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傅山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山在诗、文、书、画、医学和学术思想上皆有相当大的成就,他对书法审美及书法价值核心的探讨弥足珍贵,他提出的“四宁四毋”振聋发聩、惊世骇俗。对傅山的研究不仅有学术史上的现实意义,更有书法思想史、书法审美史、书法风格史上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傅山研究四题——读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读白谦慎先生<傅山的交往与应酬>和<傅山的世界>两本书,对"应酬作品与'心画'"、"傅山的山水画"、"关于丑书"、"傅山书法的政治倾向"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唯美”是中围传统书法发展的主流,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统一。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书坛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与“唯美”传统书法主流背道而驰的反叛潮流。掀起这股反叛潮流的中坚力量是一批不满于黑暗社会现状、不满于官场腐败的文人。反叛潮流的形成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原因。反叛潮流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日实践派.一日理论派。清代书坛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官场文人书法和在野文人书法分道扬镳并驾齐驱的的局面。反叛潮流的探索开拓兴旺发达,使中国书法艺术突破了自古以来实用性和艺术性密不可分的唯一模式.为中国书法艺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不受实用性桎梏的纯粹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4.
对《傅山全书》中收录的近体诗之部分疑误韵脚字进行考辨,从字音、字形和字义等角度全面分析,考求正确的韵脚用字,以方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傅山诗作。  相似文献   

5.
对《傅山全书》中收录的近体诗之部分疑误韵脚字进行考辨,从字音、字形和字义等角度全面分析,考求正确的韵脚用字,以方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傅山诗作。  相似文献   

6.
在曲靖地区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中,书法艺术是地乡文化传统风格渊源最深的艺术品类。新时期书法艺术创作的振兴,不仅产生了众多优秀作品,培育了众多书法新秀,而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格与流派。从《爨乡书法作品集》所载数十位作者的上百幅作品看,大略可分为传统功力派、爨体流派、先锋派和才情派。这四个风格流派的相互切磋与共同发展,为当代爨乡书法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傅山作为启蒙思想家,是一个卓越的人文主义者,他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人文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傅山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批判精神,他冲破了“书生故纸万重围”的桎梏,投身于救时济世的社会实践;他直刺当时主导意识形态,凸显“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魄,并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两个层面表现其批判精神。二、主体精神,对当时主导意识形态理学的形而上下的批判,是为了发现主体自我,唤起主体精神的觉醒,定位主体自我身份,重估主体自我价值,挺立主体自我的主心骨。三、大爱精神,傅山融突了孔子“泛爱众”和墨子“兼相爱”的理念,以弘扬中华民族大爱精神。四、餐采精神,“餐采”是指开放思想、冲破偏囿、偏爱,博采广食,获取各种营养,以便茁壮成长。傅山以“餐采”喻作学问,作为作学问的重要理论原则,体现了其理性精神。五、革新精神,傅山的批判精神、主体精神、大爱精神、餐采精神,都体现了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对《傅山全书》中收录的傅山古体诗的部分疑误韵脚字进行考辨,从字音、字形和字义等角度全面分析,探求正确的韵脚用字,并以一则实例附带讨论了《傅山全书》古体诗的误录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傅山全书》中收录的傅山古体诗的部分疑误韵脚字进行考辨,从字音、字形和字义等角度全面分析,探求正确的韵脚用字,并以一则实例附带讨论了《傅山全书》古体诗的误录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两方面对新时期曲靖书法的发展作一个简单的归结,一是按时间的流程,将新时期曲靖书法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滥觞期、发展期、繁盛期;二是从审美风格学的角度将新时期曲靖书法分为三个流派即表现派、唯情派、功力派.同时总结了新时期曲靖书法发展的利与弊、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神话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入手,来探讨在神话中禁忌和以"好奇心"为内驱力的反叛类型:产房禁忌与反叛;复活禁忌与反叛;造物禁忌与反叛;神明禁忌与反叛;言语禁忌与反叛。分析每种禁忌与反叛的缘由,最后挖掘出他们背后深层原因:在神话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禁忌,其本质都可以归结到性禁忌之上,而相应地,针对它们而发起的各类反叛也不过是性反叛的多种表现形式,是基于原始社会生殖崇拜而来的性的力量,这力量是如此强大,不仅推动了从母权制到父权制这一世界性的变革,更透过巫术和宗教,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领域里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考察中国书法审美的发展历史,历来有"宋尚意"一说。笔者从宋代的政治风气着手,讨论当时的文官政治与书法风格形成的关系,提出文官阶层职业化的出现对于"尚意书风"的形成具有某种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傅山“四宁四毋”理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思想转变有着很大影响,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思想、美学精神、书风演进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理论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主要原因是理论核心背离了传统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4.
傅山“四宁四毋”理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思想转变有着很大影响,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思想、美学精神、书风演进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理论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主要原因是理论核心背离了传统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5.
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之际,研究傅山一生学行与儒学的关系,对认识其思想很有意义。明末时,他志在社会改革,中兴天朝,甚富儒者风范。清初时,他坚苦持气节,兴亡着意拚,从而由反清进入反专制意境,思想中显露着人文关爱的早期启蒙精神。之后他专注于总结古学、综合创新的学术研究,依古今常变之理而多所发明。文中着重揭示他精辟的自得之见,却多得益于依经离经,以及对孔孟之学的继承发展;而其为人又多体现儒学所重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明清之际,酷尚子学,儒学式微,此时傅山对儒学能持如此公允理性态度,实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6.
明末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在公安派"性灵说"的基础上,别出手眼,另立"幽深孤峭"之宗,形成竟陵派。"幽深孤峭"是竟陵诗派的美学追求,是诗派创作追求的主体风格。本文主要从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歌选本《诗归》入手,探讨其对竟陵诗派创作风格的影响,并进而总结出竟陵派的诗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战国策"派在其主办的《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副刊中与儒家思想展开了三重对话。第一重对话是应和式的充实性对话,即"战国策"派赞同或至少不否定儒家思想,并对儒家思想进行结合实际的申说;第二重对话是反叛式的时代性对话,即"战国策"派从其特定的时代特征出发,完全地否定儒家思想;第三重对话是借鉴式的开放性对话,即"战国策"派跳出中国、放眼西方,以尼采的意志哲学鉴照儒家思想。这三重对话着眼于改造民族精神以应对抗战的迫切需求,最终表现出"战国策"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尚未形成自身理论体系的时候 ,现代书法以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理论为根据 ,从而抛开汉字这一载体 ,否认传统书法的形式意义和抽象内涵。从现代派书法强调不以汉字为载体的纯形式观与传统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的意象形式观的比较中 ,不难看出传统书法取自然物象之象的抽象模式和现代书法超越自然物象的抽象观不同  相似文献   

19.
受晚明艺术"尚奇"审美观念的影响,晚明篆、隶书法创作出现隶书书写奇字、篆书草化现象和书家恣情遣性等新奇独特的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其代表性的书法名家有赵宧光、宋珏、黄道周、王铎、王时敏和傅山等。晚明篆、隶书法"尚奇"审美表现形式对中国书法史影响极大,它是清代碑学篆、隶书法艺术创作高峰的源头和序曲。  相似文献   

20.
语言风格的翻译是否成功是决定一部文学译著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对于风格翻译的二元争论有必要对文学翻译的译者"本色"和翻译活动的性质重新从哲学层次上获得新认识。译者只有从哲学思辨充分认识到"自我"风格发挥的有度性,通过风格调整的翻译策略,"动态忠信"于原作语言风格,而不是肆意"对抗"或"反叛"原作的语言风格,才能在两者之间达到语言风格的"和谐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