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者在查阅中外环境保护书籍中发现,战争——这一对生态环境、对人类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的行为,均没有纳入到环境教育中来,本文列举事实说明战争只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论述了将战争纳入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战争是全人类的共敌,反对战争,就是保护人类;反对战争,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半月述评     
在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疯狂准备原子战争和不断进行战争挑衅、力图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之际,苏联再一次重申了它加强和平力量和促进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坚定不移的政策;中国人民一方面坚持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和反对侵略者干涉内政的立场,同时并进行大规模的反对原子战争的签名运动,给予侵略者以很大的打击。在欧洲,反对巴黎协定的斗争在继续进行中,屈从美国意旨的孟戴斯—弗朗斯内阁,已经倒了台,而苏联则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在这一和平与战争的斗争中,英联邦总理  相似文献   

3.
高华 《世界知识》2013,(21):46-47
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北约介入了冷战结束后的四场域外战争:科素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但当2013年8月美国认定叙利亚发生“化武袭击事件”,准备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时,北约却明确表示不会参战,反对“在北约框架下实施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4.
冯内古特的小说表现了社会的生态失衡现状,揭示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反对种族歧视、提倡多元文化共存;学会去爱、用理想化的大家庭和乡亲社区来战胜孤独等。  相似文献   

5.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对当时边塞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他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当时边塞战争的态度。青年时代漫游边关,慷慨激昂,热情讴歌、积极支持保卫边关的战争;深入了解边塞和戍边士卒的现实情况后,他开始厌倦没完没了的开边战争;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他对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到晚年他更是明确反对穷兵黩武的开边、扩边战争。  相似文献   

6.
编辑后记     
美帝国主义正在加紧武装干涉中国解放台湾,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准备新的战争.这是中国人民所绝对不能容忍的。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张明养同志的“不许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揭露并谴责了美国侵略集团的所谓停火诡计和战争挑衅,驳斥了英国的狂妄谬论,并再次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坚定不移的立场。全世界人民都以关切的心情注视着在原子能问题上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方面,苏联最近对于促进原子能用于和平目的作出了伟大的创举,另一方面,美国好战分子正在阴谋进行原子战争的冒险计划.郭山同志的“人民的力量一定能够禁止原子武器”对上述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了概括的论述,并指出世界和平理事会展开的反对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在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区掀起了一个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运动。这是世界各国人民长期以来所进行的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斗争的继续,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空前觉醒的新标志。一百多年前,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欧洲召开“和平之友大会”,法国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作为大会主席,发出了反对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号召。自那时以来,世界上战争不断,人民群众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斗争也没有间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在全世界展开激烈争夺,它们之间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毁灭性的核武器越积越多。核战争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历史上,他們曾經不止一次地反对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侵略和不义战爭,其中包括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爭。反对侵略菲律宾十九世紀末美帝国主义为了重新分割世界,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发动美西战爭时,美国人民进行了反侵略斗爭。他佣称这次战争是"万恶"的战争,并于一八九八年成立了反战团体"反帝国主义同盟"。美国作家焉克·吐温甜青这次战争"污辱了美国的名誉"。第一  相似文献   

9.
蔡超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59-62
1939年,正当日本大规模发动侵华战争之时,太宰治创作发表了《叶樱与魔笛》,将他反对战争、向往自由的美好愿望寄托到"魔笛"上。不仅如此,太宰治还将"魔笛"与神灵联系在一起,以此表达他对神灵的无限崇敬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中美洲战火迅速蔓延。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两国的内战不断扩大;反对尼加拉瓜桑解阵政权的武装势力,在美国直接策动下,对尼大举入侵;美还挑起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两国同尼加拉瓜的边界冲突,致使本来只有萨、危两处战火的中美洲,发展到5个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卷入了战争的旋涡。  相似文献   

11.
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活动进一步昭示,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和平时期海军兵力行动的主要样式,不仅在反对海洋霸权、处理海上危机和争端、解决经济纠纷等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而且在执行维和任务,打击恐怖势力、武器走私、跨国犯罪,预防流行性疾病,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对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大意义的阐发和具体举措的研究,提出海军必须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能力,并提出了“三个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旨在立足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探索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推进军事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2.
苏联是全世界劳动人民解放的灯塔,是世界和平的堡垒。不仅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和进步人类都站在苏联一边,向它“一边倒”,“以俄为师”;而且全世界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国家和民族也需要同苏联友好,互相支持。只有那些爱好战争、反对和平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剥削成性、仇恨人民的一切反动阶级的分子,才把它当做“死敌”,想尽一切办法企图瓦解它或者削弱它。在对待苏联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不仅可以甄别出一个国家和社会集团是一个属于中立的、拥护和平的呢?或者是属于帝国主义方  相似文献   

13.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任何一场战争都是毫无例外地具有着自己深刻的经济根源的。而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则是一场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和反对罪恶的鸦片贸易之间的生死大搏斗。但不仅过去一些外国资产阶级史学家和中国的买办文人,在他们的论著中,极力歪曲鸦片战争的这一实质,把这场战争称之为“通  相似文献   

14.
1958年过去了。这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不仅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是如此,在外交战线上,在同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方面也是如此。一年来,中国人民在毛主席英明的论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同美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我们进行了反对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的斗争,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斗争,反对美国中断中美大使极会谈的斗争,反对美国侵略中东的斗争,反对美国利用南斯拉夫修正主义企图分化社会主义障营的斗争,反对美国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等等。这些斗争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是世界人民为了争取和平和幸福的未来同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核战略文化表现出的是一种将一国之利与全人类利益统一起来的面向整个世界的深沉的责任意识与仁道情怀。儒家军事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文中从反对核战争、遏制核战争的立场,重视人民群众在反侵略核战争中伟大作用的思想,注重发展核武器与经济建设辩证关系的方针等方面,揭示了中国核战略文化对儒家军事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略论饶勒斯     
让·饶勒斯是法国近代史上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实践和理论不仅对当时的法国而且对国际工人运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他究竟是个什么样柞的人?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在法国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他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反战英雄;二是说他是伯恩施坦式的修正主义者;三是称其为幻想家、法国奸细。在苏联,有人称之为反对反动派和反对战争的勇士,也有人将他说成是无政府工团主义分子。在我国,多年来饶勒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以来,由于约翰逊政府变本加厉地扩大战争冒险,美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运动有了新的发展。4月17日,二万五千名群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抗议示威,成为运动全面高涨的开端。美国人民逐渐认识到:约翰逊政府是他们真正的敌人,他们的利益和越南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斗争,是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的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英雄的日本人民,是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中的一支劲旅,他们始终站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的斗争的最前列。今年以来,日本人民高举反美爱国的战斗旗帜,又在反对美国核战争政策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了光辉的斗争榜样。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反对美国核潜艇开进日本港口,反对美国把日本变成核战争基地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赵佳楹 《世界知识》2013,(16):62-64
日本于l894年发动第一次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第二次侵华战争,并在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转变为全面侵华战争。两次侵华战争都存在战后赔偿问题。第一次侵华战争日本获胜,它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额赔款和侵略特权并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澎湖达50年之久;第二次侵华战争日本战败,理应对中国人民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20.
德山道助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柏原兵三的代表作《德山道助将军回乡记》中的主人公。他作为军人,在武士道愚民政策影响下,热衷于战争。日本战败后,他成了社会中一个无意义的人,开始痛恨战争、反对战争,忏悔自己在战争中的罪恶。他的命运,代表了当时整个日本的命运;他的反战心声,也代表了日本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