力检测和细胞核染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烟草叶片和烟草悬浮系制备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不同染料对原生质体活力和细胞核进行染色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活力观察宜采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染色效果清晰易于观察,四嘧唑蓝(MTT)法则可定量反映原生质体活力;相对于其他细胞核染料,DAPI对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细胞核染色效果均较好,能够清晰地对原生质体进行观察和计数.本研究为今后原生质体的检测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HRP逆行示踪法证实了大鼠扣带回前部--丘脑腹侧基底核投射通路。当HRP注入丘脑腹侧基底核时,在同侧扣带回前部观察到标记的细胞,标记细胞密度背侧区比腹侧区高。上述结果表明扣带回前部神经元直接投射到同侧丘脑腹侧基底核,且背侧区的投射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缺氧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骨钙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将人髓核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髓核细胞的生长形态;在传代培养24、48、72 h时分别收集2组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骨钙素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了半定量检测,光密度值显示:体外培养髓核细胞在48、72 h时,缺氧组髓核细胞OCN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常氧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80.50±8.76 vs 169.29±3.04、190.87±7.06 vs 166.33±4.44,均P0.01),且缺氧组髓核细胞骨钙素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常氧组各时间段之间髓核细胞骨钙素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缺氧可诱导髓核细胞骨钙素的表达上调,缺氧环境下髓核细胞的骨钙素过表达,缺氧可能对椎间盘软骨终板矿化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